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看到孩子閒下來就發慌?中式父母焦慮的根源終於找到了
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朋友說,自從周圍孩子上小學,小區每天傳出的聲音都特別規律。
先是大清早會有孩子準點開啓晨讀,再是一到晚上,就會傳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或斷斷續續的練琴聲......
偶爾還夾雜家長或急切、或焦躁地摔打、怒罵,以及孩子的哭泣聲。
有時,她聽到別家訓斥孩子,會想“哎呀,這何必......”
但聞見優美的樂器音、朗朗的讀書聲,又有些“心慌”:
“我家這個居然還在吵着要看動畫!”
“不多學點,真怕耽誤孩子。”
相信很多中式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現在已是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眼裡有活兒”——
沒事不能幹杵着,趕緊去把衣服收了;別人收拾碗筷,你不能看着,快去把桌子擦了;數學練習做完了?難道語文也學好了嗎......
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潛意識裡我們會認爲“只有勞動/學習,纔有價值”,如果別人在做,你在玩,肯定不對。
結果哪怕累死,哪怕事兒已經幹完了,也很難放鬆。
如今成了父母,我們也會下意識“見不得”孩子閒着;
要是再來個“別人家的孩子”一對比,就會更看孩子“不順眼”——
又忍不住吼了孩子幾句,趕緊給孩子買點新書,報了新的課外班,一不小心就把孩子的日程填滿了......
這裡也不是想說父母都是錯,而是我們得注意:
在“爲孩子好”的同時,千萬別將自己內心的恐懼、不安,加註到了孩子身上。
過度擔心,對孩子是一種“詛咒”
一位網友分享:
她大女兒15歲,上中學後,身體開始頻繁出問題,先是腸胃不適,後又睡眠不好。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能會建議:多讓孩子注意飲食,晚上別學太晚,注意幫孩子疏解壓力。
一開始,她也以爲是孩子學業忙、壓力大導致。
可調整了好長時間,都沒好,她才慢慢意識到,或許是自己的問題。
原來,這位網友從小學開始,就有比較嚴重的腸胃病,而且還長期睡眠不好。所以,在養女兒的過程中,她一直都特別在意孩子的睡眠和飲食。
從女兒上小學起,她就對其飲食嚴格要求。上桌要準時、飯菜肉要均衡,吃飯要細嚼慢嚥。
如果女兒沒按要求,或偷偷吃了什麼,她就會比較緊張,忍不住批評女兒。
晚上睡覺也是,女兒愛晚睡,她就一個勁兒跟她說,晚睡對身體不好;女兒不聽,她就忍不住焦慮、發脾氣。
結果,她的過度擔心,就像對孩子的“詛咒”一樣——女兒真的患上了胃病和睡眠障礙。
而當她意識到問題,開始說服自己,不再死盯孩子的吃和睡時,女兒的情況竟意外好轉......
《笑得出來的養育》中說:
“孩子折射出的,是我們的內在心結,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積累下來的、以前並不自知的恐懼和匱乏感。”
“當我們自己對未來、對前途、對不確定性、對求而不得,這些恐懼、憂慮,都還遠不能從容面對時,看到那個我們需要‘負全責”的孩子,這份恐懼只會加劇,而且往往是壓倒性的。”
所以,怕孩子生病受傷、怕給不了孩子好的教育、怕孩子未來過不好、怕犯錯、怕丟臉、怕失敗、怕後悔.......這些“怕”字,纔是我們家庭教育“難”的根源。
而養育最最基礎的任務,是我們要先去面對人生這些最深層的恐懼——
去獲得與這些“怕”相處的能力!
“擔心沒用”——那什麼有用?
前幾天有個媽媽問我,孩子回家不是第一時間寫作業,而是玩,怎麼辦?
她雖然也認爲,孩子上了一天課,休息一下好像也沒錯;但又擔心,“都說一年級要打好習慣基礎,回家不先寫作業,是不是不好?”
父母們的害怕、焦慮,真是既真實又具體。
一方面教育專家、養育大咖的理論、技巧滿天飛;另一方面,我們又被一個個現實問題打臉,弄得一團迷霧。
英語該怎麼學?語文閱讀能力怎麼提升?數學差是不是笨?孩子成績不理想,會不會影響自信?
厭學/心理問題如何處理?太多運動時間會不會影響學業?沒安排夠課外班,會不會耽誤孩子發展?
該聽誰的?如何甄別?時間有限,怎麼執行?孩子不配合,該堅持還是該妥協?
教育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問題。
不是說一句,“別操心了”“擔心也沒用”,那麼簡單。
這時,很多“產品”還趁虛而入,利用我們的焦慮情緒,爲我們提供所謂的“解決方案”,讓我們信以爲,“只要照做了,孩子就可以勝出。”
殊不知,新的問題還是會接踵而來。
可擔心沒用,什麼有用呢?
答案就在眼前。
不管是誰說的,“放學回家,一定要讓孩子先寫作業。”/“千萬別讓孩子一回家就寫作業!”/“學霸都是在學校完成作業。”
都頂不上,你拋開這五花八門的聲音,真真切切地去觀察、瞭解、傾聽自己的孩子有用。
是的,任何聽起來很有道理的絕對建議,放到個體身上,都可能是錯的。而孩子適合怎樣的教育方式,他的狀態會告訴你。
我家兒子也是一回家就先玩上半小時。
也有長輩苦口婆心對我說,“孩子還是要養成先做作業的習慣纔好!”
但我細想,這真的是不好的習慣嗎?
我觀察兒子,他玩得那麼投入,一會建軍事基地,一會研究地圖,一會搞“實驗”,一會又滔滔不絕地跟我分享他在音頻故事中聽到的精彩內容......
休息好了,情緒也好,晚餐後,總是很積極地就投入到學習狀態,完成作業也挺高效。我何必非得把他拉出來,告訴他,“你先去寫作業!”
再者,我們想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好習慣”實質是什麼?
是“先學後玩”嗎?是“抓住一切時間學”嗎?都不是。
是“積極主動”(孩子纔是行動的主體),是“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完成),是追求真正的高效能!
那比起一味地強調“抓緊學”,讓孩子失去主動性,給孩子留出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在這些自發的活動中,去充分放鬆、獲得沉浸、享受知識、親身體驗、鍛鍊思維.....
讓他們一直對生活保有熱情,對學習保持熱愛,有積極的情緒、充足的體能,去應對挑戰,這些不才是比“趕緊寫作業”更重要的事嗎?
現在好多孩子厭學、抑鬱,連身體健康都受到威脅,但家長還在說沒辦法、沒選擇,堅持“學習第一”,不就是優先級錯誤,沒有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則嗎?
當我們因爲孩子的“問題”擔心了、焦慮了,真的不妨多問問自己:
這對我來說,爲什麼會是個問題?
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是什麼?
父母如何與恐懼、焦慮和解?
1、不爲孩子負全責
成爲父母,你的累,你的擔心焦慮,你的力不從心,是因爲你不好,你能力不行嗎?
真不是。
還有孩子身處的教育大環境,學校資源的分配不均,社會、家庭對女性(母親)的不公平,科技飛速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
即使拋開這些外在問題不說,成長,它本身就是個大難題。
我們作爲養育者、陪伴者,真不是一個人在答題。
父母之所以那麼害怕出錯、失敗,不堪重負,就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成績單。
而只有放下這層評判,我們纔有力量和孩子站在一起,更平靜地去承擔那些不可控、不確定。
2、看到生活的另外99幀
如今各種朋友圈、短視頻,很容易給人營造一種幻覺:
“其他父母都很從容。”“別人家的孩子都很牛。”
這時候,我們會一面憂慮,“未來孩子到底得面臨多殘酷的競爭?”一面自我懷疑,“爲什麼別人就能準備得很好,我卻做不到?”
殊不知,那些在某方面做到“很牛”的父母,他可能本就是專門在做這方面的內容輸出。
一來,他們付出的時間、精力、經濟成本,本就遠超普通父母;
二來,他們所展示出的畫面,也只是截取了生活中最精美的一幀。
大家同處一片海,那未被展示的99幀,未必真風平浪靜。
我們不必都腦補成美好圖景,徒爲自己增加壓力。
3、向生活本身借力
最後,要論“怎樣才能養好一個孩子?”
我想,父母除了努力學習、提升自我,爭取做一個好父母外,還可以多借助生活本身的力量:
讓孩子參與每一件生活小事,
讓孩子嘗試自己拿決定,
讓孩子爲結果負責,
允許孩子犯錯,
允許孩子遭遇不公,
幫孩子面對脾氣,
陪孩子經歷挫折,
哪怕多次失敗,
也告訴他,沒關係。
魯迅先生說:
“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父母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因此獲得人生更多的樂趣和主動權。”
做有力量的父母,請先穩住自己,再託舉孩子!
作者:豬媽媽,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學深度愛好者,另有網名,寶藏豬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