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兒別吃黑頭蝦?專家曝「黑變」原因:吃下肚安心啦
▲蝦子的頭尾跟足部變黑都是正常的現象。(圖/臺東縣政府農業處提供)
冬天到了,熱呼呼的火鍋最討大衆喜歡,而肉片、海鮮更是必備基本款,只是大家常放的蝦子,近來網路又開始流傳「黑頭蝦」不能吃。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表示,蝦頭變黑與新鮮度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且還是正常的現象,吃下肚絕對沒問題。
水產試驗所解釋,蝦子離水死亡後,體內多酚氧化酵素,會催化酪胺酸代謝,進而產生黑色素,在蝦體表面形成黑色斑點,易出現於頭尾及足部,稱爲「黑變」,黑變又容易出現在頭尾跟足部,都屬於自然現象,可以食用,不能與不新鮮畫上等號。只是會建議民衆要將新鮮的蝦子貯存於冷凍狀態下,同時應防止溫度變動太大,並儘速在短期內食用。
▲農委會強調,黑頭蝦不是不新鮮,可以安心食用。(圖/農委會提供)
試驗所強調,蝦子黑變是正常現象,但在臺灣觀念卻不普及,甚至被曲解爲不新鮮,不肖商人爲了顧及賣相,加入俗稱冰西的硼砂(硼酸鈉),來防止蝦子黑變。不能不知道的是,硼砂爲食品加工的禁用品,人體攝取後聚積體內,會妨礙營養吸收,導致體重減輕,可能引起嘔吐、紅斑、休克等中毒症狀,且有致死性。
試驗所表示,還有不肖業者爲防止蝦肉變黑、斷頭、粉肉,坊間也可能使用吊白塊(漂白劑),可視爲一種甲醛衍生物,原是用於染色技術的工業化製品,有很強的防腐作用。吊白塊加上硼砂,等於不易腐敗、又不會黑頭的保證,當然,也保證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試驗所最後也教大家,其實分辨不新鮮的蝦很簡單,只要蝦頭與蝦身鬆脫分離、有不自然顏色,和有不正常的刺激性氣味,就都是不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