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變NSCLC靶向治療研究進展|ESMO 2024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新型EGFR-TKI、PD-L1/VEGF-A雙特異性抗體聯合化療,或爲EGFR突變NSCLC治療新選擇!

在我國肺癌人羣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是最常見的致癌驅動突變之一(51.7%~54.4%)[1]。近年來,隨着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在 EGFR 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取得突破性進展,EGFR突變NSCLC進入了靶向治療新時代,相關新型靶向藥物的研發和研究也越發受到關注。

今年,歐洲最負盛名和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會議——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於9月13-17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在本次會議(ESMO 2024)上,晚期NSCLC領域的EGFR突變尤其是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ex20ins)突變靶向治療進展一如既往地頗受矚目,本文擷取3項關於EGFR突變NSCLC治療的新藥研究以饗讀者。

研究一:Zipalertinib治療EGFR ex20ins突變且既往接受過amivantamab的NSCLC患者,DCR 達90%

Zipalertinib(CLN-081,TAS6417)是一種新型EGFR-TKI。 本次會議上報告的Ⅱb期REZILIENT1研究數據顯示,在攜帶EGFR ex20ins突變、既往接受amivantamab治療後疾病進展的NSCLC患者中,zipalertinib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達40%,疾病控制率(DCR)爲90%,且安全性可控。 同時,這也是首份系統地描述一種新型不可逆、選擇性EGFR ex20ins TKI用於攜帶EGFR ex20ins突變且既往接受過amivantamab治療NSCLC患者的抗腫瘤活性的報告。

該研究納入既往接受過至少1種治療(包括amivantamab)後疾病進展的患者,給予口服zipalertinib(100mg,每日2次)治療。由研究者根據RECIST v1.1標準評估腫瘤反應。

結果顯示,截至2024年3月29日,共入組45例患者,中位年齡爲62歲,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爲3。其中,43例患者(96%)接受過基於鉑類化療,20例患者(44%)接受過抗PD1/L1治療,22例患者(49%)接受過EGFR-TKI治療,22例患者(49%)有腦轉移病史。

在數據截止時,有30例患者可評估療效,其中1例(3%)獲得完全緩解(CR),11例(37%)獲得部分緩解(PR),15例(50%)爲疾病穩定(SD)。ORR爲40%,DCR爲90%。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尚無法估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爲9.7個月。

在安全性方面,發生率≥10%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包括皮疹(38%)、甲溝炎(36%)、貧血(24%)、皮膚乾燥(20%)、痤瘡樣皮炎(16%)、噁心(16%)和口腔炎(11%)。14例(31%)患者報告了3級TRAEs,包括貧血(4例)、皮疹(3例)和肺炎/間質性肺病(3例)。未報告4級或5級TRAEs。因TRAEs導致劑量減少和停藥的患者各有3例(7%)。

可見,在amivantamab耐藥情況下,zipalertinib治療顯示了有希望的療效和可控的安全性[2]。

研究二:PM8002/BNT327+化療治療經治EGFR突變NSCLC的療效與腫瘤PD-L1表達水平呈正相關

PM8002/BNT327是一種靶向PD-L1和VEGF-A的雙特異性抗體。 本次會議上報告的一項正在進行的單臂Ⅱ期研究的數據顯示,在EGFR-TKI治療後進展的EGFR突變NSCLC患者中,PM8002/BNT327聯合化療方案治療的總體ORR爲54.7%,DCR爲95.3%,並且PM8002/BNT327的抗腫瘤活性與腫瘤PD-L1表達水平呈正相關。

在研究中,患者接受PM8002/BNT327聯合卡鉑和培美曲塞治療(每3週一次,共4個週期),隨後使用PM8002/BNT327和培美曲塞進行維持治療。主要終點是ORR(根據RECIST v1.1標準)。在EGFR-TKI治療進展後進行活檢,通過免疫組化(IHC)檢測PD-L1表達,並根據腫瘤比例評分(TPS)分類爲陰性(<1%)、低表達(1%~49%)或高表達(≥50%)。

結果顯示,截至2024年4月12日,64例患者進行了PD-L1 TPS分析:28例(43.8%)爲TPS<1%,23例(35.9%)爲TPS 1%~49%,13例(20.3%)爲TPS ≥50%。所有患者均可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

總體ORR爲54.7%,DCR爲95.3%。在PD-L1 TPS<1%組,ORR爲35.7%,DCR爲92.9%。在TPS 1%~49%組,ORR爲56.5%,DCR爲100%。在TPS ≥50%組中,ORR爲92.3%,DCR爲92.3%。

任何級別TRAEs發生率爲95.3%,≥3級TRAEs發生率爲54.7%。任何級別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發生率爲28.1%,≥3級irAEs發生率爲4.7%。6例患者因TRAEs停用PM8002和/或化療,1例死亡與TRAEs相關。

總的來說,對於EGFR-TKI治療後進展的EGFR突變NSCLC患者,PM8002/BNT327與化療聯合治療顯示了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和可接受的耐受性[3]。

研究三:舒沃替尼治療經治EGFR exon20ins突變NSCLC患者,最佳ORR爲53.3%

舒沃替尼(DZD9008)是一種設計合理、不可逆的EGFR exon20ins抑制劑。 一項多國Ⅱ期關鍵性研究(WU-KONG1B)評估了舒沃替尼在既往接受過鉑類治療的EGFR exon20ins NSCLC患者中的抗腫瘤療效; 本次會議上報告的WU-KONG1B研究初步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患者的種族/地區、EGFR exon20ins亞型和插入位置、既往抗癌治療等情況如何,均觀察到了舒沃替尼的抗腫瘤療效。

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獨立審查委員會(IRC)評估的ORR,關鍵次要終點是IRC評估的DoR。

結果顯示,共有111例患者入組並接受舒沃替尼(300 mg,每日一次)治療。初步療效分析集包括107例接受過基於鉑類化療的患者:57.9%爲亞洲人,54.2%來自亞洲,25.2%基線時有腦轉移,13.1%既往接受過amivantamab治療,48.6%既往接受過腫瘤免疫治療,13.1%既往接受過EGFR-TKI治療。

截至2024年3月22日,根據IRC評估,最佳ORR爲53.3%(44.9%爲已確認,另有3.7%待確認)。中位隨訪7個月,DoR未達到,66.7%的應答者仍處於持續應答狀態。抗腫瘤療效(確認ORR)在不同亞組之間具有可比性,包括種族(亞洲人 vs 非亞洲人,48.4% vs 40.0%)、地區(亞洲 vs 非亞洲,48.3% vs 40.8%);無論既往抗癌治療(例如,amivantamab、腫瘤免疫治療和EGFR TKIs)、其他人口統計學和疾病特徵、EGFR exon20ins亞型和插入位置如何,均觀察到了抗腫瘤療效。此外,舒沃替尼治療的安全性與之前報道的相似,並且臨牀可管理。

初步結果表明,在不同亞組的晚期EGFR exon20ins NSCLC患者中,舒沃替尼均顯示了有希望的抗腫瘤療效[4]。

· 結語 ·

在上述研究中,新型EGFR-TKI 藥物Zipalertinib、舒沃替尼,以及PD-L1/VEGF-A雙特異性抗體PM8002/BNT327聯合化療方案均顯示了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有望成爲經治EGFR突變NSCLC患者的新治療選擇。非常期待這些新藥在未來能夠取得更多的療效和安全性證據,造福更多EGFR突變NSCLC患者!

精彩資訊等你來

參考文獻:

[1]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分子病理協作組,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 非小細胞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檢測臨牀實踐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J]. 中華腫瘤雜誌,2024,46(03):179-188.

[2] A. Passaro, H.A. Yu, D. Nguyen, et al. Safety and anti-tumour activity of zipalertinib in NSCLC patients (p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ex20ins) mutations who received prior amivantamab. ESMO 2024. Abstract 1254MO.

[3] Y-L. Wu, Z. Wang, Y. Cheng, et al. A phase II safety and efficacy study of PM8002/BNT327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ESMO 2024. Abstract 1255MO.

[4] L. Doucet, L. Greillier, D. Planchar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nvozertinib in prior platinum treated NSCLC patients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Primary analysis from the multinational WU-KONG1B pivotal study. ESMO 2024. Abstract 1260P.

審批編號:CN-20241023-00006

* 此文僅用於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