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政院600億紓困沒幫到製造業 盼能降關稅、延後還款日期 

工總呼籲政府除應增加整體紓困預算,更重要的是,強化對製造業的紓困金額示意圖。(圖/記者唐詠絮攝)

記者餘弦妙/臺北報導

全國工業總會今(15)日指出,目前行政院預計匡列600億紓困預算大多集中在五大項內需服務業,對製造業的紓困金額嚴重不足。因此,呼籲政府除應增加整體紓困預算,更重要的是,強化對製造業的紓困金額。

工總表示,目前中國大陸復工率最多3成,且貨品銷售受阻、影響帳款回收,導致利潤率降、資金週轉困難,甚至有廠商訂單被取消,未來何時能恢復正常還待觀察。因此,製造業最先需要政府紓困的是資金問題

先前政院提出600億紓困計劃中,雖有把通膨因素加入,因此較17年前SARS紓困方案成長,但紓困方案多集中在五大項內需服務業,對製造業的紓困金額嚴重不足。因此,政府除應增加整體紓困預算,更重要的是,強化對製造業的紓困金額。

工總指出,政府中長期也應提供包括貸款額度提高、還款期限展延、利息補貼等。此外,也應考慮房屋稅、地價稅、營所稅等稅賦優惠或減免;在營稅申報上,准予企業認列疫情產生損失。最後,更應比照SARS紓困政策,今年到期的貸款,都應給予延後一年還款的寬限期

另外,工總說產業有許多原物料零組件需從中國大陸進口,然而,疫情造成斷鏈危機。因此也呼籲政府快速掌握各產業別對原物料的需求狀況,一方面解決物流問題,更重要的,協助廠商找尋可替代的原物料來源。

中長期而言,工總也呼籲政府應降低部分進口產品關稅(例如汽車零組件),讓廠商降低製造成本及增加價格競爭力,以擴大產能。同時,進一步協助廠商在臺灣生產關鍵零組件;但如果零組件改由臺灣生產,牽涉到相關原物料之進口,與生產後繁複的檢驗與認證流程,非短期內得以完成。

工總建議,政府應盤點需協助的產業別,以專案處理方式簡化重大共通零組件,其在臺生產所需相關原物料之進口、驗放,以及後續的驗證流程,並補助業者將零組件轉由臺灣生產所增加的額外成本,以協助業者應對斷鏈危機,並得以持續投產

此外,面對這次疫情造成許多產業被迫實施無薪假因應,工總認爲,政府應利用段時間,強化勞工職業訓練,透過政策補貼協助企業培訓員工。一方面讓勞工能在無薪假期間能提升能力;同時,也增加產業競爭力。

此外,爲因應疫情,工總指出,有些企業會將產能轉移回臺灣,但會因此產生勞工缺口,因此,政府應在彈性工時、派遣比重外勞比重、加班等政策上適度放寬,以協助廠商提高在臺產能利用率,擴大轉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