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調控與長期利率的微妙平衡

降了,而且是三連降。

7月22日,央行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落地。先是7天期逆回購利率降息,隨後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跟隨下調,下午SLF(常備借貸便利)利率聯動下降,幅度均爲10基點。

至此,降息靴子正式落地。

降息之前,市場如同站在十字路口。既有對政策效果的期待,也有對潛在風險的擔憂。

反對降息的聲音主要聚焦於內外部環境的雙重壓力。

內部需穩息差、防風險,避免金融機構因利率過快下行而累積風險;外部則需顧及匯率穩定與外資吸引力,防止降息對金融市場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長期國債收益率的變動也是不可忽視的考量因素,降息可能加劇其下行趨勢,影響市場預期。

然而,央行果斷降息背後,則是新窗口期的打開。

一方面,違規手工補息整改後,銀行淨息差有所回升,爲降息提供了操作空間。

另一方面,國際環境的微妙變化——美國通脹與就業數據的降溫,使得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美元走勢趨弱,也爲央行政策放鬆營造了一定的時間窗口。

在此背景下,央行降息不僅是對內部經濟託底訴求的積極迴應,也是在全球經濟格局變動中尋求主動權的戰略之舉。

從更深層次看,降息是央行逆週期調節的重要工具,旨在通過降低資金成本,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信貸投放,從而有效應對當前經濟回升過程中的短期波動。

特別是針對居民消費恢復疲軟、信貸需求不足等問題,降息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有助於鞏固經濟回升的良好態勢。

至於降息對長債收益率的影響,央行同樣展現出了一定的調控藝術。

通過階段性減免有出售中長期債券需求機構的MLF押品等措施,央行既增加了中長期債券的供給,緩解了“資產荒”現象,又引導長端利率在合理區間內波動,維護了長債市場的穩定與健康發展,打破長債收益率下行與預期轉弱的負向循環。

Wind數據顯示,7月22日,10年期國債活躍券、3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開盤出現下行,而不久後兩活躍券收益率均出現回升,雖然收盤有所回落,但對於維護長債利率的穩定,央行的決心不容小覷。

展望未來,央行政策工具箱依然滿滿。預計未來央行還將綜合施策,必要時借入並賣出國債,及時校正和阻斷債市風險累積,保持正常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

可以看出,央行此次降息是精準調控短期經濟波動與穩健維護長期利率的微妙平衡。它不僅體現了央行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精準把握與前瞻佈局,也彰顯了央行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與靈活性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