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中國給西方“卡脖子”了!烏軍前線告急,西方彈藥遲遲不到位

前言:俄烏衝突已有兩年多時間,不顧各方警告,歐洲質疑拱火,放話援助烏克蘭到底。如今,承諾還在耳畔縈繞,軍火卻遲遲不到位,面對烏軍的多次催促與核警告,歐洲急了,將鍋甩到中國頭上,這到底怎麼回事?

(圖解:烏軍前線損失慘重,後方軍援卻遲遲不到位)

1、不給武器,就恢復核力量!

烏克蘭的警告還歷歷在目。

當初,烏軍之所以毅然決然與俄羅斯剛下去,就是因爲西方給出了堅定支持:他們不僅承諾幫助烏克蘭到底,還會送上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

然而,事實截然相反——武器的確有,卻不多。

澤連斯基憤怒地表示,若美歐不批准軍事援助,烏克蘭將“輸掉這場戰爭”,數百萬人可能因此而喪生。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西方翻臉不認人,烏克蘭最高議員貢恰連科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烏克蘭要想生存下去,唯一選擇是恢復核武器。慕安會上,烏克蘭重提恢復核國家地位。

只能說,一個殘酷的事實早已擺在烏克蘭面前:烏軍能與俄羅斯一戰到底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得到了西方軍事援助,一旦對方供應不上,這種作戰力量將立即驟減。

數據顯示,阿夫傑耶夫卡戰役結束後,烏軍彈藥不足問題就愈發明顯,其在東部戰場的戰術從進攻轉爲防禦,當下,另一重鎮恰索夫亞爾也進入俄軍眼睛裡。

可想而知,失去這兩處戰略要地後,烏軍在整個頓巴斯的作戰都要發生巨大變化。

屆時,俄軍還會佔據高地,對其他戰線進行居高臨下打擊。最重要的是,隨着戰況不斷緊張,俄軍還拉出越來越多大殺傷力武器,如KH-101巡航導彈、匕首與鋯石高超音速導彈、ODAB-1500型溫壓彈。

(圖解:歐洲國家生產炮彈,依賴中國的硝化棉)

2、給不出武器,就甩鍋給中國?

此時,壓力給到西方,武器援助到底還給不給?能不能給出來?

據海峽網報道,歐洲軍火商坦言援烏炮彈捉襟見肘,由此,中國成爲了他們甩鍋的對象。

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歐洲70%的炮彈全部依賴中國棉花,只要中國斷供,歐洲防務企業很可能會癱瘓,更不用說援助烏克蘭了。基於這種擔憂,歐洲不少軍火商都暗中狂囤中國棉花,消息人士透露,已有部分軍火商囤積了夠用3年的量。

需要注意,我們這裡說的“中國棉花”,並不是普通棉花,而是硝化棉,一種由棉花纖維素與硝酸酯化反應的產物,主要被用來生產製造火藥。

而中國,恰恰是硝化棉最大供應商,佔據市場份額高達50%以上,德國、瑞典、比利時都是中國硝化棉客戶。就連美國,也佔了中國所有出口硝化棉中的25.5%,說美國和歐洲炮彈中裝着中國棉花,毫不誇張。

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很快就暴露出炮彈產能不足缺陷,因此,其認爲這是受到中國棉花出口的影響。

而且,他們還直言,雖硝化纖維素是廉價化學產品,過去只有中國等少數國家願意生產,現在,歐洲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爲看不上“廉價化學產品”面臨被“卡脖”命運。

只能說,曾經扎向中國的迴旋鏢,如今正中烏軍靶心。

(圖解:歐洲急於擺脫對中國硝化棉的依賴,開始尋求中國幫助)

3、不信中國,卻相信美國?

有歐洲專家表示,就算現在歐洲恢復生產,至少也得耗費6個月到2年時間,而烏軍根本等不了這麼久。

面對此種窘境,歐洲急於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開始實施“棄用中國材料”政策。

更爲可悲的是,他們不相信中國,卻將美國視爲救世主。如瑞典薩博公司,正積極尋求與美國建立長期合作。

但現實是,美國在關鍵資源分配問題上,不僅不會相讓半分,甚至還會將歐洲視爲餐桌上的魚肉,伺機而動。

其實,對於歐洲而言,現在最該做的不是如何將“黑鍋”甩給中國,而是需要儘快認清現實,畢竟擺脫依賴的關鍵,不在於中美誰更值得信任,提高自身競爭力、推進內部改革、改善產能缺陷,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況且,歐洲人或許還忘了一點:是歐洲先拿着毫無根據的勞工問題,指責並限制中國棉花出口的。以前不讓出口,現在又賴到中國頭上,怕我們不出口,說起來實在可笑。

(圖解:除了炮彈問題,烏軍還面臨徵兵難等問題)

當然,烏克蘭能否支撐下去,還需要看多方面,炮彈僅是一方面原因。

分析人士表示,到了現在,拼人力也是戰術的一種。畢竟漫長戰線肯定要有人去駐守。據烏克蘭武裝部隊陸軍司令稱,烏克蘭徵兵很難,少有人願意加入武裝部隊奔赴前線作戰。

因此,擴大烏克蘭徵兵範圍的議案,至今還陷入僵局。網絡上流傳的“徵兵辦到處抓壯丁”等視頻,就已經深刻凸顯出這一事實。

反觀俄羅斯,齊頭並進,一方面簽署春季徵兵令,預計有15萬青年會應徵入伍,另一方面則加大武器產量,尤其是FAB-3000這類重型炸彈。

可見,不管歐洲如何將炮彈缺陷問題歸咎於中國,都改變不了現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