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羅慶生》Quad不會成爲「印太北約」

美國日本印度澳洲四國領導人(自左上角依順時鐘方向)12日晚間以視訊會議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2004年成立以來首次峰會。(美聯社

拜登上任後努力推動聯合盟國共同抗中的政策,迅速召開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第一屆峰會,各方都關切Quad是否會打造爲印度-太平洋地區版本的小北約。然而,會議主題似乎聚焦在經濟與疫情方面,更令人意外的是,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居然連「中國」這個字彙都沒有。

這表示Quad成員尚有顧慮,不願製造會議是針對中國的印象。當然首次峰會要產生具體成果不容易,聯合抗中還有持續努力的空間。日前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丁訪問日本,即是尋求強化雙邊軍事合作關係。不過,要將Quad打造爲「印太北約」有結構性的問題,一個針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圈」可能只存在概念中。

大西洋與大平戰略結構不同

北約正式名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最初構想是二戰結束後針對蘇聯集體防衛。雖然1991年蘇聯瓦解,但北約這軍事結盟不但沒有消失,反而不斷東擴,接納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使成員國增加到30個之多。

爲何如此?因爲北約已經從對抗蘇聯入侵的「集體防衛」概念,演變成由大國提供保護傘的「準集體安全」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強調,對任何一個締約國的武裝攻擊,就視爲對締約國全體的攻擊。因此,雖然傳統敵國消失,諸小國仍很願意加入,以確保免受大國入侵;無論入侵的敵人是誰。

美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因此北約可視爲美國對歐洲國家提供的國際公共財;只要加入,就由美國保護。歐洲國家無須建立強大軍隊,政府可以減少國防支出用於經濟發展。但缺點也有,就是軍隊要交出給美軍指揮,北約盟軍作戰司令部司令,一向是由美軍上將出任。這使歐洲在某種程度上等於是美國的軍事附庸,只要北約存在,歐洲就不會出現足以威脅美國的軍事強國

北約結構是歷史因素造成的,美軍因此可以指揮英、法、德、義等歐洲大國的軍隊;但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結構不同。

冷戰時期,美國在太平洋並沒有成立類似北約的組織,而是分別與各國簽訂雙邊的安保協防條約,包括日、韓、菲與中華民國;另與澳洲、紐西蘭簽訂三方的《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其中與中華民國的協防條約,1979年因轉換戰略爲「聯中制蘇」,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宣佈廢止。美國在太平洋的安全部署,是以美國爲中心,向各簽約國擴散的扇形結構。其中最重要,能讓美軍穩定在太平洋的兩個「錨」,就是日本與澳洲。

因此,美國在太平洋多國雖有駐軍,但人數都不多,除了南韓之外,各國防務仍是由各國自己負責,美軍只扮演協防角色。而南韓對美韓盟軍的作戰指揮權在美國人手上很感冒,因爲南韓有60多萬大軍,駐韓美軍只有2萬多;因而不斷要求指揮權移轉,但美國迄未同意。

這樣的結構,使得Quad要成爲印太北約有困難,因爲不符合各國的國家利益。冷戰時期,歐洲各國願意加入北約,不僅是蘇聯大軍入侵的機率很高,更重要的是,美軍願意站在第一線阻擋入侵軍,因而願意將軍隊交給美軍統一指揮。而現在,美國是出於大國競爭的理由,要擴大2007年即成立的Quad功能;歐洲大國如德、法想要擺脫美軍,取回軍事自主權困難重重,南韓也是,各國怎會願意與美國軍事結盟,交出軍隊指揮權?

事實上,美軍實力超過解放軍,如果美國真要動武遏制中國崛起,本身力量就夠,而基於安保條約,日、澳也都會要給予美軍後勤保障或其他支援。無須搞亞洲版本的「小北約」。但美國不循此途,將「亞太」概念擴充到「印太」,硬拉印度入夥,其戰略構想有分攤戰爭風險的意圖。

美國試圖分攤戰爭風險

美國很早就意識到大國崛起對美國的挑戰,1958年就有學者提出「權力轉移」理論。蘇聯瓦解後美國沒有對手,中國還實力孱弱,但2000年即有學者指出中國將是美國唯一潛在的挑戰者。這些國際關係理論都是以大國崛起挑戰美國時,如何避免戰爭爲立論主軸。2017年,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正式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詞,公開討論美中能否避開終必一戰的歷史宿命

從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美國非常理解,戰爭無論勝敗,原霸權國都會喪失既有霸權,讓其他強國漁翁得利。美國自己就是如此將國際政治領導權,從歐洲轉移到自己手上。美國也很清楚,今日的軍事盟友就是未來的挑戰者,因此,戰爭如果真的不能避免,也要將風險分攤出去。

但是對各國來說,出兵幫美國維持霸權不符現實利益。中國如果被擊敗,日本、印度就將升級爲潛在挑戰者。何況中國軍事威脅不像當年蘇聯入侵歐洲那麼明顯,美軍也不是站在對抗的第一線。

日本雖然和中國有釣魚臺島主權糾紛,但那彈丸之地無論有多高價值,相較與中國開戰的風險都不成比例。沒錯,美國將支持日本,美軍肯定會來,因爲有安保條約在;但美軍不會像救火隊般地衝到第一線,更可能像處理街頭幫派鬥毆的警察,等雙方都打累了纔出面收拾殘局。二戰時,美國即是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後才加入戰局,那時歐洲戰場都已經打兩年了。日本對大國競爭,找周邊國家平衡對手的戰略也非常清楚。日本自己就提供,甚至贈送先進巡邏艦給越南、菲律賓以及馬來西亞。

對印度來說,邏輯也類似。邊界糾紛只牽涉內部政治利益,那種不適人居的荒蕪高地並沒有太高價值,只是讓步將遭到反對黨攻擊,衝擊下次選舉。但若因此和中國再打一仗,後果將難以想像。美國要協助印度壯大,歡迎,這次峰會就決議提供資金與技術讓印度製造疫苗;但要印度挑戰中國,恐怕胡蘿蔔給的還不夠。

至於澳洲,支持美軍作戰當然是責無旁貸的事,但絕對沒有,也輪不到澳洲擋在第一線。澳洲的角色就是支援或聲援,類似北約中的加拿大。不過去年澳洲因嚴厲批判中國導致中國的貿易報復,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市場大,可操作的籌碼多,這殺雞儆猴的效果警告了其他印太國家。這或許是這次Quad峰會不願造成針對中國的原因。

總之,Quad舉行聯合軍演、共同到南海執行自由航行任務,當然是合作抗中的展現,但那與「北約」的集體防衛,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