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總編輯與桃園副市長對談 探討桃園淨零轉型

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左)擔任主持人與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右)進行對談,談論桃園淨零轉型的全局觀。(姜霏攝)

淨零碳排成爲全球共識,桃園市政府25日於桃園市綜合會議廳舉辦「大桃園淨零新經濟論壇」,由中國時報及工商時報主辦,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擔任主持人與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進行對談,談論桃園淨零轉型的全局觀。

賀靜萍表示,桃園一直是人口大量移入的大城市,近年來桃園改變很大,請蘇俊賓細談改變的內容。對此蘇俊賓表示,他是在桃園土生土長的小孩,在他國、中小的時候是桃園最黑暗的期間,溪水污濁、空氣不佳,對比現在真的差很大。

蘇俊賓也說,外來人口不斷移入桃園,現在桃園市就業人口約爲118萬人,每增加就業人口就會增加產業需求,交通碳排、生活碳排也會隨之增加,每個需求都是碳排量的一部分,且工業產值不斷提高,工業碳排勢必也會提高。

蘇俊賓指出,就業人口增加後,交通通勤的需求也是隨之增加,TPASS至今已推行一年半的時間,大衆運輸的成長量約爲13%,而隨着大衆運輸的成長,自有運具移轉到大衆運輸的量數也增加至11%,由於桃園目前還是人口成長的城市,市府不斷推動臺鐵地下化、捷運綠線、捷運棕線及機捷環狀連通,讓桃園的交通網絡可和北北基迅速成行。

賀靜萍指出,新冠疫情之後,各行各業都處於缺工的狀態,若大家都缺工,市府該如何營造充足的人力。蘇俊賓迴應,桃園的公車網絡仍須加強,但重點是「司機荒」的問題,因此桃園市政府打頭陣開創了受訓即就業的政策,讓民衆在受訓期間有薪水可以領,受訓完後也已交洽客運公司可直接上路,從根本解決問題。

蘇俊賓說,需要的不是大量的公車駕駛,而是需要足夠的人力,桃園前幾年公車班次越來越少,校車也不斷被減少班次,現在終於多開了一些路線,也能夠更好調配人力,目前有260人受訓,已有40至60人開始就有,擁有這些人力就能確保班次不會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