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點心理學, 爲什麼更焦慮了?”終於有人吐槽到點上了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專屬心理諮詢師。但隨着“心理學”被娛樂化,讓父母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讓心理學爲我所用呢?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公衆號:“芒來小姐”(ID:ydsakyml)。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爲星標”哦!

點擊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最近看脫口秀,被今年最大一匹“黑馬”於翔宇圈粉了。

這個學哲學剛畢業的大學生,吐槽起網上的心理學博主,真是又犀利又好笑,甚至還有點心酸。

在對“原生家庭”的剖析上,於翔宇說:

“心理博主會把你的所有問題,都歸結於原生家庭有問題……原生家庭本身不是一個好詞,家庭幸福的人不叫原生家庭,叫‘家’。”

“看完這些心理學知識,我完全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唯一能用到的地方就是:我能看出誰有問題。”

“在高鐵上看到小孩跑來跑去、大吼大叫,父母在一邊玩手機,我都不會討厭他們,我只會想:孩子,你這輩子完了,你原生家庭有問題啊!跑吧,跑向你不幸的一生!”

於翔宇還提到了很多耳熟能詳,懂不懂心理學的人,都能講出一二的術語:討好型人格、高敏感人羣、迴避性依戀、不配得感、東亞小孩……

就像之前有人頭疼去百度看病,把原本普通的頭疼看成了不治之症一樣,對心理術語的濫用,讓普通青年搖身一變“有病青年”。 明明 爲了緩解焦慮,上網尋求心理學 解答 , 結 果發現自己更 焦慮了?

父母也是如此,以前不懂心理學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學了一些心理學反而更迷茫了,觀點之間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怎麼做都不對, 怎麼教育都有問題。

既要尊重理解孩子,避免干涉太多孩子沒主見; 也要規訓培養孩子,避免過度縱容孩子做壞事;

既要經常誇獎孩子,避免打擊太多孩子沒自信; 還要適度提出問題,避免過度捧殺孩子太自戀……

被娛樂化、標籤化的心理學,引發了更大的焦慮。

當娛樂化的“心理學”,讓父母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讓心理學爲我所用呢?

被娛樂化的心理學概念

心理學的普及,確實帶來很多便利。

我有位來訪者,她13歲的孩子有段時間頻繁肚子疼,去醫院查不出病因,她上網一搜,發現這可能是抑鬱症的前兆。

她馬上帶孩子去醫院精神科,醫生初步診斷是抑鬱症。反覆檢查兩週,果然確診。

這是心理學普及的好處:方便自查,治療及時,康復也更快。

但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心理學知識被娛樂化,也帶來三種弊端:

第一,誇大孩子或父母的問題。

從事心理諮詢師以來,朋友們最常找我交流的話題是:

“你幫我看看,我孩子是不是有心理問題? ”

“我這個教育方法對不對,會不會讓孩子壓力很大? ”

“孩子最近什麼都不跟我說,他是不是抑鬱了? 你幫我跟他聊聊好嗎? ”

其實很多發展心理學相關研究,都發現12-18歲的青少年,情緒普遍存在兩極性。稍微受一點外界刺激就會陰晴不定,一會兒狂暴、一會兒溫和、一會兒沉默。

也就是說,很多父母眼裡的“心理問題”,只是孩子成長髮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表現異常”通常也是正常的。

可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和擔心,會上網搜索孩子問題背後的原因,發現一些所謂心理學家,會把這些問題和“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劃上等號。

導致父母越看越焦慮,陷入深深的懊惱:“都是我的錯,我給孩子太大壓力了。”

第二,認知失調。

有位朋友說過一句特別觸動我的話:“我一直以爲,自己爲孩子做的,就是愛孩子的正確方式,但突然被告知這不是愛,而是控制。我心裡特別迷茫,很想知道到底怎麼做纔是對的。”

父母也是普通人,有不夠成熟的一面,突然被告知這一面傷害了孩子,很多父母會產生認知失調——某件事、某個行爲和自身信念、價值觀產生衝突,導致不安、後悔。

比如,明知吼孩子不對,瞭解了很多孩子被吼的副作用,但因爲自己很難改變,仍然控制不住地吼孩子。

這些父母就會產生認知失調,內心陷入深深的懊悔自責,而這份懊悔自責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比吼孩子還要大。

因爲孩子不但要承受父母的憤怒,還要承受父母的認知失調帶來的傷害。

第三,貼標籤,打擊孩子自尊。

埃裡克森等發展心理學家,做過多起系統的研究,結果證實:3歲幼兒就已經有“自尊”的萌芽了。 從自尊萌芽這一刻起,孩子就會評價自己,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而父母管教孩子過程中,有時會給孩子貼標籤:我的孩子是內向的人/高敏感人格/迴避型依戀/撫養困難型幼兒……

或者在孩子與外界互動時,給與評價:“快跟叔叔阿姨打招呼,怎麼不打?嗨,這孩子真是太內向了。”

這會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比較消極,自尊水平偏低,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自證預言:別人覺得我是怎樣的人,我就會成爲怎樣的人。

所以,父母眼裡的“問題兒童”,會越來越愛惹事;父母眼裡的“內向孩子”,越長越被動消極、自卑懦弱。

做個“野生心理學家”

也沒什麼不好

學心理學這麼多年,我覺得市面上普及的心理學,跟中醫很像:不能高效治病,但可平衡陰陽、調和修通,讓心理狀態保持穩定平靜。

《心理學導論》開篇就提到:心理學是一門可證僞的科學。可證僞的意思是,如果一個心理學結論是科學的,那麼與它相反的結論,就也能被證實是錯的。

這一點,很多父母其實無意中就在做了。

比如“遛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把娃帶出來溜溜,觀察比較不同教育方式下養出的娃都是什麼樣子。

父母會想:“我小時候不幸福,所以養出來的娃很內向。如果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因爲我,我那位童年幸福的閨蜜,養出來的娃就應該是外向的纔對啊。”

然而,觀察結果往往令人意外:童年幸福的父母,也可能養出內向消極的娃;童年不幸福的父母,也可能養出外向積極的娃。

也就是說,我們諳熟於心的市面上的心理學知識,其實不是真正的心理學,因爲並不具備可證僞性。

但我們依然可以把願意瞭解心理學的父母,視爲“野生心理學家”。

第一,孩子養得好不好,跟父母懂不懂心理學沒有太大關係,只跟父母有沒有心理學視角有關係。

所謂心理學視角,指的是父母善於共情、情緒穩定、熱愛觀察,能打開孩子的心扉,親子之間沒有太多芥蒂。

這些父母不見得學過很多心理學知識,甚至本身問題還不少,但依然可以養出健康積極的孩子;相反,過度熱衷於“心理正常”“完美小孩”的父母,反而容易養出不健康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Lori Gottlieb研究發現:過度體貼的父母和正確的養育,依然會導致孩子長大後十分焦慮空虛。

他說:“完美童年也是一種創傷”。因爲過度追求完美的父母,比起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更關心“完美”這件事。

孩子體驗到更少的情感,父母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反而讓孩子感到冷漠,就會造成很深的親子隔閡。

第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確實沒有那麼大。

人格心理學研究發現:代際遺傳對孩子人格貢獻佔比,高達40%;其餘60%,分別受共享環境(原生家庭)和非共享環境(個人經歷)影響。

多位人格心理學家都認同,非共享環境對孩子人格貢獻,比共享環境還要大。也就是說: 相比父母教育方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對孩子影響更大。

這一點,發展心理學中也給出了支持:孩子步入成年早期,必經的一個階段,就是推翻父母灌輸給自己的東西,重新塑造三觀。

作爲一名父母,我本身也是從孩子過來的。當我知道,我的說話方式越來越不像我媽,價值觀和觀念認知也和父母完全不同,我對教育孩子其實鬆了口氣。

因爲我意識到,哪怕我無意中傷害到孩子,甚至留下創傷,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可能還沒有他一次失業、離婚來得大。

一想到孩子早晚會長成跟我完全不同的人,我在教育上就沒那麼畏手畏腳、怕這怕那。父母內心沒那麼焦慮,親子感情自然會水到渠成。

給父母鬆綁

教育只需抓3個重點

既然心理學知識對父母有利有弊,我們該怎麼保證給對孩子支持呢?

第一,重視孩子個人經歷。

好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但孩子的個人經歷更重要。《發展心理學》中提到: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的第二個飛躍期,孩子12歲之後,會花很多時間思考“我是誰”“我是個怎樣的人”。

培養並幫助孩子獨立去做一些事,引導孩子從多個角度觀察、經歷、認知外界,能夠解答一系列關於“我”的問題。

這種觀察和經歷不只是客觀地描述,更需要帶有個人情感基調的沉浸式體驗。

第二,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先天氣質。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性活躍、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天性安靜、喜歡獨處。

天性不同,孩子心理髮展也是不平衡的,爲 了幫助孩子適應自己的天性,父母不妨把“平衡”作爲教育關鍵詞。

比如,對待活躍的孩子,多培養他們沉下心來看書的能力;對待安靜的孩子,多培養他們戶外和社交的能力。

這樣一來,即使孩子的狀態和其他孩子不同,整體上仍是在按自己的節奏發展,更靈活、更飽滿、更健全。

第三,教育強度保持中等水平,不過度精細控制,也不過度野生放養。

心理學家經過實驗測量,發現動機水平和焦慮水平居中的孩子,發展和發揮最好。

體現在教育上,就是父母的培訓教育,和孩子的自我成長,最好保持一半一半的狀態。

比如,孩子可以一個人專注做一些事,不必擔心時刻被父母打斷、指責、控制;

但孩子需要幫助時,父母能第一時間給與幫助;或者在孩子搞砸一些事時,父母能引導、鼓勵孩子自己給自己收拾爛攤子。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專屬心理諮詢師。在孩子心理成長這條路上,父母應該比誰都清楚孩子經歷了什麼、體會着什麼、爲什麼而開心、又爲什麼而憂愁。

因此,比起上網搜索,多觀察、多思考、多理解、多陪伴,或許纔是父母支持孩子最根本的方式。

點擊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高中羣管家微信號: guanjia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