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與癌症抗爭近10年做36次化療 如今考上本科

拄着柺杖沈益鑫

癌症抗爭近10年

13歲右腿患上骨癌,疼到夜夜無眠卻從不叫出聲

8月7日,記者南京一酒店大堂見到了沈益鑫:拄着單拐、戴着眼鏡、穿着T恤,比起同齡人臉上多了一絲沉重。2000年,沈益鑫出生在鹽城鹽都區南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平日裡父母在鹽城周邊打工供沈益鑫和姐姐讀書。2012年,一場災難降臨到這個家庭。六年級學期,13歲的沈益鑫老是喊腿疼,父親沈龍剛帶他到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原來是右腿膝蓋骨上盤踞着骨肉瘤。

這是一種原發性惡性骨腫瘤。隨即,沈龍剛和妻子帶着沈益鑫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療,從此,一切都變樣了。本應在學校和同學打鬧嬉戲中度過的求學生活,變成了在醫院和一次次化療中度過的抗癌生活。穿刺活檢是診斷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的第一步,“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是穿刺,什麼都沒經歷過,特別難熬。術後第一晚疼得拽了一夜牀單,不好意思喊出來,怕影響其他病人。”沈益鑫平靜地講述着那些疼痛無法入眠的日子。

針對右腿的骨肉瘤,沈益鑫前前後後共做了20次化療,“先是術前8次化療,抑制縮小癌細胞。然後進行滅活回植手術,術後又做了12次化療。”記者瞭解到,沈益鑫進行的“膝關節滅活回植手術”就是醫生切開右腿病變部位,取出骨頭,切除上面的腫瘤,消毒殺死癌細胞後再重新放回體內。這也意味着,這塊骨頭無法再生長,只能起一定的支撐作用。

化療1個大週期分4個小週期,1個小週期平均3個星期,爲方便孩子做化療和休息,沈龍剛在醫院旁租了間非常簡陋的房子。相比化療,沈益鑫說,手術的疼痛反倒是“小事”,“手術疼痛一個多星期後就好轉了,而化療就會頭暈、嘔吐,飯吃不下去,書也讀不進去。”而這樣的過程是一個週期接一個週期,持續了差不多一年半。

17歲再次遭遇不幸,左腿也被確診爲骨癌

生病、癌症、長達一年半的化療並未讓沈益鑫停下求學的腳步,病情穩定後的他又回到鎮上初中上學。“不上學將來也沒什麼出路。我又從事不了體力工作。只能上學。”沈益鑫告訴記者,爲治病已花了100萬元左右,爲還債父母開始拼命賺錢,把他寄養在姑姑家。“姑姑家住在四樓,每天姑姑揹着我上樓下樓,用輪椅送我上學。”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沈益鑫考上了四星級重點高中鹽城市龍岡中學。

然而中考完的喜悅未停留多久,悲觀絕望的無力感撲面而來。沈益鑫的申請資料裡寫着:“2016年秋學期,我滿懷喜悅準備進入高中求學,災難再次降臨,左腿也確診爲惡性骨肉瘤,不得不和父母又一次踏上求醫之路,同樣經歷了四年前化療、手術、再化療的艱難治療過程,經過和死神近一年的抗爭總算又撿回一條命,落下個肢體二級重殘。”

當得知兒子左腿又得了骨癌時,堅強的沈龍剛在醫院裡當場哭了。2016年開始,沈益鑫由於左腿骨癌又做了16次化療。加上第一次,前前後後一共做了36次化療,頭髮、眉毛脫落了4次。

“我只是生病了,病好了,就回去學習”

疾病似乎想盡辦法折磨這個可憐的家庭,再次從鬼門關走了一圈的沈益鑫在高二寒假,發現左膝蓋裡面的鋼板和鋼釘露出表皮,醫生檢查發現是固定的鋼釘斷裂了。因身體無法再次承受手術,只能將裂開的骨頭直接縫合起來。高二暑假,根據醫生的方案,左腿又做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這次的膝關節置換手術是沈益鑫口中的“小事”,“除了疼沒其他影響,不會暈,不會嘔吐。”

病牀上的沈益鑫只要頭不暈,就打開書本學習。受病情影響,高中三年,只上了一年半。錯過了一輪、二輪複習的他,高三在學校只待了45天。“老師讓他在家複習,但他怕在家效果不好,非要去教室。高考前最後45天,他爸爸風雨無阻送他去學校。”沈益鑫的表哥告訴記者,“他三模考了219分,壓力很大,最後拼命衝刺考了320分、BB+。”

“只要身體好,就會認真學習,從來沒有比別人低一等、比別人差的想法。”沈益鑫對自己高考成績並不滿意,“我以前的同學們都考了360分左右,如果不是生病,我會考得更好。”填報志願時,沈益鑫報考了蘇州大學文正學院會計專業,並打算考研。“我知道自己不能從事什麼費力的工作,但我想實現自己最大的價值。”爲支持兒子上大學,家裡也已做好媽媽去學校周邊租房陪讀的打算。

以後打算

高考後拄着柺杖想出去看看

以後還想出國看看

自從13歲生病後,沈益鑫就過着學校、家、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家中經濟條件,都不允許他出遠門。今年高考結束後,喜歡秦朝歷史的他提出想去西安看看兵馬俑。沈龍剛一開始是拒絕兒子請求的,“他的身體我不放心,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我們帶他出去。”但這是兒子第一次提出要求,沈龍剛辛酸地說:“小時候他很活潑外向,特別愛笑,但現在就不怎麼愛說話了,更不會笑了。”

最後,儘管很擔心,沈龍剛還是決定讓他出去散散心。在南京工作的24歲表哥聽說後,放下手頭工作,便把他接到南京,準備從南京出發去西安。因沈益鑫只能輕微運動,不能勞累。剛工作一年的姐姐沈曉麗也立即請了年假,隨行照顧弟弟。“8月6日到南京後,帶他去了夫子廟,也就稍微走了幾步,感受一下。7日,又到南京博物院玩了30分鐘就回來了。他看什麼都新鮮,一直拿着相機在拍。”沈益鑫表哥告訴記者。

當問到“以後最想做什麼”,沈益鑫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笑容,“還想出國看看。”

家人付出

爲了籌款孫子

71歲爺爺在大雨中清掃河道

病房裡的故事不是童話,沈龍剛告訴記者,和沈益鑫同病房的不少小病友不是去世,就是截肢。“孩子很堅強,平常人可能七八個療程的化療就受不了了,他都咬着牙承受,醫生講他已經是奇蹟了,每次複查都會給他拍照當做鼓勵其他病人的教材。”

8日下午,記者冒雨前往沈益鑫家走訪。提起孫子,72歲的奶奶王書英眼裡一直含着淚水。診治前後花了150多萬元,這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天文數字村裡、學校也曾爲沈益鑫發起募捐,目前仍欠外債30多萬元。爸爸沈龍剛一直在工地上做體力活,不敢有半絲停歇,母親石扣紅趁着兒子高考放暑假,去餐館裡做零工。村裡幹部給爺爺沈福海找了份清理河道的工作,每月1000元。爺爺很珍惜這份工作,記者來的時候,71歲的爺爺還在雨中工作。

因爲骨肉瘤是惡性骨腫瘤,每年八九月份,沈龍剛要帶着沈益鑫去複查。“從沒想過放棄,要盡最大的能力讓他走下去。”面對兒子的病,沈龍剛沒有退縮、沒有放棄。“唯一難過的是,我覺得愧對我的父母,我們中年人應該讓父母享福,但我爸媽這些年還在盡力掙錢。”提到自己未能讓父母安享晚年時,這位父親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