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諾華中國區接連“換帥”,跨國藥企在華開啓新一輪大調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2024開年至今,各大跨國藥企戰略調整、人事更迭頻繁。而近日,諾華、葛蘭素史克、強生等多家跨國巨頭接連傳來了中國區“掌門人”更換的消息。
5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諾華國際業務部總裁赫博瑞向員工宣佈了一系列人事變動,其中,自6月1日起,現諾華中國區總裁張穎(Ingrid Zhang)被任命爲諾華國際業務部首席商務官(CCO),領導諾華商業上市戰略(CLS)團隊,常駐巴塞爾。現諾華日本總裁Leo Lee被任命爲中國區總裁,過渡期內將由Keizo Miyazawa擔任臨時日本區總裁,負責日本業務。
此前5月10日,葛蘭素史克大中華和洲際區域高級副總裁(GSK GCI)柯瑞康(Mike Crichton)也向員工宣佈一項重大人事變動,現任GSK副總裁、中國總經理齊欣(Cecilia Qi)被任命爲GSK大中華和洲際區域副總裁兼疫苗業務負責人,由余慧明(Sherman Yu)接任其GSK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職務。
在上述兩家跨國藥企中國區“掌門人”開始被公司安排走出“國門”之際,也有跨國藥企中國區負責人主動遞交辭呈。今年4月底,強生中國區主席、強生醫療科技中國區總裁宋爲羣被傳出已向公司提出辭呈,尋求外部發展機會。
GSK、諾華、強生內部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了高管變動消息屬實。
近年來,醫療健康行業和中國市場的加速變化,也在推動醫藥企業戰略和組織架構調整。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着中國新一輪醫改進入深水區,特別是在帶量採購、醫保談判以及醫保支付方式等系列改革壓力下,仿製藥迅速沒落、創新藥加速崛起,整個行業都面臨着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未來幾年中國醫藥行業變局會加劇,也促使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人才頻繁流動、團隊變革調整,如何強化組織和人才能力,在百團征戰中脫穎而出,成爲跨國藥企業需要思考的難題。”上述分析師說。
中國區負責人頻頻“出走”爲哪般?
近年來,隨着我國醫保控費、帶量採購、醫藥反腐等政策持續影響,跨國藥企面對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已經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國產仿製藥和不斷獲批上市的本土創新藥,也給跨國藥企帶來多重競爭壓力。
在本次GSK中國區負責人傳出變動消息之前,GSK中國區組織架構已先期調整。在2024開年,有業內消息稱GSK中國將裁撤中樞神經系統產品LBT銷售團隊,並於2024年1月1日起,將原來的組織架構調整爲特藥、疫苗、呼吸三大核心業務部門;同時,此前曾定下“在2030年實現國內銷售額30億英鎊,成爲中國排名第一的跨國藥企”的目標,調整爲“躋身中國跨國製藥公司前十強”。
“醫藥研發是個耗期長、風險高的行業,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之下,無論是跨國藥企還是本土創新藥企都在緊抓這輪行業洗牌的機會,重塑自己的產品管線、銷售體系和銷售人員,以及戰略方向。在剛剛提出要對中國區進行架構調整,就傳來了高層人事變動的消息,可以看出,GSK對於中國區的戰略佈局有其更多的考量。”有不願具名藥企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諾華製藥近年也在加速戰略調整推進創新轉型。諾華與大多數跨國藥企一樣選擇“去僞存真”,終止開發管線中非核心項目,以增強對心血管、腎臟及代謝,免疫,神經科學以及腫瘤這四個核心治療領域的聚焦。而在2023年完成剝離山德士後,也被認爲其將迎來全球業績成果檢驗的關鍵時刻。而在此時期,中國區換帥也被上述藥企高管認爲是面臨着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對強生而言,在2023年也進行了戰略分拆。2023年8月,強生正式宣佈完成分拆Johnson&Johnson和Kenvue的換股要約。根據強生在2023年正式完成消費者保健業務的分拆後,首次以一家專注於醫療科技和製藥兩大業務的製藥巨頭對外發布的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總營收852億美元,同比增長6.5%;淨利潤爲133億美元,同比下降18.6%。這一業績表現令市場對強生的盈利能力產生質疑。而分析其業績表現不難看出,受到國際競爭及專利懸崖的影響,強生的市場恐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爲此,強生也需要尋找下一個支撐業績持續增長的引擎。
針對跨國藥企目前的市場痛點,上述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一步分析指出,由於政策及市場變化,跨國藥企在國內戰略的大規模調整不可避免,而從GSK、諾華的人事調整不難看出,跨國藥企出於對中國市場地位的把控,需要對現有人員進行一波梳理。
“至於這些高管的職位是否爲‘晉升’,也需要看後續中國市場的負責人是否需要向其彙報。但無論是怎麼調整,不可否認的是,越是在市場挑戰不斷的現實情況下,跨國藥企愈發需要思考:價值鏈環節重心逐漸轉變,缺口人才如何補齊?行業政策利好發展,組織如何高效敏捷?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需要系統從人才吸引、組織架構、團隊建設、激勵考覈等各方面綜合考慮。”上述分析師說。
應對市場變化尋求突破點
從2021年開始,一批靶向創新藥已經陸續進入到醫保,2022年放量,開始真正爲創新藥企業貢獻收入、利潤和現金流。同時,在財政和醫保支出雙重壓力下,國家對於創新的支持趨於細化,未來創新的標準將進一步提高,有利於改變同一靶點藥品研發嚴重同質化的情況,利於真正具有創新能力的藥企。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創新藥市場逐漸進入“精選優質創新”時期,同質化產品逐漸失去競爭力,新技術、稀缺的技術平臺、差異化的治療領域、創新的給藥方式等都可能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競爭格局,有技術沉澱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行業數據也顯示,因集採影響,跨國企業2021年增速不敵本土企業。從不同企業性質來看,本土企業在醫院藥品市場占主導地位,2021年銷售額近6,805億元,同比增長12%,但縱觀五年銷售額佔比,呈下滑態勢。
在此現實情況下,業內有一種看法認爲,中國創新藥行業的調整也體現了國內藥企的研發實力也在不斷地提升,使得跨國藥企在很多成熟的藥品品類上都會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也是在此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中國市場在全球的戰略定位,並進行相應的業務調整,成爲擺在跨國藥企面前的一道難題,而這也是對於中國區“掌門人”的考驗。
“人才流動的背後,映射着跨國藥企不斷調整戰略以及人才架構以應對行業發展的新態勢。”上述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跨國藥企在中國區人才選拔方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企業發展階段和人才的不匹配造成的人員流動和重構,這雖然給企業帶來了陣痛,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行業未嘗不是一個好事。人員的流動帶來了成功經驗的交流、技術的創新、模式的升級和能力的匹配,這對整個行業來講是健康的,值得鼓勵。
此前,德勤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管理諮詢主管合夥人肖琨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的5-10年裡,中國的創新藥市場經歷了高峰和低谷。當前由於醫藥市場政策環境複雜、創新藥的競爭不斷加劇,資本市場的融資難度也不斷增加,這種不穩定性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管被動流動。未來的高管任命和團隊建設將直接反映企業對市場趨勢、政策環境的判斷以及對產品開發、營銷模式等的最新策略。
“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且與時代趨勢和企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將越來越受到歡迎。長期來看,行業的發展也對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肖琨說,根據德勤一項全球性調研發現,組織也朝着一種全新的工作和勞動力運作模式邁進,這種模式重視技能而非崗位,形成新的“技能型組織”。目前,有些藥企已經開始在做一些相應的組織轉型,預計未來幾年會有更多企業有類似的計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於醫藥板塊的長期發展報以樂觀的態度。日前,在某行業論壇上,不少參會代表認爲,醫藥是長週期賽道,也是當下,如何韜光養晦,將企業核心戰略、候選人能力配置調整至最佳狀態,是現階段對企業發展和人才策略聚焦的重要課題。
渤健亞太區總裁丁偉波就在論壇上指出,具體落到微觀層面,即企業人才的選用標準。企業選用人才務必要以行業發展現狀爲基礎,結合企業所處階段及環境制定策略。當企業處於初期研發或快速擴張等不同階段時,需要量體裁衣選用人才;而外企、國/央企、民企等不同類型企業環境有所差別,人才需要具備一定的適應性和學習能力以快速順應環境的改變。除此之外,人力資源管理者也要結合企業文化來選用人才,形成一致標準招引人才將有效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