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高糾紛多 兒醫卻步

回溯事發當下,女童在地區醫院時並未診斷出心肌發炎,但陪同一旁的媽媽認爲孩子一直昏睡「快死了」,於是轉送臺大,送進急診時心跳1分鐘僅50至60下過慢,送入診間短短不到10分鐘,心跳只剩30至40下,醫師確診爲心肌發炎。

收治女童的臺大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曾偉傑說,心肌發炎是急性疾病,一般來說,3分之1患者發作後就「回不來了」,3分之1留下心臟衰竭等後遺症,女童因及時轉院,成爲幸運的3分之1,健康出院。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院長楊瑞成表示,現行健保給付制度很難讓兒科醫師有足夠的資源留下,甚至被當醫院「賠錢貨」看待,光就診療時間及人力,兒科至少是成人的3倍,但臺灣健保的支付制度,即使有兒科相關加成,仍入不敷出。

此外,近年兒科急診醫糾屢見不鮮,也讓醫生卻步;臺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王志祿提及,某藝人今年8月在綜藝節目聊育兒經,透露寶寶半夜泌尿道感染髮高燒送急診,急診室實習醫生扎3針才找到血管,便對醫師要求換人,更在節目中脫口說出「我很想踹那個醫生」;事實上,兒童靜脈注射本就困難度大、成功率低。

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說,健保署應跳脫以量計酬思維,對花費同樣時間精力,卻處於高醫糾風險的兒科急診給予合理給付,並分析各層級兒科急診的詳細成本,以維持兒科急診免於虧損爲前提,鼓勵醫院建置專業兒科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