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持續火熱!多家科創板公司透露最新進展 業內人士:量產仍需時間
《科創板日報》11月9日訊(記者 餘佳欣)近期,固態電池領域持續火熱。
車企方面,廣汽集團11月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該公司已初步打通全固態電池全流程製造工藝,預計於2026年裝車搭載於昊鉑車型。
長安汽車預計2027年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30年全固態電池量產裝車。
11月7日,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聯合發佈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據介紹,這是業內首次實現“取消隔膜”的技術突破,即減掉電池隔膜,用極片複合固態電解質層實現隔膜功能替代。
近日,另有媒體報道稱,寧德時代在今年增加了對全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超1000人。該公司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線,已進入20Ah樣品試製階段。
《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多家科創板公司在固態電池方面亦有新進展。不過,對於具體的量產時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尚需時間。
▍多家科創板公司相關業務現新進展 不少企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透露,近期將有固態電池業務的新進展。
海目星相關人士表示,該公司近期會舉行固態電池方面的發佈會。其近期互動平臺提到,該公司已形成交付的是準固態電池的生產設備,技術路線採用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和金屬鋰作爲負極,電解液含量低於10%,能量密度超過450Wh/kg。
利元亨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在配合多家頭部企業“做技術路線更透徹的研究”。“目前確實收到一些實質性收穫,近期將公佈新進展。”
另多家廠商表示,其相關產品仍處於研發階段。
杭可科技證券部人士表示,該公司在一兩年前就有半固態領域的訂單,目前在客戶中試線上有檢測設備,也有相關方面研發。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固態電池大壓力夾具機”項目預計總投資規模1600萬元,累計投入777.68萬元,目前仍處於實驗驗證階段。
其提到,固態電池必然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但市場‘熱’並不代表它能‘很快出來’。現在固態電池對設備的工藝要求尚未到‘跨時代’的變化”。
信宇人證券部人士表示,該公司塗布機在固態電池方面有應用,但還處於技術研發階段。
除設備廠商外,材料商萬潤新能證券部人士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材料包括磷酸鐵鋰可適配固態電池。
芳源股份證券部人士表示,目前該公司還沒有相關業務,不排除後續對其開展研發、合作等佈局。
以正極材料爲主營業務的帕瓦股份證券部人士表示,該公司開拓了固態電池電解質新業務,有佈局多種路線電解質,但目前主要以聚合物路線爲主,“電解質跟我們已佈局的正極材料會有比較好的協同效應”。其還提到,該公司目前已建設了相關電池線,“當前在‘小試’階段”。
電池廠商博力威證券部人士表示,該公司有相關技術研發,但具體的研發進程時間表暫不能確定。
天奈科技11月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該公司高代產品具有優異的性能,已向市場多家知名固態電池廠家供貨,如:清陶、衛藍、太藍等。“目前,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CNT(即:碳納米管)供貨量佔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業內人士:量產仍需時間 按照規劃,太藍新能源的無隔膜半固態動力電池將於2024年實現方形鋁殼電池樣件生產,2025年批量生產樣包開發;2026年裝車驗證。無隔膜全固態電池則規劃於2025年實現全固態電池原型驗證體系開發,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銷量生產並持續驗證,2027年實現無隔膜全固態電池批量生產。
寧德時代亦回覆投資者稱:“公司在全固態電池持續堅定投入,2027年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如果能做出來,對行業的影響會比較大,因爲能大幅提升電池安全的同時還能適當降本,這對整車廠和消費者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此次太藍新能源發佈的新品,墨柯表示,固態電池不需要用隔膜,是因爲固態電解質本身便完全可以實現隔膜的功能。“太藍這次發佈的無隔膜產品技術還屬於第一代,也就是‘半固態電池’,還是要用到電解液,只不過用量少,薄薄的一層固態電解質附着在極片上起到隔膜的作用。如果要說特別之處,是它可以實現比較高的離子電導率的同時能實現比較高的安全性(扭曲60%沒有問題)。”
不過,對於具體的量產時間,業內人士表示仍需一定時間。
“量產時間有一定難度,跟他們董事長簡單溝通了下,他也承認困難較大,需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纔有可能實現。”一位在太藍新能源發佈會現場的鋰電專家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亦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固態電池儘管多數公司均有佈局,也宣佈了量產時間,但均尚未大規模應用,“目前僅處於實驗室數據,意義不是很大,現在離量產還有一定時間”。
“國內目前大體上都還是要經歷一個半固態階段,然後是準固態進而全固態,大方向是電解液用量越來越少直至不用。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首先是技術層面,然後是工程化量產的層面,最後還要經過不斷的試應用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因此需要的時間還會比較長。誰要是能率先解決相關問題,誰就會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佔據顯著優勢。”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具體的應用領域,一位鋰電池產業鏈企業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全固態還是需要一定的商業化時間。從成本和性能方面考慮來看,可能在消費電子領域或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