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出官員,現代出資源,“陝西第一縣”原來是它?

作者|饃大師 出品|夾饃星球

每當一年過去,會有很多排行榜出來總結成績,排座位,論名次。

比如,由賽迪顧問發佈的《2023年中國西部百強縣排行榜》,其中陝西省有8個縣上榜。按照排名,依次有神木(1名)、府谷(13名)、靖邊(39名)、韓城(48名)……

前面三個縣(市)都屬於榆林市,之所以能上榜,原因顯而易見——有煤嘛。但接下來的韓城,屬於渭南市管轄,怎麼也這麼強?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韓城曾經也是因煤發家,後來又以鋼鐵、焦化爲支柱產業,是陝西省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西北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韓城有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超過100家,A股上市公司一家,而整個渭南市也就兩家。

面子上夠硬,裡子也不弱:韓城是一代史聖司馬遷的故里,也是清朝名臣王傑的故鄉,境內有諸多歷史遺蹟,文化底蘊深厚。

一句話,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歷史沿革

韓城位於陝西省東部,渭南市西北部,東臨黃河,與山西交界,相傳這裡是大禹治水之處。

《史記·夏本紀》記載:“導河積石, 至於龍門。”是說大禹鑿開堵塞水流的大山,讓黃河從中激流而過,是爲龍門。門這邊是韓城,門那邊是山西河津縣。

△龍門的壯麗景緻

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後,封自己的第五子爲韓侯,封地據說就在今天的韓城區域。

《詩經·大雅》有一篇《韓奕》,講述周宣王時期,韓侯入朝受封、覲見、迎親及歸國後的活動。裡面有名句:“溥彼韓城,燕師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時百蠻。”

意爲“擴建高大的韓城,在太平時期完工,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轄北方的蠻族人”。可見此時,韓侯國是周朝統領北方的重鎮。

東周建立(前770年),周平王爲報答秦襄公擁立之功,承認其諸侯國地位,同時還封他的叔叔嬴康爲樑伯,封地在今天的韓城,稱樑國,都城爲少樑。

樑國處於秦晉的交界地帶,在春秋戰國時期,成了諸侯爭霸的戰場。

秦穆公十九年(前641年),秦滅掉了樑國。此時,晉太子圉在秦國當質子,圉的母親正好是樑國人,他預感到秦國不會放他回國,於是便逃走了,回晉國後繼位,是爲晉懷公。

秦國知道後大怒,又扶持晉國公子重耳。重耳回國後,殺掉晉懷公,繼位君主,是爲晉文公,後來成爲春秋五霸之一。

戰國時期,韓城是秦和魏反覆爭奪之地。少樑曾被魏國奪取,今天韓城仍有戰國魏長城遺址。

△魏長城遺址

秦孝公八年(前354年),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實力大增,趁魏軍攻打趙國邯鄲之際,出兵偷襲魏國,奪回了少樑。

也正是在這場戰爭中,齊國大將孫臏出兵進攻魏國,解了趙國被圍之急,史稱“圍魏救趙”。

秦惠文君十一年(前327年),將少樑更名爲夏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郡縣制,在此設立了夏陽縣。

漢隨秦制,夏陽縣不變,隸屬於“三輔之一”左馮翊管轄。漢武帝時期,太史令司馬遷就是夏陽縣人,所以韓城又被稱爲“史聖故里”。

東漢順帝永和五年,因羌胡人內亂,上郡曾將郡治遷到夏陽縣。上郡即今天的榆林市。

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夏陽縣爲韓城縣,源自這裡曾是韓侯國。掐指一算,韓城縣取名,距今將近1500年。

“唐初四傑”之一王勃,是韓城對岸河津縣人,他有一篇散文《夏日登韓城門樓寓望序》:“韓原奧壤,昔時開戰鬥之場;秦塞雄都,今日列山河之郡。”寫出了韓城的壯闊和歷史之深厚。

或許是這個原因,唐朝末年,韓城曾改名韓原縣(905年)。但時間不長,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又複名韓城,直到今天。

△韓城古城手繪地圖(圖源|站酷)

韓城人傑地靈,明清兩代共中進士119位。不少人在朝位居高位,不忘家鄉,提升了韓城的建設。

明崇禎十三年(1640),韓城人薛國觀任首輔,他倡議地方官員、紳士捐資,把土城牆改爲磚城牆,煥然一新,固若金湯,所以後人稱韓城老城區叫“金城”。

清康熙年間,韓城走出去的貴州巡撫劉蔭樞,出資十幾萬兩銀子,在金城南關澽水河上修建了一座南橋,是韓城通往長安的必經之橋。

△韓城南橋,又名毓秀橋

韓城古城內的建築,既不是陝北的窯洞,也不是關中的廈房,而是仿北京四合院模式,可能是因爲京官多的緣故,韓城因此有“小北京”之稱。

韓城西莊鎮黨家村人,清朝中後期在河南地區經商,發了大財,在村中大修四合院,還有文星閣、學堂、酒家、藥鋪等各式建築,被譽爲“世界民居之瑰寶”。

民國時期,1936年,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來韓城視察。期間,中共代表從西安趕到韓城,把紅軍與十七路軍互不侵犯的協定通知楊虎城。這件事奠定了之後“西安事變”的發生。

抗日戰爭期間,白求恩大夫從武漢赴延安途中,曾在韓城隆匯客棧住宿多天,爲軍隊和老百姓看病。此事至今還在韓城流傳。

建國後,韓城縣屬渭南管轄。因爲渭北煤田的勘察和開採,韓城的工業開始起步。

△韓城市在陝西的位置

改革開放後,依靠豐富的資源,韓城迎來高速發展。1984年,韓城升級爲縣級市,也是陝西省第一個縣級市,可見其經濟已具備一定規模。

韓城老城區地方太小,爲了發展,必須擴建新城。1985年,《韓城市城市建設規劃》正式出臺,保護舊城區,全面建設新城區。

時任韓城市市長劉遵義很有遠見,將主街道設計爲寬60米,全省絕無僅有,但在當時受到批評,認爲是浪費土地,最後不得已縮減爲40米。

沒想到隨着中國經濟的起飛,城市化快速推進,當年剩下的20米,成了城市擁擠之痛。

產業經濟

如果說韓城在古代以官員多爲傲,到了現代,韓城最受益的,是它的資源。

韓城位於石炭二疊紀煤田分佈帶上,1950年代,地質專家在這裡勘察到重大煤田儲藏。煤炭部將其列爲全國重點建設礦區,建立了銅川、澄合、蒲白、韓城4個礦務局。

1959年,韓城礦務局成立,開發4個煤礦。但不久,在1961年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下,項目下馬。

1970年,西韓鐵路(侯西鐵路陝西段,是晉陝兩地重要的煤炭運輸通道)通車,韓城礦務局二次上馬,到1979年建成投產象山、馬溝渠、上峪口等多個礦區,年產煤礦近500萬噸。

△韓城礦務局

煤礦建設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來此就業,包括北京來的專家。在韓城有兩種人生活,一種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另一種就是礦務局人,俗稱“礦上人”。

從韓城火車站,有始發到北京的火車,足見這座小城的地位。

爲保障礦區和城市電力供應,1977年,韓城發電廠建成,是陝西最大的發電廠之一。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韓城的工業支柱,煤炭是老大,電力是老二。1976年,由韓城礦務局、韓城電廠資助,在老城修建了高規格的工人俱樂部,是韓城的文化活動中心。

一代人在這裡看電影,看演出,參加大型活動,留下時代的記憶。

但隨着煤炭資源開發殆盡,以及新世紀後榆林煤炭的崛起,韓城的煤炭業走向衰落,多虧它還有另一個產業——鋼鐵。

韓城如今是陝西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但是在早期起步階段,經歷了不少坎坷。

1958年,在全國大鍊鋼鐵的背景下,韓城縣建立了地方國營“龍門鍊鐵廠”,位於禹門口。1960年12月,煉出了第一爐鐵。

△1958年,大鍊鋼鐵場景

但這種小鐵廠,技術粗放,浪費大,持續虧損,1961年,在國家調整方針中,項目下馬。工人每人發5元錢遣散費,回家務農。

1969年,韓城縣鍊鐵項目恢復,改名爲“韓城縣鐵廠”。此後十多年,正是國家經濟混亂期,鐵廠管理不善,局面並未扭轉。

1981年,鐵廠停止鍊鐵生產,在原焦化車間的基礎上成立了韓城焦化廠和韓城化工廠。

升級爲縣級市後,工業待騰飛,得到省裡支持,1985年,焦化廠和化工廠合併爲“陝西省韓城鐵廠”,又恢復了鍊鐵生產。

之後,隨着國家建設對鋼鐵的需求,韓城鐵廠終於走上正軌。通過與外省鐵礦簽訂協議,保證了原料的穩定供應。1992年更名爲“陝西龍門鋼鐵總廠”。

因此,韓城鋼鐵廠經歷了“三上兩下”“六易其名”的歷史。

△韓城龍門鋼鐵

1995年,龍門鋼鐵第一爐鋼水冶煉成功,結束了龍鋼37年有鐵無鋼的歷史。1998年,生產出第一批鋼材,推出的“禹龍牌”鋼材,如今是“全國鋼材產品十大品牌”。

2002年,龍門鋼鐵總廠改制成爲陝西龍門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劃歸陝鋼集團。

正是因爲擁有龍門鋼鐵這樣的重型龍頭企業,韓城纔在發展的路上不掉隊。

韓城市的工業,主要集中在龍門鎮,這裡分佈着龍門鋼鐵、黑貓焦化、海燕焦化等衆多企業。2012年,龍門鎮GDP突破百億元,成爲全省兩個GDP上百億元鎮之一。

△韓城市龍門鎮

當然,能源型經濟擺脫不了環境污染的宿命,必將經歷轉型發展的陣痛。

2011年,韓城的龍頭企業陝西黑貓焦化公司在申請上市時,被國家環保總局否決,原因在於其化工廠的廠址距黃河河堤不足1公里,不符合焦化行業准入條件要求。

2013年,因爲龍門工業園裡有企業將污水排到黃河,造成污染,遭到環保總局的調查和批評。

直到2014年,黑貓焦化在A股上市,是韓城也是渭南市第一家民營上市公司。

陝西有兩隻黑貓,一隻是陝西菸草的好貓,一隻便是韓城的黑貓焦化。

除了重工業之外,韓城的輕工業在改革開放後也有發展,推出過自己的名牌產品。

比如1988年,韓城啤酒廠建立,其生產的“太史牌”啤酒,一度是關中東部地區酒桌上的常客。

△太史啤酒酒標

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後,寶雞啤酒一家獨大,佔據了陝西啤酒市場的絕大份額,太史啤酒作爲小地方品牌,逐漸走向衰落。

在農業領域,韓城最有名的是大紅袍花椒,得益於適宜的海拔和光照條件,花椒穗大粒多、皮厚肉豐,香味濃郁。

如今年產量達3000萬公斤,是全國最大的花椒生產基地。

收穫季節,滿大街都能聞到花椒獨特的氣味,簡直“贏麻了”。

人傑地靈

一個城市和一個人一樣,面子是經濟數據,裡子是文化內涵。對於韓城來說,有兩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撐起了它的文化氣場。

一位自然是“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裡寫道:“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唐代學者張守節認爲,司馬遷即漢代夏陽縣人。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爲太史令,去世時留下遺志,讓兒子不忘著史。但在漢武帝天漢三年,司馬遷因爲給戰敗被俘的李陵說情,激怒漢武帝,被定死罪。

爲了完成《史記》,他自請以宮刑贖身死。這一偉大人格,流傳千古。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司馬遷(王往飾)

司馬遷何年去世,葬於何處,已不可考。到了西晉永嘉四年(310年),夏陽太守殷濟,感動於司馬遷的功德,建造了司馬遷墓和祠,位於今韓城市芝川鎮東南一座小山上。

後世歷朝,都有對司馬遷墓和祠的修繕記載,使得這一古蹟保存至今。

尤其是康熙七年(1669年),韓城縣知事翟世琪組織鄉民,對司馬遷祠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歷經六七年時間,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司馬遷祠堂雄踞高崗的氣勢。

△傍山而建的司馬遷祠

司馬遷墓的頂上,生長着一棵高大的古柏,枝幹一分爲五,被稱爲“五子登科柏”。

司馬遷受宮刑時,已人到中年,所以是有後代的。在今天的韓城徐村,當地有馮、同、馬姓的人,據說就是司馬遷的後裔。

因爲覺得受宮刑不光彩,遂改姓,司字左邊加一豎成“同”,馬字左邊加兩點成“馮”,民間也有“馮同不親”的說法,指這兩家不能結親。

知名演員馮遠征,祖上是韓城人,有可能便是司馬遷的後代。

司馬遷自述“生於龍門”,而龍門是晉陝的交界處,所以山西河津縣也在爭“史聖故里”的名號。好在韓城的司馬遷祠建得早,歷代維護,已名聲在外。

有意思的是,芝川鎮之所以得名,傳說漢武帝曾在此採靈芝,以求長生不死。今天,在鎮上還有一處“靈芝庵”。

所以,肉體的長生不老只是妄想,唯有精神可永恆流傳。

△司馬遷祠前的塑像

司馬遷之外,韓城最有名的人物,就是王傑。

1725年,王傑出生於韓城城郊廟後村,4歲時,因爲大伯給父親捐了個小官,任杭州稅課司大使(從九品),一家人搬到了杭州居住。

江南的教育水平比西北地區高,再加上王傑自幼聰慧,學業很快有成。18歲時,他回到故鄉,通過縣考,成爲秀才。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王傑在陝西鄉試中獲得第一名;次年進京,在殿試時本來排名第三,但因朝廷剛剛西域大捷,乾隆爲照顧西部,將王傑名次提前,欽點爲狀元。

整個清朝所產生的114名狀元,大部分來自江南,西北地區只出了王傑一個狀元。

入仕初期,王傑在南書房當值。精於書法的他,長期爲愛寫詩的乾隆謄錄詩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王傑任吏部侍郎,又擢升右都御史,爲從一品大員。

△王傑畫像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個25歲的小夥子,受到乾隆的寵愛,先是擔任御前侍衛,僅一年就升爲戶部侍郎、軍機大臣。他的名字叫和珅。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王傑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並掌管禮部。而此時,和珅任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戶部尚書,權傾一時。

受電視劇的影響,很多觀衆以爲和珅的死對頭是紀曉嵐,其實紀大先生的主要工作是編書,官位並不高。朝廷中真正能與和珅抗衡的,恰是王傑這樣的實權官員。

有一部電視劇《夢斷紫禁城》,就是講述王傑如何扳倒和珅的故事,其歷史真實度要比《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高。

在這部劇裡,祖籍韓城的馮遠征,飾演王傑,可謂恰到好處。

△《夢斷紫禁城》劇照,王剛、李丁、馮遠征主演

1796年,乾隆退位,太子繼位,是爲嘉慶帝。但乾隆還活着,和珅依然不倒,還出任首席軍機大臣。直到1799年,乾隆駕崩,嘉慶才得以對和珅動手。

因爲王傑曾是嘉慶的老師,受到信任,負責主審和珅案,定下其二十條大罪。

一代貪官終於到了,但和惡勢力鬥爭一生的人也老了。1803年,王傑告老還鄉,嘉慶賜詩:“道直一身立廟朝,清風兩袖返韓城。”

次年,王傑因病去世,享年80歲。逝後被追贈太子太師,入祀賢良祠。

△狀元府

今天,在韓城金城大街上有一處“狀元府”博物館,就是在王傑故里的基礎上建造的。因爲院落格局呈“萬”字形,又叫“萬字院”。

在這裡,能瞭解到王傑一生的事蹟,也能欣賞韓城的園林建築美學。

區域中心

擁有煤炭、電力、鋼鐵、焦化這樣的硬核工業,韓城的經濟水平有目共睹,數據很好看,長期位居渭南市各縣(區)GDP排行榜第一,總量能佔到全市的五分之一。

2012年5月25日,韓城市被陝西省確定爲“計劃單列市試點”,從縣級市升格爲副地級市,財稅由省直轄,經濟管理權限擴大。

這是繼1984年韓城成爲陝西第一個縣級市後,又成爲陝西第一個計劃單列市。所以,稱韓城爲“陝西第一縣”,並不爲過。

但韓城在發展過程中,因爲操之過急,方法粗放,也遭遇了不少波折。

2010年,韓城市開始實施“古城保護工程”,以改善古城環境,而這一工程又是和商業開發聯繫在一起,引入了戰略合作方陝文投,後者最著名的是西安曲江模式。

雙方成立陝文投韓城公司,在韓城古城內建設了史記文化街區、文淵閣酒店、民俗博物館等文旅項目。但在此過程中,被質疑“拆舊建新、過度包裝”。

△新建的韓城旅遊景區

這個事件最終在2019年爆發。韓城市被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通報批評,認爲對古城過度開發,傷害到古街和城牆,破壞古城山水環境格局。

同年,韓城在西禹高速韓城出入口建造的“鯉魚躍龍門”項目,大規模的假山、瀑布、亮化等景觀,被住建設部通報批評是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

爲此,韓城市進行了嚴肅的整改,叫停了一系列開發項目。

所以,錢多了儘管是好事,但也不能肆意撒錢。有着鋼鐵骨架的韓城,只顧着亮肌肉,忘了它其實也有內秀的部分。

2017年,韓城市確定了“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並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增強人口和產業的聚集能力。

在鋼鐵產業方面,韓城提出打造“西部鋼城”構想,加快鋼鐵前後端產業鏈佈局,吸引了諸多鋼鐵企業。比如2017年,“中國企業五百強”天津友發鋼管集團300萬噸鋼管項目,便落戶韓城。

△韓城市南湖公園

2018年,韓城首次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榜,列98位,此後連續三年入選。但是到2021年時落選了。所以,韓城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還需更大的發力。

目前,韓城正在加速構建千億新能源汽車、千億高端裝備、千億環保陶瓷、千億精細化工、千億健康產業“五大千億產業集羣”。

別的縣發展經濟,只是點名方向,而韓城直接把規模喊出來,足見它的底氣。

2021年,《陝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出爐,宣佈將建設“1圈4中心6城”,包括1個西安都市圈,寶雞、漢中、渭南、榆林4中心,銅川、延安、安康、商洛、楊凌、韓城6城。

韓城是唯一入圍的縣級市,也是銜接陝北的橋樑和溝通鄰省山西的窗口。

△陝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從經濟發展的基礎、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政策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看,韓城都具有強大的發展勢能,尤其是走近觀察和研究,會發現這是一個矗立在黃河岸邊的巨人。

但是如果從全國的角度去看,韓城的知名度並不高。作爲能源城市,它比不上神木,作爲文化城市,又被西安壓一頭。甚至是渭南的潼關縣,都要比韓城更有名,因爲出了個董宇輝。

所以,韓城在悶頭搞工業的同時,也要加強軟實力的建設和宣傳,把“史聖故里”“狀元之鄉”“小北京”這樣的好牌打出去,把經典故事講好。

但首先,韓城在發展的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文化,那是老祖先留給韓城人的東西。

韓城人也要考慮,該留給後人什麼東西。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和短視頻搬運剪輯,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