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孩子遇到社交困難,大人怎麼幫忙呢?
學點兒精神分析
3.13—3.19 No.25
上週我們發了,評論區很多小夥伴在期待下集,今天下集就來咯~
接上篇,那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處在剛剛進入語言期,但是講話又講得不是很清楚的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社交表現,以及大人的反應。
在嬰幼兒的社交中,大人的反應一般分爲這樣幾種類型:
① 完全順其自然,不介入、不參與,比如說就在旁邊聊天,看手機,完全沉浸在個人的活動裡;
② 跟在孩子身後,隨時介入,代替孩子反應;
③ 投射性地認爲孩子需要保護,對接觸的風險很謹慎,比如是不是可能孩子會被欺負,被搶玩具;
④ 過於嚴苛,比如孩子之間打架,搶玩具,一般都是批評自己的孩子,同時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大方一些,能分享;
⑤ 茫然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該介入,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小孩之間的衝突。
這些反應,我會交叉在一起講,不會細分。因爲或許這些反應,很多父母都同時有。
幼兒在一歲到2歲多這個時期,分化得比較好了,他大部分時候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自己,媽媽是媽媽,但有些時候,他還是會很模糊,他還是會體驗到,好像自己是父母的延伸,也就是說,他需要依賴父母的反應的反饋來感受他自己。
幼兒在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共處的時候,父母實際上應該作爲一個大的背景存在,而不是完全彼此獨立的,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爲什麼呢,因爲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平衡、調控,處理,孩子在人際接觸中的內部反應,心理反應。父母就是像一個讀寫器,孩子內部是如何反應的,有沒有一些卡殼的地方,或者模糊不清楚的地方,父母需要幫助孩子識別出來,或者說讀寫出來。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比較清晰的自我意識和感知。
如果,父母在孩子跟其他小孩在一起玩的時候,是完全沉浸在個人的活動中,比如聊天,看手機,看電視,那麼可能會錯過一些重要的孩子的內在反應。
舉個例子,我們如果把兩三個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基本上他們是沒有合作意識的,他們還專注在自己的玩具上。因爲玩具象徵層面,即是外界,也是內部世界,孩子會把他的內在意向投射到玩具上,所以他們對人際關係不怎麼感興趣的。但是他們同時又很喜歡和同齡的,或者比他大一些的孩子一起玩,因爲他們也會把自己的內在意向投射到別到小朋友身上。
所以,你會看到他們彼此見面,高興得不得了,但是真正玩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又是各玩各的。他們唯一的交集,就是搶一個玩具的時候。搶,是他們這個年齡唯一的交集的動作,所以,他們的搶,跟我們成年人的搶,意義是不一樣的。這些玩具,被他們看作是自己的延伸物,所以他們會非常認真執着,不會輕易妥協的。
如果你們看到有的孩子被搶了就算了,換個別的玩具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他發展得比同齡的孩子要快,他能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或者獲得替代物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本能需要。這個方式,看起來比較成熟對不對,因爲成年人也會這樣啊,你要的東西,別人也要,你是一爭到底,還是算了,放棄,換一個別的東西?從人格發展來講,放棄,要靈活一些,也就是防禦得更成熟一些。
第二種情況是,這個孩子可能在人際中,使用了迴避的方式,或者主要使用迴避的方式。在孩子的自我意識呈現出來的時候,媽媽們能否接受和保護,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個兩歲的孩子,你給他穿一雙新鞋,他不要,堅持要穿那個舊的鞋子,或者說去外面玩,你要給他加一條褲子,但他就是不願意穿,包括你要給他剪手指甲了,但他就是不剪。這些看上去都是有一點點小小的幼兒的叛逆,但這都是自我發展的印記,這些印記要加以保護,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我。
那怎麼做呢?技巧就是媽媽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要想辦法巧妙地處理。因爲對於孩子來講,自己說了算這個事情,在這個時期,對於他感受到你是你,我是我是非常重要的。這當然需要其他家庭成員也配合纔可以。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孩子要自己說了算,但大多數時候都是被阻礙的,那麼孩子自然就會習得性的放棄堅持和爭取,他就會使用迴避的方式。也就是剛纔我們說到的,孩子在人際接觸中如果他的玩具被搶了,他會迴避。
所以我們說孩子越能在媽媽面前安全的展現自我意識,越能很好的分化。分化就意味着,他跟別人打交道,這裡就包括其他小朋友,他能區分他和別人,他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不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模糊的狀態。在現實中,我們需要堅持,也需要放棄。一味的堅持,一味的放棄都不是好的適應。
我們再換個角度,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或者你的孩子顯得好像很霸道,很不近人情,所有的玩具統統都霸佔着,你感到有點對不住其他的小孩子,但這時你跟他講道理肯定是講不通的。
在現實情境中我們很容易開始跟孩子講道理,甚至批評自己的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霸道,你要把你手上的玩具給弟弟妹妹玩一下。我們就要理解,在跟小朋友的社交中,他爲什麼總要把玩具都弄到自己手上不肯分享。因爲這個時候說分享還太早了些,我們現在說的是,剛剛發展語言功能,但語言功能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那就意味着,他並不能時時刻刻都能區分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別人的。有的時候他好像能區分,其實不是他自己能區分,而可能是碰巧。那這個可能說明,孩子在自我意識上,需要大人幫助增加的,也就是增加他的“我”感。
我們說孩子在半歲以內,都是和媽媽共生的。如果在共生期有一些問題,分化就不會很好。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該全能控制媽媽的時候,沒有被很好的滿足,那麼他就很難從媽媽那裡分化出來,他對玩具的控制和佔有,跟對媽媽的控制和佔有的殘留有關。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在共生中很好地體驗了和媽媽融爲一體的感覺,而且媽媽把孩子當成世界的中心,圍繞孩子,爲孩子提供滿足的話,那麼孩子在分化的時候,就能很好的區分我是我,媽媽是媽媽,媽媽是一個獨立的別人,那麼孩子自我的意識就會比較清晰,對“我”、“我的”的意識也很清晰。
那麼對應的,對別人,別人的東西的意識也會清晰。這時你跟他說,這個玩具給他玩,他就會比較容易懂得別人也與需要,否則他就無法瞭解,別人也有需要。當然這些,在剛進入語言期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以畫面的形式存在在幼兒的大腦中,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用語言跟孩子交流溝通,有時候不太起作用的原因。
這個時間段的嬰幼兒社交中,我覺得父母應該在場,意思就是說父母不能完全地遠離孩子,讓孩子獨立地去進行人際接觸,或獨立地跟另外一些小孩一起玩。因爲在一歲多到兩歲的這個年齡段,孩子說話還沒說得很清楚,意味着他的思維是無法處理比較複雜的狀況的,他可能只能依賴比較本能的原始的思維。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有些孩子很早,一歲多兩歲時就有驚人的社交水平,她可以分享,可以換取,可以安慰,甚至可以幫助另一個小孩去管理這個小孩的本能。我認識一個小女孩,只有兩歲多點點的樣子,她的語言發展能力就非常好,她會在玩的過程中對另一個小朋友說,你這樣不對,我來教你。這句話非常有意思,我們可以看到在她的思維裡,她可以把從父母那裡內化的一些命令、禁止、好的、不好的東西完整地內化爲自己的,也就是不需要父母監督,她也能自己執行,同時還能拿這個標準去看待別的人,同時她的腦袋裡也有飛速的各種處理判斷,然後她可以用語言說,而不是直接撲過去,搶啊,咬啊。她會說,你這樣不對,然後呢,她知道自己會,這個自我建立得就相當有水平了。
但是那大部分的這個時期的孩子,他的思維不足以處理比較複雜的局面,他需要有人幫他解讀這個局面,以及這個局面帶給他的反應。他需要鏡映和澄清,他需要在他很迷糊的時候,父母能告訴他這是什麼情況,他需要看看父母的反應是什麼,以確認他自己是什麼樣的。也就說,在他進行人際接觸的時候,父母這面鏡子和翻譯不見了,那他就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也搞不清楚他的內在有些什麼反應,也沒有人幫他語言化。因爲孩子的語言化的能力依靠的是父母語言化的能力的。
每個孩子天性不一樣,沒有好壞,只有適應和不適應的區別。有的孩子天性就主動,或者本能的能量更高,或者攻擊性更強,那麼他在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就會有更多需要釋放本能衝動的空間。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又不再是幾個月大的嬰兒了,主要目標就是滿足本能,他的自我軌道已經開始了,不管他是速度慢,還是速度快,不管他上了這個軌道是一米還是一公里,他都需要一個可以幫助他來管理和馴服本能的空間。這個馴服者是誰呢,當然是父母。比如他在和小朋友玩的過程中,也許沒有欺負別的小朋友的意思,也沒有看誰小看誰弱就侵犯其他小朋友的邊界的意思,他只是天性裡面有這些本能的因子在發酵,在升騰,在釋放。我們需要教會他,對於本能不僅僅只是直接單純地釋放,而是還有其他的途徑可以嘗試。
比如,一個孩子可能會三番五次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對他來說,是搶也是接觸,是喜歡也是攻擊,這些都交雜在一起。那其他小朋友可能被他搞哭了,他對小朋友的哭不一定有直接反應,但是一定有內部反應。我們常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如果推了另一個小孩,或者是把玩具從另外一個小孩那裡搶過來之後,他一般都會去看看那個小孩的反應是什麼,或者他會去看看自己父母的反應是什麼,這對他來講實際上是一個社交的試探和嘗試。所以如果我們離得太遠,或者我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活動中來不及處理,那麼這個過程就會被保留下來,就像一條直路,第一次這麼走,以後可能也都習慣這麼走。
我們作爲父母就是要走過來,在這個直路上弄點什麼東西,搞個磚頭,放個花盆什麼的。我們看到這些,就可以幫助他來創造,學習一個新的接觸或管理本能的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在旁邊說,你很喜歡這個小弟弟的,所以你也很喜歡他的玩具,你想跟他玩。當你這樣說了之後,他可能似懂非懂。然後你可以站在小弟弟的位置上模仿他說話,小哥哥,你喜歡我,你想跟我玩,可是我不喜歡你拿走我的玩具,請還給我吧。這種方式,有可能一次有效,有可能十幾次之後纔有效,可以幫他管理他的本能,用更適應性的方式,跟其他小朋友接觸。
如果你的孩子是那個比較悶悶的,不怎麼愛表達,也比較被動的孩子,總是被搶了玩具,你也需要走過來幫助他。因爲顯然他是不知道怎麼處理這個複雜的狀況,如果你還在遠遠的地方呆着,孩子的背景就沒有了。背景的意思是,我在你身後,在你需要時候,我就會出現。我們沒有必要扭轉孩子的天性,因爲即便孩子比較被動,或者說他更多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比如身邊其他的小朋友玩得很歡快,他不爲所動,這也沒有關係,他可能對某個玩具的零部件正有興趣,而如果這時他被別的小朋友拉入到了衝突中,比如被搶走了正在專注的玩具,或者有個小孩最近很迷戀扯別的小朋友的頭髮,然後這個小朋友走過來,就蹭在你孩子身邊,扯他的頭髮,你的孩子不知道怎麼反應,他可能懵掉了,不知道這是在幹什麼,那麼你就需要出現了,你需要幫他理解,現在發生了什麼,你需要幫他解讀,另一個人對他做的事情是什麼。
我們需要觀察一個孩子行爲背後的不同的意義。比如有的時候,這可能只是一個小朋友對扯頭髮這個動作很迷戀,你的孩子恰巧被撞上了;有的時候,可能是這個小朋友的很有攻擊性的行爲,那麼你就需要給出不同的理解。
第一種,你可以讓扯頭髮的動作停下來,看看你的孩子是個什麼樣子,他如果是懵的,你可以解釋,這是爲什麼,比如誰誰想跟你玩,他很喜歡你的頭髮,也就是把這個接觸解釋爲一種靠近,把動機放在他人對你的孩子感興趣的這個點上。當然,扯頭髮會很疼,你就可以模仿你的孩子的口吻,或者創造一個孩子的口吻對那個孩子說,你喜歡我的頭髮,可是我不喜歡你扯我的頭髮,這裡很疼。
如果你的孩子被扯得眼淚汪汪地哭了,代表你的孩子承受這個度的接近,已經到了一定的限度,因爲可能很疼,或者可能是被這種帶有某些侵犯的動作嚇到。我們就需要幫助他處理對人際的恐懼,我們首先需要保護,然後幫助孩子消化恐懼。比如,我們可以很認真的對扯頭髮的小朋友說,不可以扯頭髮喲。然後對自己寶寶說,媽媽在這裡,寶寶是被嚇到了,而且很疼,摸着他很疼的地方說。然後我們需要保護他,示範一個自我保護的反應,我們說,你不可以扯我的頭髮,我不喜歡你這樣。
媽媽們在這種衝突中,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有些反應是基於自己過去的經歷和性格來反應。比如一個自己在生活中經常回避衝突的媽媽,面對寶寶之間的衝突,可能也會無意識的迴避。裝作沒有看見,或者合理化,這不過是小孩的玩法,每個小孩都經歷過,這沒什麼。尤其是,如果媽媽跟寶寶的爸媽認識,大家都在場,可能更難自由地反應。比如自己的孩子其實只是自然的爭搶,但媽媽因爲自己的內心焦慮,可能會很快的制止,或者大聲的責備孩子,這個反應一部分是可能是表現給其他人看的。
父母對孩子的保護幾乎是本能,所以當自己的孩子被搶了,或者被推到在地上了,可能有些父母的理解會是我的孩子受挫了,雖然表面上可能不會有什麼反應,但是潛意識的信息是流通的。比如一個大一點的孩子和一個小一點的孩子在一起玩,那麼這個大孩子力氣大,一把就把玩具搶過來,然後就把小一點的孩子推到了地上,小孩子搶不過就會哭,一邊哭一邊看媽媽,意思是要媽媽幫忙對不對,有困難找媽媽,這個也是孩子的天性,那這個時候媽媽是幫還是不幫呢?
那我們先來看看另外的一個父母的反應,有的父母對孩子承受挫折這個事情是很難去耐受的,可能一看到孩子處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就馬上要出面,甚至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就一直盯在旁邊,一旦發現苗頭不對就先對這個大孩子說,不可以搶妹妹的喲,這個一方面是在對大孩子說不可以搶,一方面當然對自己的孩子來說也是一開始就被媽媽保護了,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潛意識層面,你的孩子可能會接收到一個信息,跟其他小朋友玩都會有一些危險,可能會被搶,而這個判斷是媽媽給的,不是孩子自己在社交當中獲取的信息,所以這是一個先入爲主的信息。
有的孩子在玩一個新的東西的時候可能是一個嘗試,那媽媽在旁邊可能先有一個反應就是,你這是害怕對不對。雖然我們說這也是命名,但是這會讓孩子形成一個印象,我在面對新的東西的時候,媽媽需要我怕。然後這個孩子在駕馭玩具的過程中,比如說在第一個回合當中他沒有很好地去駕馭這個玩具,那麼孩子就會因爲媽媽的這個反應,表現得更加緊張,就好像是真的害怕一樣。這實際上是媽媽的暗示給了孩子一個強化。
那爲什麼孩子會被強化呢?因爲孩子在這個時候的主體還是媽媽,他非常渴望媽媽的反應。那孩子一害怕,媽媽就會有反應,孩子就會爲了保持媽媽的反應,在每次面臨同樣的情況的時候,都會表現出害怕,或者說比較退讓,比較迴避,或者不會主動去嘗試一遍遍去駕馭這個玩具。相反,如果媽媽的反應是你真棒,孩子也會爲了讓媽媽保留這個反應,每次都儘可能去表現出一個很棒的樣子來。總而言之,孩子在面對這個世界的反應,有很大一部分是爲了獲得主體,也就是媽媽的反應。
我們剛纔說的搶玩具,是最常見的嬰幼兒社交的情景,我們成人會定義爲搶,實際上是孩子在通過這樣的方式相互接觸,如果不是激烈的情緒,比較合適的做法是順其自然,也就是說讓孩子能夠發展出相互接觸的一個自發的反應。但是在自發反應當中,我們還是需要在旁邊觀察。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小一點孩子被搶了,她的反應是非常強烈的情緒,尤其是恐懼和失控,這時我們就需要干預一下,幫助她拿回一些控制感和人際接觸的安全感。具體怎麼做呢,我們可以過去,幫助小一點孩子,說,你也要玩,我們跟哥哥說,哥哥,給我玩一下,一般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重複說,要玩,或者玩,你就幫她命名了對不對。反覆這樣,以後她被搶的時候,她就會用你的話說,要玩,她可以表達。當然她不一定對着這個對象,這個哥哥說,要玩。她可能會自言自語地說,要玩。
我們有時候還會看到,兩個都說不清楚話的孩子一起玩,一個把另一個弄哭了,其中一個媽媽就跟自己的孩子說你看你把弟弟弄哭了,說對不起,結果這個被弄哭的孩子,反而說對不起。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們中間隔着語言,他們只有動作,而這個動作無法把他們真正的連接在一起,當你做爲大人介入,說對不起的時候,你就是給了一個詞,這個詞就像粘合劑,真正的意思他們不一定懂,但是這個時候能夠出現一個跟他們狀態相關聯的詞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誰使用這個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中有一個人能拿到這個詞。拿到這個詞,就等於關係的空白部分被填充了,有了連接。有的時候,一個小孩給另一個小孩一個玩具,你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跟妹妹說謝謝。結果呢,妹妹先說了謝謝。也是一樣的情況。你給出的這個詞,粘合了兩個孩子之前的動作的意義。當然,你也會賦予意義,但是粘合的功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