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走進豐都、忠縣:依託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
新華網重慶11月12日電(王日晨)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重慶豐都、忠縣,記者深刻地感受到當地始終堅持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努力將自然饋贈的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手中的“金山銀山”,造福一方。
豐都位於重慶地理中心、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處在聯結“兩羣”(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羣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羣)重要位置。自古以來,豐都不僅人文豐厚,同時山水豐茂,是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美麗之地。
初冬時節,南天湖畔。暖冬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環湖青山上的樹木鬱鬱蔥蔥,與萬里無雲的藍天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作爲國家級4A景區,南天湖景區對原始地貌的有效保護,成爲重慶境內爲數不多的旅遊觀光聖地。由於對房地產項目的嚴格限制,也爲南天湖景區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贏得了先決條件。
自2017年以來,豐都縣始終把創建南天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作爲頭等大事和第一要務。以豐厚的人文歷史積澱、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爲依託,南天湖景區建成湖濱休閒公園、天堂谷溼地公園、滑雪運動公園等核心景點,成功開發休閒娛樂、冰雪運動、康體療養、體育健身、日常體驗、夜遊等6大類57項度假產品,投入資金約20餘億元。
豐都縣旅遊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蕾說,目前度假區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顯著提升。2020年1-8月,度假區實現接待遊客54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17.5億元,遊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60%。
南天湖景區在創收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扶貧成效。近年來累計完成民生投入10餘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10.48萬平方米,安置本地居民1310人,旅遊從業人員超3000人,帶動198戶、835人脫貧增收。
鄉村旅遊產業帶來的巨大商機,不斷吸引着一些當地百姓選擇創業致富。
距離南天湖核心景區1.3公里,有一個集奇石展示、根雕藝術盆景工藝、休閒旅遊、酒店爲一體的主題公園,名爲仙女湖鎮石頭城,是由仙女湖鎮本地拆遷居民籌資。自今年8月開園以來,共計接待遊客60餘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300餘萬元,解決就業200餘人,有效帶動周邊100餘家住宿、餐飲店增收致富。
依託物產豐盛 打造產業發展新名片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提到畜牧業,人們腦海中可能最先浮現的是一派北方草原風光景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實以恆都牛肉等爲代表的農特產品已經暢銷海內外,讓豐都正成爲國家農產品主產區、中國肉牛之都。
肉牛產業已成爲豐都發展的品牌產業
近年來,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目標,立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定位,大念“牛字經”、培育“牛經濟”,基本形成集牧草種植、母牛繁育、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科技研發等於一體的肉牛全產業鏈,推動肉牛產業“強一”“接二”“連三”,“中國肉牛之都”初具效應,肉牛產業成爲全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縣域經濟的支撐產業、百姓致富的殷實產業、豐都發展的品牌產業。
豐都全縣肉牛一產業產值突破15億元,約佔農業總產值的30%,肉牛產業對養殖農民的增收貢獻率達18%,並帶動下游加工、旅遊、餐飲等二三產業的發展,肉牛產業綜合總產值達30億元以上。豐都肉牛產業創新“政府+企業+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產業鏈各環節直接吸納本地人口就業2500餘人,間接帶動上萬人就業,引導全縣2.1萬戶農戶(其中建卡貧困戶2300餘戶)參與產業發展,有力助推了貧困農戶脫貧增收和庫區移民安穩致富。
培育龍頭企業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恆都集團副總裁朱剛泉告訴記者,目前豐都以100億級國家級龍頭企業恆都公司爲引領,同步培育光明食品、豐澤園肥業、大地牧歌等龍頭企業,推進生產、加工、流通、營銷產業鏈全面升級,形成了“從一棵草到一塊牛肉乾”全產業鏈條,走出了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帶貧益貧作用大的特色新型肉牛產業化道路。
豐都正牽着牛兒奔小康,而有着“三峽橘鄉”美譽的忠縣,也在努力打造好柑橘這個金字招牌。
史料記載,我國是世界柑橘的原產地,早在公元1178年韓彥直撰寫的《橘錄》中,就描述了27種甜橙、酸橙、寬皮柑橘的品種,並且還提到了金柑、枳和香櫞。其中,重慶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柑橘生長,柑橘作爲重慶,特別是三峽庫區的特色經濟作物,在重慶農業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忠縣全力建設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打造成 “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再到皮渣綜合利用”的完整產業鏈,並充分拓展柑橘產業生態、休閒、文化、健身等功能,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幫助百姓脫貧增收,託舉起了鄉村振興夢。項目全面建成後年可實現綜合總產值35.5億元,帶動農民就業1萬人,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以上,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
柑橘產業幫助百姓脫貧增收
柑橘產業的興旺,也讓漂泊在外的遊子選擇回來,爲家鄉的事業添磚加瓦。說到“橘香滿園”的老闆劉仕勤,村裡的人無不對其豎大拇指。作爲地道的忠縣人,在發家致富的同時仍不忘回報家鄉的培養,帶着資金和技術回到家鄉忠縣創業,同時利用自己的熱情和辛勤汗水,在家鄉這篇熱土上奏響了一曲動人的致富之歌。他的扶持下,桂花村5名建卡貧困戶家庭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充分發揮了致富帶頭人的“領頭雁”作用。
忠縣農委主任徐正龍表示,忠縣接下來將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放在重中之重,不斷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爲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