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變化無窮,館長手把手教你看懂印章(3)|篆刻之美

文博時空 作者 蘇皖皖在中國印學博物館館長喬中石的介紹下,我們瞭解了印章發展的基本歷程和文人篆刻的興起與發展。小小的一枚印章,還有哪些傳奇有趣的故事?方寸之間的印面,又經歷了怎樣的流變?今天,中國印學博物館館長喬中石繼續手把手教我們如何看懂印章。

“亞羅示璽”,最早的印章?

殷商時期的這枚“亞羅示璽”,清晚期就出現了。一開始它的爭議比較大,有人考證說它是殷墟出土的,但也有一些比較嚴謹的學者認爲它出自古董店,難以證明來源,因此持懷疑態度。直到殷墟、西周的考古發掘取得進展,在其中發掘出幾枚和它類似形制的璽,使得“亞羅示璽”中間的學術鏈條銜接上了。

亞羅示璽 殷商時期

我們在一些商晚期的青銅器上,看到下方有一個族徽式的符號。這個符號與“亞羅示璽”的形式相吻合。另外它的器型很完整,印章的基本功能它都有了,比如印臺、印面、印鈕等等。

國寶級的“皇后之璽”

西漢“皇后之璽”,是目前漢代皇后玉璽的唯一實物資料。這件印章發現過程很有傳奇色彩,是上世紀 60 年代,陝西咸陽附近有個小學生在路邊撿的。當時他的父親還有點文物知識,認爲這可能是一件古物,就送到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館裡邊也把它收下了。但是帝王帝后的璽印是什麼樣子,當時大家都沒見過,因爲還沒有考古發掘的成果,所以當時就打了一個白條收了下來。

後來隨着文物普查工作的開展,隨着考古發掘的進步,專家認爲這可能是漢早期呂后的璽印。從史料的記載看,它的形制、大小,文字風格,都非常合乎時代特徵。它是 2.8 公分寬,高是 2 公分,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整個印鈕是一個螭虎,就是龍的子孫,也是專門出現在帝王的用印上。而且文字和後來出土的淮陽王璽、廣陵王璽等這些璽印的文字風格、形制非常相符。現存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也是國寶級的璽印。

皇后之璽 西漢

在確定了文物級別之後,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又做了很多努力,把當年捐獻的人給找到了,他已經從當年的一個小孩子,現在變成一位老者。陝西省還兌現了白條,給了相應的獎勵。

方寸之間,印章如何流變?

戰國時期印璽的幾大類型,主要是齊楚燕、三晉和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戰國七雄。當時每個國家強盛以後,印章在政治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由於當時長時間的分化,所以每個區域的文字、印製都發生變化。

比如秦國的印章,特徵就很明顯,它有一個田字格,四個文字。因爲周王朝遷都到東周以後,原來西周的這一塊分給了秦國,所以秦的文字相對也更接近西周的文字規範。

銅印白文“壹心慎事” 秦

除了田字格,還有一種半銅印,就是正常官印的一半,是一種日子型界格。這一時期可以看到秦私印的風格就比較靈動活潑,原因是什麼呢?因爲這個時期鐵器出現,工匠可以在鐵上雕刻。因此大量的印章都是鑿刻,早期很多是鑄造的。

銅印白文“王當” 秦

到西漢以後,漢承秦制。漢代的職官制度、印章制度也受到秦代的影響。但是它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我們看界格消失,田字格沒有了,框去掉了。秦的文字是小篆,比較規矩,比較婉轉,但印章是正方形,而小篆是個長方形。秦統一全國後,給全國文字制定了嚴格統一的標準,並分別規定了八種字體,其中第五種就是專門用來製作印章的。我們將之稱爲“摹印篆”,它以小篆爲基礎,筆畫尤其是轉折處略帶方意,以適合於方形的印面。當時的印章,印面基本是正方形,是方塊字。

銅印白文“長相保守” 漢

新莽和東漢官印,新莽時代雖然很短,夾在兩漢之間,但是它的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它的文字印面和其他時期不太一樣,原來以四個字爲主,新莽時期就改成五個字。

而東漢的印臺會比較高,文字風格也有變化。我們知道東西兩漢加起來是 409 年,這 400 多年的歷史其實很漫長,文字也在不斷變化,東漢時期,官方文字已經完全變成隸書了。

銅印白文“別部司馬” 東漢

印章也悄悄地發生變化。東漢的官印,文字方正的比較多,非常的正氣。西漢時因爲小篆還在使用,印章還有圓篆的。

銅印白文“軍曲侯印” 東漢

當然私印會風格多樣,私印因爲不受官印的束縛,所以從材質、印章的鈕式,還有大小形制就非常豐富。

弘彌私印 西漢

這套私印,一個印鈕裡邊可以套 3、4 個,大大小小像套娃一樣。文字的風格除了白紋、柱紋,還有鳥成書、圖形等等,非常活潑。比如跟圖形相結合的形象,就有四神四靈,比如朱雀、玄武、青龍、白虎這些,或者有魚有鶴。

印鈕也有變化。比如這種印鈕叫龜鈕,龜鈕雖然很多,但是時代不同它的形制也不太一樣。比如新莽時期的龜鈕,背部隆起,龜首是縮回來的。到後邊龜鈕就越來越雄強,龜首越來越出頭,從側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漢人雄起了。

銅印白文“楊彤之信印”

隋唐宋元以後,出現九疊文的篆刻方法,爲了美觀,要在印面上,將單獨的字把區域填滿。比如說“之”這個字,筆畫很簡單,就要在裡邊不停地繞,直至填滿。九疊文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選字,筆畫過多或過少的要錯落開,講究平中寓奇,實處求虛。

內府圖書之印 宋

哪些印材適合刻印?

除了傳統的玉金銀這些之外,包括銅、鐵這些金屬類的;還有一些植物類的,比如說竹根、木印;還有動物類的,比如說象牙、犀角。

穿帶鐵鈕象牙四套印

從石材裡邊說,分爲四大國石: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壽山石是大家比較喜歡刻的材料,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屬於彩石大類,紅、黃、白數種顏色並存。裡邊非常名貴、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天黃,還有桃花凍、荔枝凍等等。

壽山石

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石性石質和壽山石不大相同,以青色爲基色主調。門類也很多,比如封門青、燈光凍,與壽山石的“田黃”並稱的有“田白”。

青田石

昌化石也產於浙江,帶有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極少數透明,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昌化雞血石”了。

昌化石

巴林石產自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是比較晚起的一種石材。特點是色彩斑斕,紋理奇特。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巴林福黃石,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的說法。

巴林石

當然印材絕不止以上幾種,像翡翠、瑪瑙、水晶,或者各地各具特色的石材,都可以作爲印材來使用。

從世界範圍來說,瑪瑙、青金石、水晶等等,這種材質都蠻多的。往往會鑲嵌在戒指的戒面上,既可以起到裝飾作用,也方便實用。比如在羅馬時代、拜占庭時代,這些都很普遍。但是有一點就是他們很多都慢慢消亡,而中國文字從古至今一直沒有斷過代,最後由一個實用之器、制度之器會發展成爲一門藝術,這是中國很獨特的地方。

觀展攻略

中國印學博物館設有“歷代璽印廳”、“流派印章廳”、“印材廳”、“印學廳”、“西泠印社社史廳”等專題展廳。

參觀預約:中國印學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孤山後山路 10 號,近杭州西冷橋停車場(網約車、出租車上下點)。無需預約,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爲早上 8:30 至下午 16:30,每週一閉館。

中國印學博物館

圖片丨中國印學博物館、蘇皖皖

排版 | 小謝

設計 | 雨欣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