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黃河邊古村落,號稱“晉陝峽谷第一村”!低調傳奇,你來過嗎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我第一次來到這個黃河岸邊的古村落的時候,就被它深深吸引了。
這裡曾是黃河中游一座繁華無比的渡口,商業的高度繁榮催出生人文之鼎盛,使其成爲遠近聞名的“秀才村”。不過“路遠地偏”(從之前交通眼光來看),很多人並不知道陝西黃河岸邊還有這樣一箇中國傳統村落。
這裡就是——木頭峪村。
木頭峪村地處榆林佳縣,其位於黃河中游、秦晉峽谷西岸的黃河灘地之上,與山西曲峪呂梁山頭的黃河奇觀“香爐峰”隔河相望(圖2)。
村子在佳縣縣城以南20公里左右,第一次來這裡時我們頗費了些周折。當時我們從西安坐火車先到榆林,然後轉了班車抵達佳縣縣城。因爲在一本講述中國傳統村落的書裡看到過“木頭峪村”,後來又找了車專門來了趟木頭峪。
這次再來,交通就方便許多了。沿黃公路開通之後,木頭峪村剛好就在“吳堡”到“佳縣”的沿黃公路的路邊,自駕沿黃公路時沿路有很大的指示牌,往來遊人很難不注意到這個景點。
這是一個頗有些傳奇色彩的村子。
因爲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裡都是秦晉貿易往來的水旱碼頭,還得了個“好渡口”的美稱。
明清時期,木頭峪成爲從包頭到山西磧口的中轉站,四季船筏不斷。無數的駝客、馬幫、趕腳人就行走在這條古老的水上商道中,造就了木頭峪繁的商業茂盛。
商業的繁華也催生出了人文的昌盛。木頭峪人非常重視教育,明清時期,這個小小的村子就出了4進士、6舉人、1拔貢、6知縣,以及70多名貢生和秀才。建國後,也培養出了很多人才,單單晉升大學教授的就有8人。因此,這裡也成爲周邊遠近聞名的“秀才村”。
此外,村子還出了很多演藝人才。近百年裡,木頭峪村出了400餘位戲劇人才。1947年,毛主席轉戰陝北時還觀看了木頭峪劇團的表演,並贈予該團“與時並進”的錦旗。這下,木頭峪又有了個“演員村”的名頭。
我幾年前來木頭峪村,最大的感覺便是這裡的寧靜、質樸,以及保存完好的村落佈局。村子不大,整體呈“井”字型佈局。其坐北向南而建,東西皆有小巷和拱門洞相連,錯落有致。當時第一次看到“洞巷”的景觀,覺得十分別致。
資料顯示,木頭峪村還保留着完整的清明四合院建築27院。幾年前我們來時,由老鄉帶着我們去看了“苗家大院”。
這裡原本是木頭峪的“大戶人家”,不過當時已經無人居住、幾近荒廢。時隔幾年,我依然記得當時院內的磚雕、木雕都十分精美,匾額等也都頗有古韻,寄託了院落主人的品位和富有。
這次再來很不湊巧,趕上了木頭峪村的大“裝修”,整個村子到處都在施工,塵土飛揚。修葺一新的地方,已經很有“網紅”氣質了。各種網紅牆面和裝飾,再沒有我第一次見到它時的那份幽靜、質樸的感覺了。
原本還想再去找找那些老宅院、逛逛老巷子,此次出行也沒能如願。
後來覆盤此次的沿黃之旅,木頭峪村算是我的一處遺憾所在。不知道現在這座中國傳統村落是否已經修繕完成,不知道它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模樣呢?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