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股市是個什麼東西?

是一個企業產權交易的場所。

沒有股市的國家,不能稱之爲市場經濟國家。

股市繁榮的地方,會將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吸納其中,用自己的儲蓄參與企業投資,從而增加企業可以投資的資本。

現有二級市場的股權交易,看起來沒有給企業注入資本,但沒有二級市場的交易,就不會有一級市場的投資。

因此,股市就是源於企業募資的需求。

資本來源於人們的儲蓄,沒有股市的時候,企業家只能靠自己的原始積累,或少量投資人的投資,有了股市以後,企業的資本金可以來源於大衆。

如果是一個更加市場化的地方,股市能吸納人們更多的儲蓄,同時進一步刺激儲蓄,因爲儲蓄投資股市可以有回報。

當然,股市對於企業經營也有負面影響,那就是急功近利,因爲股民們急功近利,這是管理話題,以後另表。

股市中的股價,完全由情緒和預期決定。

對未來看好時,可以有幾百倍市盈率的企業出現,押對寶的,當下就能兌現未來所有的盈利預期。

當對未來悲觀時,股市也可以跌到看不到底。

一個龐大的股市,可以說,就是一個國家的定海神針,因爲他將無數普通人的利益捆綁其中,基於利益,人們也會反對極端錯誤的政策。

比如,現在將美國的企業全部收歸國有,搞計劃經濟,美國的股民不可能答應,因爲這直接影響401K強制儲蓄計劃中的每一個美國人。

人們更容易基於利益,反對一些破壞性的政策。

比如,當有些部門推出影響上市企業業績的政策時,往往面臨一片反對聲音,如去年的網遊政策。

相反,看不到清晰利益因果的問題,人們往往容易忽視。

比如,福利主義就不容易看到誰受損,誰得利。由於代價不容易看清,福利主義在各國都大行其道。

但股市帶來的利益因果變化,非常直接且明顯。

若一個地方的經濟走向衰敗,長期來說,股市不可能好。

當股市大跌時,你在中國也能看到各種不滿以段子的形式在羣裡滿天飛,甚至緬A的指控都成爲了一種常態。

你再看這幾天,儘管人們天天嘴上罵着緬A,但轉手就瘋狂開戶,大量資金瘋狂進入股市,利益的誘惑下,緬A二字馬上就消失。

一大羣人,着急的是,我沒上車怎麼辦?錯過了歷史上的大牛市怎麼辦?踏空比套牢的痛苦更爲強大。

當下的股市集合了多種元素,既有過度下跌後被低估的股價,也有在放水刺激下未來的期望,更爲強大的恐懼是,如果我不購買資產,那麼,我手裡的現金,是不是會在放水下貶值。

放水的態勢,說的是那麼地清楚。

有時,你不得不投資,因爲不投資的結果就是現金儲蓄被他人搶劫。

但投資也不一定賺錢,即使迎來了大牛市,什麼情況下,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

因爲每一個人的預期是不一樣的,時間偏好也是不一樣的,真正能大牛市中賺到錢的人,是那些在牛市開始前就沒有虧損或虧損不多的理性投資者,他們買到的是低估值的股票,牛市讓他們的收益放大了,沒有牛市,他們也能賺到錢。

而長期躺在股市裡不考慮估值的人,在牛市中能把虧損撈回來,就算是不錯了,因爲過往的虧損,讓他們很難在行情中賺到錢。

更爲麻煩的是,必定有一批人會不斷地追高,包括那些過去虧損的人,必定會成爲短牛下的接盤俠,長熊下的哀嚎者。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高點。有人說,當大媽們都衝進股市時就叫高點了,但這幾天的瘋狂,是不是讓人有點害怕?

但從估值上看,不少股票大漲後,依然在低估的區間。未來上漲一點也不奇怪,所以,依然會有上漲的預期存在,這一輪牛市,註定不平凡。

股票投資上,有一句話,叫盈虧同源。你根據情勢進入的股市賺到的錢,往往也會在情勢下虧掉,因爲過往的經驗會被你當作成功的路徑,從而產生路徑依賴,最終在這種模式下將賺來的錢又全部虧光。

長期來說,那些優秀的投資人才能持續地在股市中盈利,而不是聽到消息衝進來的大衆。

投資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一個專業的東西,包括我自已,我都不認爲自已適合於長期投資,一旦買了一隻股票,就每天要思考什麼時候要賣,缺乏理性投資知識的錘鍊,我的性格也經不起考驗。

出現負面消息時,低價賣出,出現正面消息時,高價買進,大多數非專業人士往往就是這麼處理的,不虧纔怪。

前兩天,我在會員羣裡請《投資要義》作者劉總覆盤歷史上的大牛市,聽完後,我的感覺是,投資依然是需要專業的人幹。

這個時代,不投資不行,但自已要承認,如果不是專業的投資人,如果自已投資時的本性浮躁,那最好不搞大投資,哪怕機會再好。

錯過機會並不要緊,不經常虧損纔是維持財富升級的基礎。

但顯然,放水的預期在這裡,不適合股票的人,可以找優秀的基金管理人,或買點抗通脹的其他類產品。

過去幾年,我在會員羣裡推薦過幾個公司,但不是基於我對投資的理解,而是基於我對幾家公司商業模式的長期觀察,因爲我的專業就是商業諮詢,對企業商業的理解,超過一般人,這是正常的。

比如,我推薦過騰訊,拼多多,美團。

我認爲,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說,這些企業的商業價值被低估了。

聽了我對這些企業商業模式分析的會員,有一些買了這些企業的股票,都賺到了,但我要說,我不是預測股價的大神,我不過是對企業商業有所瞭解。

在過往的會員付費文章中,都有對這些企業商業模式的分析。

但企業的短期股價顯然與商業模式關係不大,但長期的價值,一定與這個有關。

因此,我還是建議當下狂熱的投資者,降低時間偏好,選擇優秀商業模式的被低估的企業投資,這樣,即使漲幅不夠高,但只要長期持有,但虧損的風險低。

這一輪放水,一定有一羣人暴富,也一定有一羣人投資後虧損慘重,還有一大羣人儲蓄貶值。

在中國這樣一個散戶遍地的投資市場,這種結果的反差會更加明顯。

越是狂熱的市場,越需要謹慎,理性。

我希望的是整體基本面的改善,那就是更大規模的市場化改革,這纔是股價長期上升的堅實基礎。

沒有這個作爲基礎 ,光是靠放水,不過是短期的繁華,或只是名義貨幣價格的資產上升,而不是真實財富的增長。

有西方財經分析人士說,中國此次刺激計劃,堪比羅斯福新政。

可不敢這麼比,羅斯福新政是什麼好玩意嗎?那是帶給美國一百年衰退的核心錯誤政策。

印鈔放水,大水漫灌,永遠不可能成爲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這是鐵律。

降稅、減少管制、對外開放、纔是發展經濟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