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汶澤訪北投製片廠遭疑想打造飲食園區 文資學者認不妥

港星杜汶澤(前左一)在臉書分享想要建立「臺港文化飲食園區」,由於隨文附上的照片是北投製片廠,令文資團體質疑相當不適合。(摘自杜汶澤臉書)

港星杜汶澤上月31日在臉書分享打算要建立「臺港文化飲食園區」,由於隨文附上的照片是北投製片廠,令文資團體質疑相當不適合,應該讓製片廠迴歸表演藝術

市府2014年花16億買下北投製片廠,規畫成爲影視產業園區,但市府推動近7年,沒有廠商願意投資,讓計劃停滯。

文資學者蕭文傑指出,北投製片廠是歷史建築場所代表精神是表演藝術和片場,不適合成爲臺港文化飲食園區。

他表示,和導演洪維健劇場導演謝東寧盼能夠把北投製片廠完整保留下來,向市府提報爲文資,但竟遭柯文哲的文資審議判定廠內號稱亞洲最大的攝影棚沒有文資價值,最後面臨拆除的命運,有些想進駐的業者私下透露,因爲被拆到剩下2棟,做劇場太小很難用,至今仍找不到廠商。

搶救臺大鹿鳴堂發起人林怡君建議,過去僑光堂曾開設過餐廳,可在1樓開1間餐廳,但想發展成飲食園區不適合,應保留原先作爲集會空間的歷史意義,彰顯文資價值。

僑光堂記憶行動小組成員鬱良溎認爲,文化局若能以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或中央可和臺大協商,由中央出錢代爲修復鹿鳴堂,讓杜汶澤延續海外華人文化的功能,既可解決臺大擺爛不修復鹿鳴堂的問題,也能讓鹿鳴堂未來修復再利用更具意義。

文化局主秘劉得堅說,仍希望臺大做好鹿鳴堂的管理與維護,至於修復再利用計劃則請臺大依文資委員意見修正,並擴大辦理說明會,在尊重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保存方案後再送複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