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資管掌舵人談新資管時代發力點:竇玉明、陳曉升、康樂、鍾蓉薩等各亮哪些新觀點?

財聯社4月1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財富管理的大時代下,基金公司的轉型發展成爲重要一環。近年來,基金監管、市場環境等多方面的新動態,爲基金行業發展帶來新風向。

在4月13日,在晨星(中國)2024年度投資峰會的“財富管理新時代,公募基金如何發力?”主題圓桌論壇環節,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景順長城基金董事及總經理康樂、申萬菱信基金董事長陳曉升、美國信安金融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負責人鍾蓉薩等多位參會嘉賓各亮新觀點。

在他們看來,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行業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往後,作爲基金產品的提供商,基金行業或將步入“工業化”發展,但也有與會嘉賓強調行業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投研數字化則能提高資產管理機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新國九條下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4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作爲資本市場第三個“國九條”,新“國九條”對基金行業多有着墨,包括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全面加強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設、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等。

在陳曉升看來,近日出臺的新“國九條”,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十年發展作出明確規劃,中國資管和財富管理行業進入新時期。新時期下,低利率時代的到來與行業整體的降費趨勢將成爲行業發展的兩大推動力。

供給側能力的提升是新時期資管行業面臨的最大考驗。陳曉升分析,供給側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資產管理行業中投資管理的理論的更新發展;二是投資管理機構內部的管理體系是否足夠成熟;三是資管行業具備的投資能力能否向財富管理端輸出。

康樂也提到,就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公司目前致力於將主動權益、被動投資等兩方面相對回報能力,以及固收+、低波、純債等方面的絕對回報能力進一步打磨,豐富產品線,爲投資者、投顧、機構等不同主體提供相應產品。

竇玉明感受到,基金逐漸成爲投資者配置的中心品種是過去數年最顯著的變化,資管與上游的渠道、投顧等環節形成的完整鏈條,已深刻意識到以投資者爲中心的重要性。

投顧行業的發展下,作爲產品製造商的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的品種和質量被提出更高的要求,爲此,行業也在不斷擴展產品線,同時就產品質量、成本、超額收益穩定性等方面展開競爭,而這一競爭最終會惠及投資者。

鍾蓉薩認爲,2018年資管新規以來基金行業的變化,是基於行業此前二十年規範發展的積累,希望行業珍惜這個機會,繼續幫助投資者把錢管好。

如何尋找基金髮行和良好業績平衡

當前,行業降費率趨勢明顯,基金公司如何應對目前的競爭格局?竇玉明認爲,從產品提供商的角度來看,基金公司該向中國其他先進製造業龍頭企業學習。像中國製造業企業一樣走“工業化”的道路。

“類比汽車行業,如果以手工方式製造汽車,價格難以下降,只有批量生產、生產線標準化,價格才能足夠低。”在他看來,我國基金公司目前面臨着把基於個人、藝術化、非標準化、不可預測、相對不穩定的業績改造爲基於團隊、基於標準、基於專業分工的過程,全球市場已有頂尖基金公司的先例,國內的基金公司需結合自身實踐推動這個進程。

康樂則提出對個性化、多元化的思考。他認爲,現有的產品設計方式難以完全脫離基金經理的個人影響,相比較海外市場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和應用,國內主動管理的權益類產品有基準,但是沒有誤差的約束,基金經理本人發揮的空間較大。因此,目前將更多投入在研究平臺上,爲基金經理提供更多支持。

康樂表示,被動管理類、配置類產品容量相對較大,可以儘量走低費率的規模化路線,而對於策略容量有限,同時能提供較多超額收益的產品,需要儘量幫助基金經理擴大容量,但也要注重平衡,不影響基金經理的業績和超額收益。

陳曉升介紹了公司從銷售端和投資管理端的應對思路。一方面,銷售端提出部門化,使得銷售人員有更強的投研能力,以顧問的方式幫助市場條線團隊促進跟合作伙伴之間的信任關係建立。

另一方面,過去三年在投資管理角度致力於投研的數字化。在他看來,投資具有科學和藝術的成分,基金經理個人的作用體現在藝術部分,即更多的直覺、研判、選擇、組合的能力。機構則需要把科學的成分做得更極致,即如何搭建投研體系,把研究、投資管理、風險控制的環節數字化、體系化、系統化、平臺化,從而提高資產管理機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而標準化的產品如何滿足個性化的市場需求?康樂分析,投資能力建設對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最爲重要,這相當於製造業具備研發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工藝。在此基礎上,對於機構客戶可以一對一定製化產品滿足需求;而個人投資者在整體需求足夠多的情況下,也可以將投資能力轉化爲相應的產品。作爲基金公司,往後跟投顧業務的對接,關鍵在通過投顧捕捉客戶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