調漲電價惹民怨 應有補貼配套
四月起電價將調漲。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重要民生物資與服務的價格調漲,在許多國家都會引起民衆的強烈反彈,從而導致朝野政黨的政治攻防。在開發中國家,糧食、油電等的大幅價格調漲,引發示威、暴動之事例,更是屢見不鮮。
臺灣在藍綠長期對抗下,油電價格的調漲也屢屢成爲政治攻防的焦點。二○○八年馬政府的油電雙漲,引起在野民進黨的強烈批評;如今主客異位,主政的民進黨擬調高電價,在野的國民黨則成了主要的阻撓力量。
臺電近幾年在廢核、國際煤、石油與天然氣價格上漲,以及配合全球減碳趨勢,進行能源轉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發電成本大幅上揚,但電價卻受到政府管制,以致虧損連連,必須依賴政府的鉅額補貼才能維持。依臺電的估計,此次的電價調漲方案若能順利實施,將可使收入增加六二五億,即使加上政府予以補貼一千億,今年仍可能虧損一○○至一二○億。
在電價凍漲之下,臺電的虧損與政府的補貼,最後都將由全體國民分攤。凍漲在國內除了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以及因最終受益者與成本分攤者未必相同,故存在不公平問題之外,更重要者還有低電價對節能減碳造成負面影響。又在國際上,出口廠商享受的低電價,目前無異於對外國消費者進行補貼;未來在各國實施碳關稅後,則將徒然成爲那些國家的碳關稅收入,無助於提高我國出口廠商的國際競爭力。 基於以上諸多理由,學者專家多主張讓電價反映成本(成本是否還有降低方法,是另一議題);惟欲化解電價上漲引發的民怨,則有賴政府採行一些配套的措施。
目前的民怨主要有二:一是增添了一般民衆,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與弱勢族羣的負擔;二是可能引發物價的普遍上漲。後者事涉央行的貨幣政策與複雜的一般均衡問題,容後有機會再討論。
至於如何照顧弱勢族羣之問題,政府或可將電價調漲所增加的臺電收入,以及政府可以減少的對臺電補貼(這二者是政府所可減少的財政負擔之總和),暫以移轉性支出(補貼)之方式發放予這些弱勢族羣,或用以調降中低收入者的所得稅負,以紓解這些族羣的生計壓力與反彈。
此配套措施雖然無助於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但或可順利讓電價反映成本,從而去除上述凍漲引發的多項負面作用。又政府對弱勢者的減稅與移轉性補貼,未來仍可視經濟情勢的轉變逐漸調整,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