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明排海幾天內即可抵臺 學者:對人體沒風險
日本民衆6月底在福島市舉行集會抗議,反對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本報資料照)
日本政府即將在24日起排放福島電廠含氚的核廢水至太平洋,引起各國環保團體及周邊國家爭論。我國學者表示,透過洋流與風輸送,核廢水最快在幾天內便會抵達臺灣,至於海洋生物與食用海鮮是否因攝入足量的氚水而導致健康受損,相關研究雖然不多,但是答案是否定的,不會對人體造成風險。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國內多位學者對此議題的意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教授陳鎮東分析,福島核能事故所釋放的「銫137」,大部份隨着位於西風帶的黑潮延伸,往東流向北美洲,隨後在觸及北美洲之後往南流,進入東風帶,轉向西流。而在觸及菲律賓之後,轉成向北流的黑潮。這樣子的北太平洋大環流,爲期以10年計。
陳鎮東解釋,然而在福島以東、黑潮延伸區形成的亞熱帶模態水,生成後向下沉,並在幾百公尺深處,形成順時鐘小循環,帶着一小部份福島事故釋放的「銫137」,可能在經過幾年後流就至臺灣東岸外海。除了洋流途徑之外,氚也可能被風輸送,若經由此途徑,可能幾天內就可以抵達臺灣。這些傳輸途徑可能同時存在,因此判斷最快氚在幾天內就會抵達臺灣。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蕭仁杰表示,雖然輻射物質有損人體健康,但是實際的風險必須考量人體暴露在輻射物質的種類、強度與時間。
蕭仁杰說,首先必須瞭解,相較於其他放射性核種,氚水是較無害的放射性物質,因其放射的β粒子能量較低,不會穿透人體,唯有大量吸入氚水纔會傷害人體,但問題是需要攝入多少氚纔會對人體或海洋生物產生危害?海洋生物與食用海鮮會攝入足量的氚水導致健康受損嗎? 雖然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地少,但是答案是否定的。
蕭仁杰強調,曾經有研究人員將鯉魚魚苗飼養在含氚水及無氚水污染的水中35到150天,結果兩組魚苗的體長並沒有顯著差異。
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兼任副教授陳清江指出,東京電力公司海洋岸邊排放的擴散模擬結果,假設每年排放22兆貝克的氚,海水氚濃度超過背景輻射水準1貝克/公升的海域,將僅限於排放口南北側1.5公里,離岸0.7公里的範圍內,每年所造成的輻射劑量,將低於日本人從自然環境中接收的輻射劑量2.1毫西弗/年的10萬分之一,爲可忽略的微量。因此,這些含氚廢水排放,不會對海洋生物和人類造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