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防範中國風險」的過與不及
金融業原本就是在‘可控制的風險’中尋求獲利,中國經濟即使下行,仍然有龐大的金融業務需求,從現有兩岸貿易往來及中國經濟後續的發展,徹底清零都不是答案,主管機關與民間輿論都應該給予金融業一定的專業決策空間。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經濟利空頻傳,房地產業海外債務違約、地方政府債務風暴隱隱作響,剛巧又遇到臺灣各金控公司的法說會高峰期,關於金融業中國曝險,成爲金控法說會必載的問題,而部分自媒體評論人與傳統媒體更拿着本國銀行的「中國曝險金額」大做文章,似乎有將臺灣金融機構與中國相關的金融往來全數「清零」,絕對不能涉及中國風險的風向。
我們當然同意,以臺灣與中國既緊密又敏感的政治關係,臺灣金融業應該以最高的風險意識,來面對與中國有關的金融往來,實務上,從川普在美國總統任內開打貿易戰至今超過五年,金管會、中央銀行、與所有金融業者早已多次徹查、不斷壓低臺灣金融機構的中國風險,從本國銀行的人民幣存款、一路到壽險公司的海外投資,全面、全方位地緊盯所有中國相關金融風險,一切以維護臺灣金融安全爲要。
我們擔憂的是,這一波討論傾向以假設極端事件發生作爲討論的起點,極度保守的討論自然朝所有中國業務「清零」的方向推進,然而臺灣與中國原本存在金額巨大的貿易往來,過往30年臺商在中國的投資也不可能瞬間撤出,本國銀行、特別是官股銀行基於政治正確所做出的金融收縮,產生金融與貿易資源錯置,不僅臺資上市公司會成爲最直接的受害者,金融業本身也會因此流失正常的業務與多年的客戶,極度趨避風險的行爲,可能導致雙輸的後果。
關於極度趨避風險的案例,是最近媒體討論金管會統計的「國銀對中國曝險」,以國銀對中國曝險總金額仍有1.01兆元,甚至點名中國信託、凱基銀行對中國曝險金額佔淨值超過5成,要求金管會特別注意。
1.01兆元的中國曝險金額,絕對數字看似很高,卻只佔全體金融機構放款餘額37.8兆元的2.7%,佔全體本國銀行總資產65.2兆元的1.5%,而且這1.01兆元還有高比例的貿易融資、抵押貸款、未支用的授信額度、保證餘額、短期同業往來等,臺灣整體國銀的中國風險已經降至極低,對臺灣金融安全實際不會有威脅。
說到貿易融資,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臺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的進出口貿易金額都大減超過26%,但是我們對中國(含香港)出口金額仍然有717.95億美元、進口332.69億美元,貿易融資是金融業務的根本,風險甚低,而在貿易融資上衍生的各種金融業務,更是臺灣金融機構重要的核心利潤來源。與中國貿易相關的融資根本不可能降至零,而且如果降得太低,等於把龐大的核心業務奉送給外國銀行,會傷害客戶、也會削弱臺灣金融機構的競爭力。
金融業原本就是在「可控制的風險」中尋求獲利,臺灣金融機構對中國風險原本就非常瞭解,中國經濟即使下行,仍然有龐大的金融業務需求,而且在中國金融緊縮的大環境下,外溢的金融業務還會帶來高獲利的商機。因此,從現有兩岸貿易往來、以及中國經濟後續的發展,徹底清零都不是答案,主管機關與民間輿論都應該給予金融業一定的專業決策空間。
實務上,臺灣金融機構對中國放款較大的僅有富邦金控的子行華一銀行、以及對中小企業承作設備租賃的中租,不過,華一銀行原本業務保守、且集中在上海、廣東等地產價格穩定的一級城市,中租近年已經隨着臺商外移到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中租本業的設備租賃利率高、期限短,經營團隊也早就積極控制風險,再退一萬步,租賃公司資金來源雖然來自金融同業的聯貸,但是租賃相關的放款餘額佔比甚低,也不存在危害金融安全的疑慮。
雖然沒有具體的跨國比較統計數字,不過萬一中國爆發金融風暴,臺灣的金融機構也將是各國金融機構中,中國曝險最低、資產品質最佳、資本承受力較強的避風港。在臺灣的金融機構出問題之前,香港、韓國、日本、甚至匯豐、渣打等大型銀行應該都倒光了,屆時臺灣金融機構所面臨的直接衝擊是同業往來的風暴,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那就完全是另一個層面的挑戰了。
防範中國金融風險當然是金融業責無旁貸的任務,尤其對於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動態,更要設法預先掌握重大的風險因素,但是,我們也希望主管機關的官員與金融業的經營主管們,堅守專業透明、科學討論的原則來推動政策,降低民粹輿論的政治噪音,主管機關發佈的統計數字也要讓外界看到全局,避免被有心人誤用,操控恐慌情緒,干擾金融機構的專業經營與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