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庫變土庫 專家:亟需新興水源

全臺最大的曾文水庫剛慶祝峻工啓用50週年,但水庫因淤砂嚴重步入「中年危機」,庫容量比啓用時少約3成。(南區水資源分署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全臺最大的曾文水庫10月31日剛慶祝峻工啓用50週年,但水庫因淤砂嚴重步入「中年危機」,庫容量比啓用時少約3成,原訂今年目標清淤量450萬立方公尺,也因抽泥會浪費蓄水而一度暫停,全年清淤量將不到200萬立方公尺。

學者指出,臺灣旱澇分明,用水取決於雨水,一旦天公不作美,就陷入缺水窘境,且新興水源佔比太低,亟需改善。

因極端氣候影響,曾文水庫啓用以來前3低的蓄水率都在最近6年內發生,包括2018年一度僅1.8%、2021年百年大旱3.59%及今年6.21%排第3。臺南市大小水庫及埤塘達11座,包括曾文水庫在內,水荒幾乎讓所有水庫、埤塘都因淤積面臨「水庫變土庫」問題,儘管曾文、白河等水庫持續陸挖、抽泥、挖泥等清淤,但往往一次颱風豪雨,就把1年清淤量全部補回來。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詹錢登指出,要百分之百恢復淤積水庫功能有難度,政府需做整體性思維,至少該維持水庫既有功能,在新建1座水庫與清淤1座水庫間成本,取得平衡。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林財富強調,臺灣不是沒水,而是缺少穩定蓄水空間,氣候變遷下,單靠水庫蓄水已沒辦法適用現今情境,需要更多有彈性、韌性的水資源利用。

新興水源如海岸水庫,韓國、馬來西亞、大陸等都已在做了,所謂海岸水庫不是將水庫蓋在上游,而是蓋在出海口附近。

林財富則說,目前新興水源所佔比例很低,但以海水淡化、海岸水庫或農業迴歸水等,處理完即可供給較靠海的工業區使用,以減少民生用水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