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上調中國今年GDP預測!

10月14日,A股三大股指普遍漲超2%,市場對於12日舉行的財政部新聞發佈會反饋偏積極,多家國際投行認爲,雖缺乏財政刺激細節,但政策轉向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

高盛最新上調中國GDP預測,鑑於中國最新一輪刺激清楚地表明政策制定者已改變週期性政策管理,更加關注經濟,該機構的宏觀團隊也修改了對中國2024和2025年實際GDP的預測——2024年實際GDP預測從4.7%上調至4.9%,2025年實際GDP增長預測從4.3%上調至4.7%。

同時,債務置換也受到國內外市場關注。高盛預計,政策制定者將在下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批准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擴大至5萬億元,摩根士丹利預計爲6萬億元。上述兩家機構分別預計會有額外的1萬億~2萬億元超長期國債。

債務置換規模受關注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1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市場認爲,這項政策是近年來出臺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措施。

“對於上週六的新聞發佈會,我們宏觀團隊認爲,大體上符合預期,積極的因素包括對未來多年財政擴張、更大規模的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和更多中央政府債務融資的明確前瞻性指引。”高盛稱。

“昨天和衆多機構交流下來,儘管發佈會沒公佈增量財政刺激,但化債越發被關注,至少能一次性釋放公務員、被拖欠賬款企業這個鏈條上的消費力。”某海外保險資管投研人士對記者表示。

高盛預計,政策制定者將在下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批准額外的1萬億~2萬億元超長期國債,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擴大至5萬億的規模,並通過設定更高的官方赤字目標和更大的超長期中央政府債券配額來計劃2025年及以後更高的政府債券發行,也因此,中國GDP預測被調升。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對以下兩點持積極看法——上週六發佈會確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將成爲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預計未來幾年這一計劃將達到6萬億元以上,這將緩解地方政府的緊縮效應,從而幫助那些因地方政府資金緊張而面臨稅收回收和罰款的企業;此外,這是首次使用政府債券回購住房庫存,財政部重申了政府穩定房價的立場。這與9月26日政治局會議的關鍵信息相呼應,進一步強化了加快消化過剩住房庫存的可能性,這對於再通脹至關重要。

雖然財政部沒有提及具體數字,中信期貨固收團隊的研究顯示,財政部歷史上曾主導完成了三次大規模化債行動,包括:第一輪(2015~2018年)化債發行共約12.2萬億元置換債置換存量政府債務;第二輪(2019年)發行1579億元置換債置換隱性債務;第三輪(2020年12月~2022年6月)累計發行1.13萬億元特殊再融資債。

民生固收表示,隱債置換的思路似乎回到 2015~2018 年。除每年繼續在新增專項債限額中專門安排一定規模的債券用於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外,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加 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隱債規模比2018年降低50%,剩下50%估計不會一次性全化,還會是持續性的,但總體規模估計破萬億元。

短期內情緒和資金流動可能穩定

9月24日,央行等部門舉行的聯合發佈會一舉推動了中國股票牛市,截至國慶節結束,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自9月低點分別反彈了36%和27%,令國際市場震驚,這是自兩個指數分別於1993年和2005年推出以來最強勁、最集中的反彈之一。但節後市場大幅下挫,上證綜指跌至3200點附近,此次財政部發佈會的潛在市場影響也被密切關注。

“此前各界擔心財政刺激不及預期,引發市場繼續下挫,尤其是進一步的財政措施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逐步推出,但這次發佈會似乎沒有令市場失望。” 上述海外資管人士對記者稱。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短期內情緒和資金流動可能穩定,而對基本面的影響尚待觀察。原因在於,該機構認爲財政部承諾“充足的”財政赤字擴張,有助穩定市場情緒。儘管缺乏具體細節,但政策轉向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因此不認爲被動和主動資金的流入倉位會回到9月24日之前的水平。

“不過,距離年底不到三個月時間,進一步的財政措施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逐步推出。企業盈利增長的潛在谷底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我們認爲投資者在現有配置中仍應關注盈利預期和質量,以便選取合適的投資時機。”她稱。

在本輪迴調之前,MSCI中國指數估值快速從9倍修復到了“疫情重啓交易”時的12倍,已完全修復到過去5年的均值,甚至略有超出。但盈利並未改善,因此若要進一步反彈,必須依賴於財政政策的進一步支持,尤其是經濟基本面和通縮形勢的改善、房地產市場量價企穩,並傳導至企業盈利回升。

不過,各界認爲,這也表示,當估值再度下挫後,市場又會出現交易機會,區間交易可能成爲主要模式。

對衝基金部分止盈但仍有流入動能

近期,全球對衝基金和長線投資機構的資金流向也受到關注。

高盛方面提及,從倉位情況來看,9月全球共同基金增加了對中國股票的配置。截至9月底爲6.1%(10年期第8個百分位),而8月底這個數字爲5%。且由於市場反彈,中國被低配的權重擴大。

該機構預測,如果全球主動型共同基金將中國股票配置提高到標配,資金流入將接近500億美元。

據記者瞭解,部分對衝基金和海外公募基金主要交易在美上市中概股(ADR)。高盛交易臺的信息顯示,就過去三週的資金流向來看,在9月24日刺激政策公佈當日,ADR市場交易量爲3800萬股,第三季度的需求爲淨買入。資金流動巨大,自9月25日以來,中國ETF已吸引了約11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相關ETF(FXI和ASHR)吸引了最大規模的流入。考慮美國投資者此前對中國持有超低配,他們追隨這波反彈是合理的,尤其是在對衝基金和長線投資者的參與下。

不過,上週開始,對衝基金和長線投資機構轉爲淨賣出。“上週中國ADR下跌5%,我們開始看到對衝基金對短期倉位進行獲利了結(規模不大或操作不急),這些倉位在過去幾周內已經上漲了20%~30%,目前在等待下一輪正面催化劑。”上述機構表示。

當前,投資者持有最大買入傾向的個股包括:拼多多(PDD)、攜程(TCOM);而最大賣出傾向的個股爲:阿里巴巴(BABA)、華住(HTHT)、滿幫(YMM)、嗶哩嗶哩(BILI);雙向交易的標的包括:貝殼(BEKE)、名創優品(MNSO)。投資者討論最多的問題在於,如果中國後續的刺激措施落實,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具有較大中國敞口的消費品和工業企業,如阿里巴巴、耐克(NKE)、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VS)、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公司(FCX)、CSX、美國鋁業(Alcoa)。

就A股的資金流向來看,截至上週交易日結束,“長線投資者在金融和消費板塊有買入意向,之後更多的醫療保健、日用品板塊受到買入,而消費、信息技術板塊則有所賣出。對衝基金客戶由於市場顯示出疲軟跡象,紛紛搶先獲利了結,尤其是淨賣出港股,後來仍然買入了A股。日用品、醫療保健、金融板塊獲得了買盤,而公用事業、通信服務板塊被拋售。”高盛稱。

值班編輯: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