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大山裡傳出“天籟之音”
新華社石家莊4月17日電題:大山裡傳出“天籟之音” 新華社記者範世輝、高博 近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鄧小嵐同志被追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那一刻,人們的記憶又被拉回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上,她指導的一羣來自河北阜平大山裡的娃娃,用純淨、空靈的天籟之音演唱奧林匹克會歌。鄧小嵐用音樂講述的故事,奏出阜平着力以教育助力扶貧的動人音符。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阜平堅持教育政策優先落實,教育事情優先辦理,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教育投入,讓孩子們從“沒學上”到“有學上”,再到“上好學”,切實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小標題)最好的資源給教育,最好的房屋給學生 地處大山深處的阜平縣,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曾經是“貧中之貧”。2020年2月,阜平縣整體脫貧摘帽。 別具一格的建築,綠草茵茵的操場,先進的班班通多媒體……在阜平縣龍泉關學校,九年級學生張林鑫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學校的變化。 龍泉關鎮是阜平最偏遠的鄉鎮之一,距離縣城約40公里。龍泉關學校的校園是龍泉關鎮最亮眼的建築,2017年投入使用,綜合教學樓、宿舍樓、學生餐廳等一應俱全。 “以前教室簡陋,夏天一下雨就變成‘水簾洞’,冬天窗戶還漏風。現在山裡娃也有了優質的教學環境,不僅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孩子們還能享用營養午餐。”龍泉關學校校長趙建珍說。 龍泉關學校是阜平新建的13所農村寄宿制學校之一。阜平縣教體局副局長楊二軍說,2013年以來,阜平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給教育,最好的房屋給學生”,在改善辦學條件上持續發力,累計改擴建各類學校110餘所,孩子們“摸黑走山路,跑着去上學”的歷史一去不返。 好教育不光硬件要“硬”,軟件也要強。來自北京的鄧小嵐,生前最後的18年裡,盡心竭力於阜平縣馬蘭村的兒童音樂教育,爲孩子們播下夢想的種子,帶領他們走出大山,在世界舞臺上唱出天籟之音。爲提高教學質量,阜平縣還借力“老校長下鄉”、北京西城區對口幫扶等政策優勢,引進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學校、北京八一學校等名校合作辦學,通過特崗計劃、交流培訓等補充教師數量、提升教師素質,築牢教育扶貧的根基,讓山區娃在家門口就能上名校。 (小標題)控輟保學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就讀於馬蘭小學四年級的席慶茹是馬蘭花合唱團的主力隊員。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演出是席慶茹第一次去北京。“鳥巢很壯觀,很興奮能有這個機會讓全世界聽到我們馬蘭的歌聲。”席慶茹說。 席慶茹所在的馬蘭村是一個有着700多戶2000多口人的深山村。2019年,馬蘭村實現全村整體脫貧,席慶茹一家搬進了新居。現在的馬蘭村新建了14棟新民居,集中安置其他21個自然村易地扶貧搬遷人口500多戶。 “以前住在老房子的時候,離學校十幾里路,雨雪天孩子經常上不了學。如今全家搬遷到馬蘭新區,不僅學校就在家門口,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保障政策也能讓孩子安心讀書。”席慶茹的父親席金海說。 爲確保控輟保學責任政策的落實,阜平縣健全義務教育入學聯控聯保工作機制,建立局長包片、學區中心校包鄉、班主任包班、教師包人“四級”分包制,實施“師生結對”“千名教師進萬家”“週末家校”等關愛工程,堅決做好防貧監測和幫扶工作落實。 楊二軍介紹,目前阜平在校學生42811人,2021年,全縣累計資助學生30384人次,資助金額1721萬餘元,實現全縣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營養改善計劃農村學校學生全覆蓋、義務教育零輟學,切實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小標題)培養技能人才,服務鄉村振興 “我現在是總裝車間的一名質檢員,年收入六萬多元。去年靠着自己攢的錢還在定州付首付買了房。”阜平縣年輕人許潮,2015年從阜平縣職教中心汽修專業畢業後,來到位於定州市的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實習、就業。 針對農村孩子就業出路少問題,阜平縣按照“發展職業教育,傳授一技之長,促進穩定就業”思路,積極優化職業教育結構和佈局,努力讓山村孩子學到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 2013年以來,在定點幫扶單位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一汽、上汽、長安、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等32家單位與阜平縣職教中心合作創建了阜平夢翔汽車培訓基地、夢翔樓宇智能化實訓基地、京東倉儲物流中心等企業定向培養基地,優先招收貧困家庭學生。 像許潮一樣,不少貧困學子通過職業教育學到了技術並順利就業。截至目前,阜平夢翔汽車培訓基地累計招錄學生4790人,已就業人數2523人。畢業生年收入可達4萬元至5萬元,實現了“培養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 保定市委常委、阜平縣委書記劉靖說,鄉村振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用愛與智慧開啓農村孩子的美好未來,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美好願景正逐漸變爲現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