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製造業尚處寒冬 韓經濟未脫險境
自2022年7月以來,標普全球(S&P Global)韓國製造業PMI就一直在擴張與收縮分界線50以下,像是最新已經調整後的5月份,雖比4月48.1要高一點,但也只有48.4。
專家學者表示,韓國製造業惡化戲碼繼續在5月上演,因爲生產、新訂單以及出口都還在減少階段,且頹勢持續的時間是一個比一個還要久。例如,新訂單有11個月、生產是13個月,15個月的新出口訂單則是最長的。
韓國貿易部指出,繼4月減少14.3%之後,當地5月海外出口又年減15.2%至522.4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半導體需求不佳導致年減36.2%,而半導體最大的客戶就是中國大陸。
分析師認爲,韓國出口應該已在第2季看到底部,可望從第3季開始反轉增加。不過,增幅還是有限,因中國大陸景氣復甦狀況,並沒有當初外界想得要快。
若按出口目的地來看,對中國大陸減少20.8%,已經連續12個月都是年減現象,但減幅卻是7個月以來最少的。同時,對美國以及歐盟也分別下降1.5%以及3.0%。
但韓國景氣也不全然都是壞消息,像是增加的就業人數,就創2022年3月以來最多。韓企投入生產的成本,雖然還是居高不下,但漲幅已爲2020年9月以來最小。
同時,韓國5月產出價格,也是從2020年第3季開始首次下修。韓國公司願意降價,主要是爲增加銷售量以及取料成本降低所致。在供應鏈逐漸迴歸正常化之後,韓國供應商5月交貨時間,也縮至2016年4月以來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