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父母早就戒掉了焦慮與內耗,對待孩子的態度就這6個字

好的父母,愛自己多一點,孩子的世界溫暖也要多一點;情緒穩定一點,孩子的人格就健全一點;適當“弱”一點,孩子就強大一點;給孩子的“寬容”多一點,他的成長就會快一點。

——薩姐

作者:暖心

前幾天刷到一個帖子,一個媽媽吐槽:

不管自己再怎麼用心教育,孩子都長不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這位媽媽說,她和孩子就像仇人,平時不說話,一開口就吵不停。

你想讓他聽話,他卻事事和你作對;

你希望他努力學習,他卻擺爛頹廢;

你越是耐心地與他溝通,他脾氣越大……

她的吐槽引來了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控訴”:

做事拖拉、磨蹭、沉迷於電子產品、脾氣大、喜歡回懟家長、自以爲是……

爲什麼我們拼盡全力,卻依然養不好孩子?

因爲,很多父母都在用“蠻力”去養孩子,把焦慮、內耗散佈在了孩子的周圍,讓孩子缺少愛的氛圍。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心在哪裡花就開在哪裡。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從不內耗與焦慮的,他們對待孩子就這6個字,讓孩子堅韌又上進。

01

看得“透”:

先愛自己,再愛孩子

自從當了父母,許多父母的“犧牲感”很嚴重,他們可以:

砍掉多餘的社交,全心爲孩子付出;

可以自己捨不得買衣服,孩子的東西卻再貴也要買……

可是,有時候你越愛,孩子越不懂珍惜。

曾經看到過一位網友留言:

“自從有了我和弟弟,媽媽就辭去了工作。她把人生的希望寄託在我和弟弟身上。可是我卻覺得她很煩,只要她一說話,我就想捂住耳朵。”

爲什麼“用心”的父母換不來孩子的愛呢?

因爲:

好的教育不是對孩子付出,而是學會“先愛自己”。

演員劉敏濤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這段婚姻讓她失去自我,活得束手束腳。

離婚後,她選擇了先愛自己:

去滑雪、去畫畫、去全球旅行……

她的自信、獨立、瀟灑,不僅讓自己活成了一道光,也照亮了女兒的人生。

曾經聽到一位媽媽說過這樣的話:

爲人父母,凡事走在孩子前面;就算是愛,也要分給自己多一點。

愛自己,孩子才能切身感受到愛的力量。

02

想得“開”:

不在小事上焦慮

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鬆弛感的教育。

一個初一的孩子考試成績在班級倒數。

她的媽媽非但不打罵她,反而請她吃火鍋、看電影。

別人都問這位媽媽:心態怎麼這麼好?

她說:“該用的辦法,我都用了,盡力了,剩下的看她自己吧。”

她不再管着孩子學習。

她允許孩子學輪滑,養貓,踢跆拳道,定期和孩子談心。

沒想到,這種擁有鬆弛感的教育並沒有讓孩子自暴自棄,反而因爲多了一層自由的探索,孩子在學習上動力更足了。

做好父母的第一步,就要學會看得開,守得住爲人父母的初心。

有些父母是學霸,可能擺脫不來孩子是學渣的命,你的管束和焦慮反而讓孩子反感。

曾經有一位網友“吐槽”:自己和丈夫都是博士畢業,可是兒子卻是學渣。

她拼盡了全力,孩子成績在班裡依然是吊車尾,還因爲學習壓力大而產生厭學。

後來,他放下了焦慮,才發現:

兒子喜歡研究廚藝,10歲就能做好幾種像樣的飯菜;

兒子心地善良,進樓棟門的時候,看到身後有人,總會用小手撐着門,等着後面的人一起進來;

兒子孝順父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

過於完美、嚴謹的父母,會摧壞孩子的自主能力與自信。

在教育中,如果你發現自己屬於緊張焦慮、對孩子管太多的父母,那就要適當放手。

凡事鬆弛一點,在有些事情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父母看得開,孩子纔會走得遠。

03

“靜”下心:

穩定情緒,減少矛盾

前不久,看到一條新聞。

一位媽媽開車時和自己的兒子發生了爭吵,於是她將兒子趕下了車。

原本想着就是懲罰一下兒子,沒想到過幾分鐘後再來接,兒子卻不見了,媽媽急得大哭。

很多父母都是如此。

事發時暴怒得像頭獅子,事後又自責後悔。

可是,當你和孩子產生“對抗式”情緒那一刻,就已經在傷害孩子了。

有人總結過:易怒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這幾種性格缺陷。

1)脾氣暴躁:

心理學有一個“仿同”心理:意思是孩子會把父母的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納爲己有。

如果父母性情暴躁,孩子將來也會變成易怒的人格。

2)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父母經常對孩子發火,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孩子會因爲害怕犯錯而學會看臉色,最終讓孩子學會討好。

3)會讓孩子變得脆弱敏感

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內心會覺得自己很差勁,什麼也做不好,從而變得自卑敏感。

有人說過:情緒平和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好福氣。

這讓我想起了作家史鐵生。

他因爲雙腿癱瘓,性情變得暴怒無常,整日鬱鬱寡歡。

可母親始終用溫柔的愛呵護着他,用柔和的性情化解他的痛苦,最終將他成功“救贖”。

遇事學會冷靜,你才能成爲孩子精神世界的引路人。

一旦孩子讓你生氣了,學會“靜”,先穩定自己的情緒,才能給到孩子有效的支持。

懂得自控的父母,你纔會被孩子敬佩。

04

學會“慢”,

教育孩子別心急

臺灣教育家“黑幼龍”,他事業有成,受人敬仰。

然而,他的四個孩子中卻有三個都是“問題少年”。

打架、闖禍、厭學、考試考零分。

後來,經過他的精心培養,這四個孩子居然都非常有成就。

談起教育他說了兩個字:慢養。

他說:教育孩子不要太着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他談到,老二上初中時,成績很差,甚至還考過零分。

他當時很焦慮,但還是鼓勵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

後來上了高中,老二又迷上了摔跤,他還是一如既往支持他。

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漸漸理解了父母的苦心。

從此開始發奮讀書,成爲名校的醫學博士。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是:父母潛意識層面對孩子的攻擊。

比如:

有了問題,父母就想馬上解決,不給孩子緩衝的時間。

又或者,孩子想做的事情,你拼命去阻止,讓孩子按照你的節奏來。

這樣的攻擊在潛意識裡面,你在對孩子說“你很弱、你需要幫助、你成不了大事”。

教育的本質,是通過引導,讓孩子產生內在的驅動力,主動自覺地去做事。

因此,父母要學會“等”:

等孩子自己去發現他的問題;

孩子磨磨蹭蹭時,你要學會等他去體驗後果;

孩子犯錯時,請等一等,讓他自己去承擔後果;

凡事不要太着急,給孩子時間去長大,他的人生越自由。

05

“弱”下來

以柔克剛,更能征服孩子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吐槽他的“完美媽媽”。

從小到大,無論什麼事,他的媽媽都會主動去替他做。

即使生病不舒服,早上也要爬起來給他做早餐。

他在學校發生了很小的矛盾,媽媽都會衝到他的前面去替他解決。

後來,他越來越依賴媽媽。

到了大學,有時候發生矛盾,他都要問媽媽“怎麼做”。

我們總覺得:替孩子多做一點,孩子的成長就會輕鬆一點。

可是,“能力強”的父母,其實是困住孩子的牢籠,讓孩子失去展現自我的機會。

在一檔《超腦少年團》的節目中,00後少年黨一桐在編程上展現了驚人的天賦。

後來,他的媽媽在談到教育經驗時說:

“黨一桐從小動手能力就很強,但是這個強是因爲我們從小培養他的一個能力,就是我喜歡示弱,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我們就要學會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積累經驗。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也曾說:

因此,父母應該學會“以柔克剛”,用以退爲進的方式激發孩子更多的力量與責任。

父母“弱”了,孩子就會變得強大。

我們要給孩子展現價值的機會,他的價值越大,能力也越大。

06

學會“聽”: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如今的親子關係,“傾聽”成了父母最大的障礙:

孩子考差回家哭,父母不聽原因,覺得小題大做;

孩子闖了禍,父母不問爲什麼,對着孩子又打又罵;

孩子說自己壓力有點大,父母就責罵“我看你是想偷懶”……

這些經常被父母“拒絕說話”的孩子,內心其實很痛苦:

跟父母傾訴沒有用,因爲從來得不到理解;

他們會覺得憋在心裡不會被罵,所以壓抑而痛苦地在成長。

關係學大師卡耐基說:想成爲一個善於談話的人,先要成爲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傾聽”並不是簡單的聽,它的深層含義是: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瞭解他的困境、他內心的想法。

尊重他,愛他。

一位網友說:

小時候他被人起了綽號,他很生氣。於是只要誰喊他綽號,他就打誰。

後來,老師發現了他的舉動,把他叫到辦公室。

他以爲老師要批評她,當時害怕得不敢擡頭。

沒想到,老師卻對他說:“我知道你平時不打人,你這樣做肯定有什麼原因,你跟老師說說。”

他說: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被深深的接納是怎樣一種感受,她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個壞孩子。

研究表明,家長擅於傾聽,對孩子成長意義重大:

一方面,孩子的情緒可以得到發泄,不容易出現抑鬱的情緒;

另一方面,孩子會信任家長,願意和家長分享心事,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因此,父母要學會給孩子說話的權利,讓他的心向你靠近。

07

曾看過一段話:

“爲什麼醫生養孩子都比較佛系,老師養孩子卻比較嚴厲?”

“因爲老師見過最優秀的孩子,而醫生見過最後悔的家長。”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儘量不要讓孩子過得太痛苦,否則你會悔恨終身。

真正厲害的父母,不會在孩子身上用蠻力:

愛自己多一點,孩子的世界溫暖也要多一點;

情緒穩定一點,孩子的人格就健全一點;

父母“弱”一點,孩子就強大一點;

你給孩子的“寬容”越多,他的成長就會快一點。

如果你想成長一個好父母,那就請你既成爲孩子的能量源,也能成爲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