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金融科技 金管會力推F FIDO機制
金管會去年8月發佈「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其中針對數位基礎建設,將研究發展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推動方向即是由金融機構共同籌組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F FIDO;另一項推動措施是目前僅開放自然人與獨資企業在線上開戶,未來也將開放企業線上開戶作業,而這部分將由銀行公會研擬逐步開放企業線上開戶作業,建置相關管理機制。
金管會解釋,目前金融機構在行動身分識別尚未形成一個標準,而是各家自行開發,開發成本上較高,造成資源浪費,如果導入國際FIDO標準,建立F FIDO這樣的機制,各家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都可用同一標準導入,降低開發成本;甚至未來各家金融機構身分識別強度拉到同一水準時,便可以做跨機構行動身分識別互通。
內政部2019年9月便以FIDO國際標準建置TAIWAN FIDO,將自然人憑證綁定行動裝置,以行動裝置內建的指紋或臉部辨識身分,達到免插卡、免密碼的識別功能,但內政部推動的臺灣行動身分識別(TAIWAN FIDO),目前僅供政府機關試辦,尚未開放商業應用。
TAIWAN FIDO目前的使用單位,包括內政部資訊中心TW FIDO網站登入、國發會資訊管理處MyData數位服務個人化、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頁版和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行動版、文化部資訊整合入口網、嘉義縣政府一站式便民服務系統、新竹市政府地理圖資倉儲決策支援應用平臺和數位市民整合服務平臺,以及臺南市政府一站式整合服務平臺。
銀行主管指出,FIDO標準興起,並在2019年起大幅成長,主要是因爲傳統密碼安全性不足和帳號遭盜用的事件層出不窮,而FIDO在安全方面的發展,則主要依賴生物辨識的準確度,以及儲存的金鑰是否受到安全保護。國外金融業如美國銀行和線上金流Paypal都已採用免密碼輸入的驗證方式,改採生物識別方式如臉部、聲音、虹膜與指紋辨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