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伊朗自殺無人機 普丁襲烏大殺器(羅慶生)

俄軍以伊朗制無人機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數次空襲。(圖/ 路透社)

最近俄羅斯以自殺無人機取代飛彈,攻擊烏克蘭,雖然多數遭到攔截,但少數漏網之魚也造成烏克蘭地面設施的毀損與人員傷亡。不僅供電系統遭到破壞,不可預測的傷亡還造成人民恐慌、生產停滯,進而削弱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對戰局影響如何還要再觀察,如果這種以大量無人機癱瘓防空系統,戰略性打擊地面目標,進而拖垮民生經濟的戰術真發揮作用,那麼這種自殺無人機就可能成爲改變「規則」的武器,臺灣必須高度重視。

自殺無人機的優勢

無人機將在未來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這點在戰略與軍事學界已經成爲共識,沒有人懷疑。但無人機種類很多,功能各異,哪種纔是主流?如何使用才能發揮戰力?大家都還在摸着石頭過河。實戰驗證因此非常重要,只有通過戰爭檢驗,才能證明值得投資。

這次俄羅斯使用的自殺無人機,一般判斷是伊朗製造的見證者(Shahed-136)。這款成本低廉、製造簡單,使用部分民用零件打造,雖然也是對地攻擊的無人機,和經常在電影中出現,反恐戰爭中大顯身手的美國「察打一體」無人機收割者(MQ-9),是完全不同概念。

MQ-9在概念上是遙控攻擊機,機鼻下有攝影機讓遠端的駕駛瞭解狀況,駕駛則在地面利用無線電遙控飛行。發現目標後,待命發射飛彈摧毀。飛彈打完或油料快耗盡,就要飛回基地補充加油。MQ-9非常高科技,飛行員可以在美國本土,透過環繞地球的衛星遙控地球另一邊的無人機。當然價錢也不菲,去年美國決定售臺4架MQ-9B,總價6億美元。

不過MQ-9不是隱形機,容易被雷達發現,因而在低科技國家例如阿富汗或伊拉克使用,可以長驅直入,要打誰就打誰。但在部署防空系統,即便像伊朗等軍事科技並非頂尖的國家,執行任務的風險就很高。2019年6月,美軍一架價值1.3億美元的全球鷹(RQ-4)即遭伊朗擊落。美國現在以中國爲對手,中國軍事科技等級比伊朗高,MQ-9更不好用,因而有意在2027年前將其大部退役,以更先進的 RQ-180 隱形無人機取代。

Shahed-136則類似遙控巡弋飛彈,任務和攻擊機不同。攻擊機精確打擊地面目標,可作爲地面部隊的密接支援,或者外科手術式的消滅特定對象。巡弋飛彈任務則是大規模轟炸,打擊基礎與生產設施,以摧毀對手的戰爭潛力。戰爭打到最後就是打錢,進入消耗戰階段,就是比誰的經濟生產力高,因而有這類的任務需求。其概念,來自二戰最後階段德國發展出的V2火箭。

V2跨越英吉利海峽,攻擊英國倫敦,效果顯著。二戰結束後,東西方陣營都發展這種武器,於是就出現了彈道飛彈。

彈道飛彈是打到外太空,不受空氣阻力地飛行一段距離,再重返大氣層,因此可以飛很遠。然而彈道固定,可以預測彈着,有較長的預警時間,攔截容易。所以數千甚至數萬公里的中、長程對地攻擊,由彈道飛彈擔綱,短程數百或一千公里,就改由較不容易攔截的巡弋飛彈負責。

巡弋飛彈一般用電子地圖導航,可以改變飛行路線。簡單來說,就是在飛彈配賦的電子地圖上畫一條彎彎曲曲的飛行路線,飛彈透過對地形與高度的感知確定自己位置,該轉彎就轉彎,隨時修正方向,經過最後檢查點後再往前直衝,準確度很高,誤差只有一、兩公尺。貼地飛行,雷達很難發現,因而預警時間短。但飛行速度慢,通常是亞音速,所以如果運氣不好,剛好被對方射手完成射擊準備時目擊,那麼刺針飛彈可以打下巡弋飛彈。只是那種狗屎運不常遇到。

巡弋飛彈雖比彈道飛彈便宜,但仍價格不菲,例如美國戰斧飛彈一枚約160萬美金。因爲使用常規彈頭,破壞力有限,需要打高價值目標才划得來。之前俄羅斯以巡弋飛彈攻擊烏克蘭電力設施,如果烏克蘭能在一兩天內就修復供電,從消耗戰觀點,就不划算。

要打消耗戰,就需要比巡弋飛彈更便宜的武器。飛彈最昂貴的部分是導引系統,彈體本身不貴。所以當價格低廉的新導引方式出現,火力革命就出現。這種新導引方式就是衛星導引。

衛星導引是利用衛星定位系統,例如美國的GPS或中國的北斗,在彈體上裝上定位晶片,再將目標經緯度輸入,發射後彈體用身上小翼隨時修正自己位置,往目標靠攏,就能精確集中目標。美軍原本用在空軍的對地轟炸,即「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以取代雷射導引炸彈。雷射導引需要有人用雷射光指着目標,很麻煩,如果是由在地面的特戰部隊導引,要冒被敵人發現的風險。JDAM好用多了。

空軍炸彈使用的效果好,陸軍於是用在砲彈上。例如M777這種輕型155榴彈砲,砲彈裝上衛星導引套件後就頓時威力無窮。不僅準確度大幅提高,也不再需要派出前進觀測官,偷偷摸摸地到目標附近觀測修正彈着,只要輸入目標經緯度就可以。

衛星導引既然可以裝在砲彈上,當然也可以裝在火箭彈上。火箭彈的射程比砲彈遠好幾倍。像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如果使用口徑較大的M30火箭彈,射程可達70公里。如果口徑再大一些,一次只發射一枚的M57彈,射程可達300公里。這就超過火箭彈概念,屬於陸軍戰術飛彈(ATACMS)了。雖然ATACMS價格不菲,單價在80萬美元以上,但只有戰斧飛彈的一半。Shahed-136的價格就更便宜了,約2萬至5萬歐元。一枚戰斧的價格可以買3、40架。這使所謂「高價值目標」的標準頓時下降許多。俄羅斯以自殺無人機取代巡弋飛彈,就是出於成本因素的考量。

更可怕的是蜂羣攻擊

不過,伊朗的Shahed-136,是否就是對地攻擊自殺無人機的典範?恐怕還不是。Shahed-136是遙控駕駛,需要駕駛員。駕駛員數量有限,100位駕駛只能同時發動100架自殺無人機的攻擊,防衛方還是有能力對抗。但如果是由人工智慧(AI)操作,衛星導引,只要輸入目標經緯度,數以千計的自殺無人機發動蜂羣式的對地攻擊,那就非常、非常可怕。無人機數量太多,如雨點般地從天而降,將癱瘓防衛系統,摧毀大量基礎設施或工廠。如此無須打核戰,就足以讓對方戰爭潛力歸零。

這不是科幻小說,美國已經在開發這系統,而合理推論,中國也是。媒體報導,美國《趣味工程》網站日前宣稱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發現,五角大廈新財年預算報告中悄悄增加了一個龐大的「超級蜂羣」項目,藉助AI等演算法的幫助,利用數以千計的廉價無人機「在戰場上無所不能」。

更合理的作法,並不是重新採購「數以千計的廉價無人機」,而是將封存的前代戰鬥機重新啓用,裝上AI與衛星導引套件,就可以成爲無需駕駛的自殺無人機,執行自殺攻擊任務。

遙控駕駛的自殺無人機或許還不是改變規則的武器,但裝上AI的蜂羣自殺無人機卻可能是。如何防禦蜂羣無人機攻擊,將是另一個發展重點。就好像電影《駭客任務》一樣,電磁脈衝(EMP)武器是最後的解方嗎?國防部門或許可考慮少買兩架過時的MQ-9,撥些經費研究研究。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