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飛航空謝嘉:未來遠期eVTOL航線的票價會穩定在6元/公里/座| 財專訪
財聯社9月25日訊(記者 胡皓瓊)“我們載物版噸級eVTOL‘三證’(TC、PC、AC)預計會在今年年內齊全。”在2024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暨低空經濟展覽會舉辦期間,峰飛航空高級副總裁謝嘉在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在獲頒“三證”後,該產品預計會於今年年底開始小批量交付。
財聯社記者在展會現場觀察到,不少參觀觀衆對主機廠商所採用的電池成本性能、主機廠商產品是否擁有“三證”、eVTOL的構型,以及eVTOL已飛行的航線情況等問題十分關注。
飛得“遠”才能吸引合作方?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瞭解到,電池成本佔了eVTOL整機成本比較重要一部分。就在不久前,峰飛航空與天成自控(603085.SH)簽訂了合作協議,又獲“寧王”寧德時代(300750.SZ)數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與寧德時代的合作,能夠爲峰飛航空未來在產品安全性、穩定性方面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間。謝嘉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也希望能夠在安全和其他性能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電池的能量密度能更高,由此,eVTOL的單次充電航程就可以達到更遠。公司也一直向着追求安全第一前提下,eVTOL產品能夠有更強的續航能力。此外,與天成自控的合作主要涉及eVTOL座椅及內飾,以增加乘客舒適度。
至於未來的合作方向,謝嘉表示,初期載物方面仍會針對空中物流、空中應急消防,載人方面,以空中交通、空中觀光、旅遊景點串聯等領域,拓展新的運營商合作伙伴及服務合作伙伴等。在選擇供應商合作時,謝嘉稱,會從供應商品牌、質量保證以及綜合性價比等多方面考慮。
同時,合作方在選擇主機廠商時,則是看中主機廠商產品研發階段以及產品性能等。“更重要的是,好飛機是飛出來的,全尺寸航空器飛行積累的航時航程、飛行驗證的性能表現、能否擁有‘三證’,以及主機廠商的設計能力、生產能力、質量保障體系、常態化運營能力等都是合作方最爲關注的。”謝嘉稱,這也是未來各主機廠商的核心競爭力。
財聯社記者瞭解到,目前,峰飛航空盛世龍eVTOL已經完成深圳至珠海全球首條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線示範飛行、全球首次噸級以上eVTOL中東長距離123公里飛行,以及全球首次噸級以上eVTOL跨長江飛行。
“我們目前也準備在更多不同的應用場景繼續進行示範飛行。更重要的是,我們預計今年年底會有真正的常態化貨運航線落地,該航線大概率會選擇在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後續會再根據客戶需求來選擇開通航線的區域。”
對於載物eVTOL的海外應用場景,謝嘉表示特別是東南亞,中東,非洲這類地區,或是有山地、島嶼等受地理環境限制的場景,陸地運輸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充沛,物流公司要想在當地開展物流運輸,則需要修繕配套基礎設施(道路、橋樑等),若能在空中搭一條天路,還能大量節省基礎設施的投入成本。
已規劃有充沛產能,未來“飛的”票價怎麼看?
產能方面,謝嘉透露,公司產能目前已有較好的佈置,有籌備規劃比較充沛的產能,也具備了擴產的能力,因此產能對公司來說並不是問題。“但未來的產能計劃我們仍需要依據未來具體的訂單情況再做匹配。”
峰飛航空現已簽訂了不少eVTOL意向訂單。不過,謝嘉表示,載人版eVTOL訂單仍需要取得“三證”後正式啓動。“2026年會是eVTOL載人商業運營的初期,真正大規模運營要等到2030年後。在公司前期產能分配上,預計先期載物及應急消防版eVTOL會多一些,後期將會由載人版eVTOL佔據主流,此變化預計將會在載人版eVTOL獲取適航‘三證’後正式開啓。”
值得關注的是,個別eVTOL航線的票價水平也在近期被“劇透”。峰飛航空方面預計,在未來遠期,eVTOL投入大規模商業使用後,乘坐eVTOL從深圳蛇口到珠海九洲港碼頭,每人票價或最低降至300元(航線距離50公里左右),單價將降至每人6元/公里的水平。謝嘉對此解釋,各航線的價格並不會有太大差距,在市場形成一定大規模後,都會在6元/公里/座左右。
據謝嘉介紹,票價水平是根據運營公司測算的綜合運營成本、設備折舊等其他運營成本,結合合理的利潤,來定價的。
未來市場會“卷”嗎?“價格戰”會有嗎?
從不少產業的市場發展規律來看,最後都走向了“價格戰”這條路。對於eVTOL市場的未來發展,謝嘉則有不同的看法。
“每個行業都有他自己的行業規律,但航空器行業,技術門檻更高,特別是有適航門檻,同時航空器的運營也有很高的安全門檻。”謝嘉進一步表示,整體來看,eVTOL行業未來,並不會像其他行業那麼“卷”。
要想eVTOL飛起來,是對廠商及運營商綜合能力要求很高,而這門檻,正是前文反覆提到的“三證”以及包括運營合格證。這也讓不少企業,因難以跨越這一門檻而被篩除出這一行業。
“未來eVTOL行業肯定是面向大衆市場,最終形態還是會大量走向消費者使用,這也使得這一產業會主打‘性價比’,同時也是高品質高安全的服務。”謝嘉說。
從峰飛航空當前的研製成本來看,由於其eVTOL採用垂直集成的策略,所有的核心模組,除了電池外,都由公司完全自主研製,已然在市場中佔優勢。謝嘉稱,公司在成本控制相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好。“儘管我們很難用一個數字,來與非自研企業的成本對比,但可以想象,完全依賴第三方供應鏈體系,和自研體系在成本上必然存在成本差距。而未來,市場實現規模降本後,市場eVTOL產品的售價也會隨着成本的下降有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