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化弊病未除 托育品質隱憂
賴清德總統喊出「O到六歲國家一起養2.0」,將全力支持育兒家庭。綜觀近年政府逐步公共化,降低學齡前幼兒送託負擔費用,卻仍然撼動不了少子化及幼托品質下降的速度,盤點政府補助金額設計似乎充斥矛盾,使得絕大多數父母及幼托人員有被雙重剝削的感覺,這也成爲賴清德總統及新內閣團隊上任後,必須承受的檢討聲浪。
去私有、去營利 幼托承受惡果
如今的公託、公幼並非真正的公營單位,而是政府爲了降低全面經營的負擔比率,大刀闊斧將公共服務產業民營化,委由民間團體辦理公共託嬰中心及非營利幼兒園。儼然忽略適當私有化可以促進公利的官僚體制與私利的民間體系整合,幫助在公平與良性競爭下有效提升品質。
有別於政府全面支持委託民間團體辦理的公辦民營託嬰中心、非營利幼兒園,政府對待私有及準公共託嬰中心、幼兒園,如同「輿薪之不見,爲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爲不用恩焉」。未參酌逐年提升的營運成本,反倒是變相加重營運經費的管制,無視品質提升所仰賴人力、物力上升的成本,杯水車薪的補貼更使「O到六歲國家養,全面保障幼托勞動薪資」淪爲口號,全臺幼托機構也被迫陷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困境。
同樣是生育養O到六歲幼童有送託需求的家庭,政府撒出來的幣卻有多數只是照顧少數族羣,在少子化未見起色的狀況下,更凸顯物競天擇的重要性。「羊毛出在羊身上」,當不同規模營運及成本的幼托機構成爲「大鍋炒、均一價」的服務必要條件,幼托品質顯然已成爲低價下的犧牲品。
無能力差別給薪 劣幣逐良幣
早期幼托人員所謂的低薪,到如今已非低薪,政府提升薪資採以年資認定,「當懲戒高於獎勵、薪資高於能力」其齊頭且競賽式、勿論優劣的調薪機制,更形成流動率高以及缺工的新孔洞,間接導致幼托現場面臨劣幣驅除良幣的危機。
這幾年幼托人員血汗的勞動環境並未被改變,除因上述原由,「一人犯錯全體受罰」,未建置完善的即時吹哨機制,也使得幼托人員害怕揹負高道德標準責任,而不敢踏入這個職場,甚至不堪負荷被迫出走,加速不適任幼托人員四處流竄,如此去劣換優的低替換率,幼托品質崩壞已可預見。
目前缺工問題尚未解決,各縣市比拚公共化機構數量只會擴張人力缺口,甚至製造收託量能假象,家長依舊面臨無處可託的困境。
公私友善共存 幼托體制核心
「O到六歲國家一起養2.0」應該建置在公私友善、共存的幼托體制上,如同前言,政府精進作爲,應停止競賽式的非營建置,盤點並補足人力缺口;如實反應營運成本,平權分配資源;取消齊頭式給薪制度,以能力覈實給薪;如此將有助於品質永續提升,並幫助穩定收託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