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養老金三問
進入存量房時代,重視房屋養老問題,防患於未然,探索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制度,當然是有關部門的職責,也關係到羣衆切身利益。可是在當前環境下,相比於建立所謂公共賬戶,通過改革激活存量維修資金,似乎更具有操作性。
作者 |陳勞士
圖源 |視覺中國
這兩天,圍繞住建部提出的“房屋養老金”,社會上討論得很熱烈。老百姓最關心的是,這筆錢從哪來?尤其是需不需要個人掏腰包?爲此,住建部官網組織了一批解讀文章,重點是新制度不會增加羣衆負擔。
解讀中援引了住建部長倪虹的發言:十幾年後,我們八成的房子都要進入“中老年狀態”,因此需要“像汽車保險一樣建立房屋的體檢和保險制度”。具體來說,房屋養老金分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兩個部分,其中個人賬戶是業主繳存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此前是房屋交易中的常設制度,針對住宅公共部分進行維修改造;而公共賬戶由政府負責建立,主要通過地方財政和土地金等方式籌集,用作房屋的體檢和保險。
看上去,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一些朋友仍然有疑問:
第一, 既然過去已經建立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的制度,爲什麼還需要新建立公共賬戶?
一位在住建部官網撰文的專家稱,我國建立了由商品房購房者按照建安成本5%—8%繳納住宅維修資金的制度,但數量十分有限,已難以滿足房屋安全維護和老舊小區更新的需要。
而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相比於大量老舊房屋失修的情況,截至2020年,中國大概有萬億級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很多是趴在賬上動不了的。現在情況怎麼樣,可能也差不多。
動不了的原因大概有三個,一是業主取得共識難,二是有關部門審批難,三是很多小區的維修基金是一筆糊塗賬。這篇文章中有詳細的解讀。
而更嚴峻的問題是,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主要是存繳在商品房小區賬戶上。而我們國家還有大量的非商品房,俗稱公房,即是由國家以及國企、事業單位投資興建的住宅。這些房子房齡普遍超過二三十年,很多根本就沒有這筆專項資金,而它們恰恰是最需要維修的。
第二,危房、老房急需籌資修繕和更新,新建的公共賬戶管用嗎?
從官方解讀看,原來的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用於房屋維修,但是專項資金,應該專款專用,想必不可能拿新小區的專項資金去修老小區吧?而新建的公共賬戶裡的錢,目的是用於預防而不是維修,你可以去給房屋做所謂的體檢、買保險,但是誰出維修的錢呢?並且從常識上講,在維修、房屋體檢、保險這幾項支出當中,維修應當是大頭。因此,房屋養老金的改革,怎麼解燃眉之急,現在看還是個問題。
第三,老百姓怕交錢,但是公共的錢就一定好籌嗎?現在各地財政吃緊,而土地收入更是連年銳減,今年上半年全國土地收入1.53萬億元,比五年前下降了1.14萬億元。有些地方甚至由公務員貸款給自己發工資。這樣的基本面下,“讓地方財政補貼一點、土地出讓金歸集一些”的難度可想而知。
進入存量房時代,重視房屋養老問題,防患於未然,探索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制度,當然是有關部門的職責,也關係到羣衆切身利益。可是在當前環境下,相比於建立所謂公共賬戶,通過改革激活存量維修資金,似乎更具有操作性。
The END
微信號 |eeojjgcw
新浪微博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