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美國借所謂“國家安全”行打壓中國電動汽車之實

本文轉自:人民網

章思遠

近期,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宣佈將採取措施,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他聲稱這些中國製造的汽車會收集有關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的敏感數據,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煞有介事地說,北京未來甚至能讓行駛在美國道路上的數百萬輛中國汽車同時熄火。此番思路清奇的言論,被質疑是披着“國家安全”外衣的貿易保護主義。

沒錯,又是“國家安全”——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如今,所謂“國家安全”已淪爲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修築科技小院高牆的遮羞布。在“國家安全”的幌子下,美國對中國商品開的黑名單越拉越長。不少網友調侃,或許有一天,中國生產的玩具、鞋帽、羽絨服也可能因“威脅美國國家安全”而光榮上榜。可是哪次美國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美方對中國的無端指責根本站不住腳。

美國人變着法兒地打壓中國電動汽車,先從汽車動力電池入手。美國2022年頒佈的《通脹削減法案》提出,通過高額的消費補貼引導美國車企放棄採購中國製造的動力電池。拜登政府還通過稅費減免等政策鼓勵美企使用美本土製造的核心元件。現在,美國又拿國家安全做文章,醞釀直接限制中國製造的網聯汽車在美銷售和運營,甚至可能效仿對華光伏、半導體的限制做法,夥同其他汽車生產大國聯合阻撓、抑制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競爭不過就處處設陷阻撓,公平正義何在?

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肆意揮動貿易保護主義大棒,良性、健康的市場競爭一旦被人爲扼殺,一些美企恐將在政府呵護和固步自封中逐漸喪失創新能力,進而錯失全球電動汽車浪潮帶來的機遇。

時代在變,我國產業升級的腳步始終穩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中國製造”正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剛剛結束的2024年全國兩會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企業能夠在一次次風高浪急中繼續砥礪前行。美方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打着什麼藉口,阻礙中國發展步伐的圖謀註定會失敗。

(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