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消耗大量彈藥 歐洲軍火商憂被「卡脖子」搶囤中國火藥棉

德國萊茵金屬生產155毫米砲彈的工廠 。(取材自觀察者網)

歐洲有超過七成的火藥棉依賴中國供應,但出於對中國「卡脖子」風險的擔憂,歐洲防務企業正儘可能多地採購火藥棉填補庫存,有軍火商已囤積了三年庫存火藥棉。在俄烏戰爭的彈藥消耗下,歐洲領導人已經注意到火藥棉短缺帶來的棘手問題。

觀察者網引述金融時報報導,火藥棉也就是硝化棉,是用來作爲製造火藥的關鍵成分,全球貿易中近一半火藥棉由中國提供,最大進口國包括德國、瑞典和比利時。

隨着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衝突中大量消耗砲彈,對彈藥的需求激增,歐洲軍火商急需擴大產能滿足需求,但對中國棉花的依賴限制了這種努力。這些公司警告說,如果與中國的關係惡化,中國可能會限制該材料的出口。

德國軍火商萊茵金屬公司執行長阿明·帕珀格(Armin Papperger)表示,歐洲「70%以上」的火藥棉依賴從中國進口。他透露,在俄烏衝突爆發後,萊茵金屬已經囤積了可供三年使用的火藥棉庫存,而且「每個月都從中國」繼續進口這種材料。

「由於存在(中國可能出於地緣政治原因限制出口的)風險。這就是我們儘可能多地購買來填補庫存的原因,」帕珀格說。生產硝化纖維素的萊茵金屬子公司Nitrochemie先前證實,正在考慮在德國下薩克森州建立新的生產基地。

另一位產業高層表示,「(火藥棉)供應嚴重不足,這對業界其他領域造成了困難」。他補充,這種短缺凸顯歐盟加強國防工業反應能力的需求,以確保歐洲能夠及時提供彈藥和飛彈。

報導指出,歐洲領導人已經注意到火藥短缺的棘手問題。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年3月在一場會議中表示,「我們都意識到需要正視某些零件短缺的問題,尤其是火藥」。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裡·布雷頓也表示,由於缺乏火藥,法國無法爲本國武裝部隊製造足夠的飛彈和砲彈。布雷頓稱,製造火藥需要一種「特定的棉花」,而這種棉花主要來自中國,但幾個月前,來自中國的棉花運輸就「偶然間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