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第三家股份行表態 下週“降息”大潮開啓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六大行同日官宣下調存款利率的第二日,股份行立刻跟進。7月26日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調整了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表,最高下調幅度爲30個基點。此外記者還獨家獲悉,廣發銀行也將在下週下調銀行存款。

廣發銀行對記者表示,下週銀行存款下調的幅度會與四大行調整幅度保持一致。除了存款之外,大額存單也在下週同步下調。不過廣發銀行表示具體的數據要到下週才能公佈。

對於存款利率下調,廣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別累計下調90BPs、100BPs,但存款基準利率作爲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一直未調整。同時,利率市場化要求金融機構提高資金定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敏銳度,因此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爲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爲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自2022年以來,各銀行已按照市場化調整機制對存款利率進行了四次主動調整。該行已經注意到國有大行於7月25日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該行也將積極跟進市場利率變化,相應調整本行存款掛牌利率,在新的掛牌利率發佈之前客戶仍舊可以按照當前的利率存入存款。

根據廣發官網,如果按照四大行的節奏,目前廣發銀行的定期存款3個月、6個月和一年期產品執行利率上限值分別是:1.2%、1.45%和1.65%,下調10bp(基點)將會至1.1%、1.35%和1.55%,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別下調20bp將會至1.6%、1.8%和1.85%。大額存單等產品也會根據存期有下調10—20bp。

這和今日“官宣”的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比較類似。據招商銀行官網信息,該行活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5個基點,由0.20%下調至0.15%,整存整取3個月、6個月、1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至1.05%、1.25%、1.35%;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調20個基點至1.45%、1.75%、1.80%,招商銀行表示,本次人民幣利率調整自7月26日起執行。

平安銀行也宣佈自7月26日起調整該行人民幣儲蓄存款執行利率,調整後的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爲1.10%、1.35%、1.55%、1.60%、1.80%、1.85%,較未調整前分別下降10個基點、10個基點、10個基點、30個基點、20個基點、20個基點。

本輪降息是由國有大行開始,7月25日,六家國有大行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工、農、中、建、交五家銀行活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5個基點爲0.15%,三個月、半年、一年整存整取存款掛牌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至1.05%、1.25%、1.35%;二年、三年、五年整存整取存款掛牌利率均下調20個基點,至1.45%、1.75%、1.8%。郵儲銀行(4.900, -0.09, -1.80%)半年及一年期整存整取掛牌利率調整後分別爲1.26%和1.38%,其餘期限利率水平與其他五家國有大型銀行保持一致。

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的背後,是不斷走低的息差。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商業銀行的淨息差首次跌破1.7%的關卡,降至歷史新低的1.69%,突破了淨息差1.8%的警戒界限。今年一季度,境內商業銀行的淨息差降至歷史最低點1.54%,相較於上年年末減少0.15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的1.74%下降了0.2個百分點。

興業研究的研報指出,伴隨未來我國對金融總量指標關注度的降低以及存款增速的減緩,銀行規模的增長速度也將步入新的臺階,“以量補價”的策略或許難以持續。同時,處於低利率、低息差的時代,倘若過度依賴投資交易,一旦出現對市場利率的誤判,可能會給銀行的盈利乃至生存帶來嚴重的負面衝擊。由此可見,穩定息差依舊是當下我國銀行的關鍵任務。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本輪存款利率的下調有助於銀行穩定淨息差。儘管7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10個基點,會帶動企業和居民存款利率跟進調整,但三季度銀行淨息差仍有望保持基本穩定。這對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範金融風險,特別是支持實體經濟融資都有積極的意義。

王青還表示,本輪存款利率下調,有可能推動更大規模的存款向理財“搬家”,同時伴隨存款收益下降,短期內也可能對促消費有一定作用。

從目前來看,存款規模和理財規模確實出現“蹺蹺板”效應,王一峰表示,跨季後,資金有序迴流理財疊加規模自然增長,截至7月21日,理財規模較月初增長1.5萬億元左右至30萬億元附近,並有望在近期保持30萬億元以上。

博通諮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調,可能會促使部分儲戶將資金轉向消費或投資,提振市場消費,刺激實體經濟。此外,還有可能加劇銀行之間競爭,中小銀行需要提供產品創新或者服務創新,來滿足儲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