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轉春「反潮現象」 詭異潮溼天氣

東森新聞記者洪淑珠、崔顯亞高雄報導

南部接連幾天下起大雨,雨停後出太陽了,民衆卻發現家裡頭沒有漏水,卻到處溼漉漉的,詭異的潮溼天氣原因出在哪?氣象站說,這種情況稱爲「反潮現象」,多半發生在冬天進入春天季節,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保持空氣通風,或是使用除溼機。

南部接連幾天下起大雨,雨停後出太陽了,民衆卻發現,怎麼家裡頭沒有漏水,卻到處溼漉漉的,不管是地板牆壁,甚至連天花板還會滴水,空氣黏溼很不舒服,尤其到了晚上情況更是嚴重,甚至還有人因此洗衣機電視一打開,出現霹靂啪啦的聲音,接着就故障,原來空氣溼度過高,電器受潮因此掛點

玻璃杯裝滿冰塊不到幾分鐘時間,外圍出現霧面水氣,氣象站用簡單的冷熱溫差溼氣原理,解釋這兩天出現在南臺灣的潮溼怪氣候。高雄氣象站主任許翠玲指出,「外面的空氣溫度不一樣,空氣裡面的水氣通常就會凝結,附着在我們的玻璃杯表面。」

白天溫暖水氣進入屋內,夜晚溫度下降,屋內冒汗了

空氣異常潮溼,原因出在哪?原來南臺灣接連下了幾天大雨,氣候本來就比較潮溼,再加上冬天該是吹起北風,但到了22日下午4點,突然吹起春天該有的南風,南風夾帶溫暖水氣,溫度升高,水氣含量高的空氣在白天進入屋內,但到了夜晚,溫度突然下降,外冷內熱,水氣出不去往上跑,屋內當然會冒汗,稱之爲反潮現象,特別是像磁磚、防水油漆等具光滑面材質,特別會形成水珠,跟房子老舊沒有關係

氣象站也從觀測到的數據來看,日夜溫差最大的嘉義差了攝氏9度最爲嚴重,高雄也有7度之多,許翠玲表示,「這是很自然的物理現象」。

氣象站從22日當天數據,空氣相對溼度才原本的70幾飆高到95,顯示空氣水蒸氣太高,而反潮現象一般多出現在冬天轉入春天季節。

該怎麼預防潮溼?有些網友提供像是種植仙人掌吸水氣,或是使用吸水木炭、吹電風扇,其實效果都有限,最好方法還是保持屋內空氣流通,或是開啓除溼機把屋內水氣抽掉,大約維持兩三天就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