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以生物製劑治療 盼納健保給付

感染性葡萄膜症狀結膜炎很像,常被誤診。圖爲醫師病患診治眼疾(許淑娟醫師提供)

一名有自體免疫疾病的30多歲男性,由於眼睛紅一直以結膜炎治療,但經數個月仍未見改善,後來到才確診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眼科醫師表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一開始的症狀跟結膜炎很像,常被誤診延誤治療,也因而位居已開發國家致盲排名第三名的眼疾,目前對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已有生物製劑可治療,能避免傳統使用類固醇治療所導致的骨鬆及肥胖等副作用,唯目前健保尚未納入給付,醫師籲勿讓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成爲眼科的孤兒病。

高雄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許淑娟表示,葡萄膜由前向後分三部分虹膜睫狀體脈絡膜,其爲眼內具緻密血管的組織,一旦發炎,便可能造成角膜視網膜視神經的損傷,若未能適時治療恐因而喪失視力;其又可以是否遭到感染,區分爲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許淑娟指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有5~6成的原因不明,有些與體質有關,尤其是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包括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等;由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症狀表現多以眼睛紅、痛來表現,很多被誤診斷爲結膜炎,一開始以類固醇治療會有些效果,但到後來問題仍然沒有改善,最後才確診並正確用藥,治療時間往往因而延誤,也增加了失明的風險,不少病患到院時,症狀都已非常嚴重。

目前對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療,以類固醇及傳統免疫調節劑爲主,許淑娟表示,使用類固醇會有高血壓、骨鬆、肥胖及精神問題等副作用,小孩則擔心會抑制生長,而傳統免疫調節劑對肝、腎都是負擔,且會影響造血功能,事實上,現行已有生物製劑可使用治療,副作用均較類固醇及傳統免疫調節劑低許多,但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病患兩年下來,需自付百萬以上。

許淑娟強調,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在臺灣的新發生率爲每十萬中有100人、亦即23000人,人數雖然不多、羣組小,但病患狀況往往都相當嚴重,目前對於免疫風溼疾病,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希望健保能看到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病患的需要予以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