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跨省“飛的”上線:低空經濟就該從直升機開始丨時評
8月18日,連接上海浦東和江蘇崑山的低空載客直升機航線正式開通運行。
該條航線目前還處於運營初期,市場推廣階段,每天只有兩班,早晚高峰時段各執飛一次往返航線。航線服務定位高端,機票不便宜,單程執飛價格設爲1600元/位或1800元/位,落地後機場內都實施“一對一”專人全流程服務。
從通勤角度看,這條航線的作用不大。這條航線,真正的飛行時間是25分鐘,加上接駁時間,1個小時內能到機場大廳。但是,實際上還得加上到機場,以及出機場之後的城市交通時間。這兩程即便各算半小時,那麼,總時間就達到了兩小時。上海和崑山市中心的實際道路距離,僅70公里,開車兩個小時就能達到,而且還是隨時出行。相比之下,航班每天只有兩班。所以,除了少數低頻的、偶然的需求,這條航線實際意義並不大。
但是,這條航線的破冰意義很大。這是國內首條跨省定點低空載客運輸航線。標誌着上海—蘇州長三角區域的低空空中載客航線成功打通,爲長三角區域的低空交通連接開啓了新的篇章。
這條航線的開通,是上海發展低空經濟計劃中的重要一環。今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目標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製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上海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500億元以上。
行動方案的23項重點任務中,有一項“載人交通場景”,包括逐步開展金山區、五個新城等區域載人空中交通示範應用,研究推動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龍華機場等交通樞紐間及機場至五個新城間商業載人接駁試點,同時加快研究長三角區域城市間載人通航,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
目前,隨着技術逐漸趨於成熟,全國不少地方,紛紛佈局低空經濟賽道。僅今年8月份以來,已有河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等省份和深圳、蘇州、佛山等城市推出了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持性政策。各地密集出臺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都在力爭成爲低空經濟“第一城”。這是因爲低空經濟,作爲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能夠促進產業升級、帶動區域經濟增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低空經濟的崛起,從需求上,可以推動通用航空製造業的發展,爲航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促進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同時,從供給端看,低空飛行器,憑藉其垂直起降、空中懸停、貼地飛行和機動靈活等獨特優勢,能夠快速響應、靈活部署。在工業、農業、能源、安保、物流運輸、應急救援、低空文旅、智慧城市、載人交通等多個民用領域,可以有廣泛的應用,能有效提高相關產業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不過,也應該看到,低空經濟技術尚待突破,產業基礎較爲薄弱、市場尚未成熟,特別是空域管轄等頂層設計亟須完善,所以,低空經濟還面臨諸多挑戰,低空經濟的商業化、安全化、規範化依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路都是走出來的,中國的改革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邊緣改革”,先由基層部門提出、創新、實施,然後得到高層政策的認可,並加以推廣。從這個角度,上海浦東和江蘇崑山的低空載客直升機的意義很大,能促進相關頂層設計的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關於低空經濟多側重電動四軸飛行,也就是所謂的無人機,比較忽略傳統的直升機。由於電池密度仍然不能與化石能源相比,電動載人飛行器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假如側重電動四軸飛行,會很大程度上限制相關低空飛行器的使用場景,使得企業的回報期較長、不確定性更大,這就會限制低空經濟的發展。
所以,在筆者看來,低空經濟,不能忽略傳統的直升機。
根據RotorSpot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3月1日,美國民用直升機的註冊數量達到13257架,位居世界首位。俄羅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民用直升機數量也均超過2000架。儘管中國的國土面積與美國相近,人口更多,但民用直升機的註冊數量僅爲1241架,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從人均保有量來看,美國每百萬人擁有40.7架民用直升機,而中國每百萬人僅擁有0.8架,中國的人均保有量僅爲美國的2%。
相比電動無人機,傳統直升機的技術、使用場景更成熟、風險更小,更利於低空經濟先跑起來。比如,此次開通的航線,使用的也是傳統直升機。如果要使用電動飛行器,恐怕還要延遲若干年,所以,低空經濟,應該從直升機開始。(作者繫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專欄作家)
文/劉遠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