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東奧之後 還有比蹭選手更重要的事(林永富)
臺灣放眼3年後的巴黎奧運會,除了繼續加強「黃金計劃」之外,如何強固金字塔基礎底層工作非常重要,這些都不是坐商務艙或是拉高金牌獎金至1億元就可以達成的。(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東京奧運會我國選手努力拚出有史以來最佳成績的2金4銀6銅總共12面獎牌,除了選手本身努力之外,後勤支援也是歷來最佳,無論是教育部體育署的「黃金計劃」,或是國訓中心的科研和心理方面的付出,也都功不可沒。奧運結束之後,這股奧運熱潮很快就消退,但是接着3年後的巴黎奧運會,以及臺灣選手所面臨的接班問題,都是政府部門和企業所必須思考的方向,畢竟「黃金計劃」針對的只是金字塔最頂端的精英選手,金字塔底座纔是支撐整個金字塔能屹立不搖的基礎。
本屆奧運會臺灣68位選手在舉重、羽球、柔道、體操、射箭、拳擊、空手道、跆拳道、高爾夫及桌球等10種運動獲得獎牌,整體而言,已經相當難得。扣除空手道是日本爲本屆奧運會特別設置的比賽,其他9種運動都是奧運會常設運動種類,仍是可以持續在下一屆巴黎奧運會得牌的希望。
相較於大陸431位選手參加30種競賽,共在14種運動獲得38金32銀18銅的成績,大陸的得牌運動相當集中,而且大部分都是傳統優勢項目。光是舉重和跳水就奪下14面金牌和6面銀牌,加上桌球4金、射擊4金、體操3金、羽球2金、彈簧牀1金,這些都是大陸傳統金牌庫,也都持續維持優勢奪金氣勢。
另外,大陸在東京奧運會中,游泳奪下3金2銀1銅,是歷屆金牌數最多的一次;田徑靠兩位女將在鉛球和標槍奪金,在田賽金牌的突破。而男子100公尺蘇炳添準決賽跑出9秒83優異的成績,雖然未能在決賽中奪牌,但已經令人眼睛一亮。大陸另外在划船、輕艇和帆船、自由車場地賽、擊劍中奪金,自由車還打破世界紀錄,都是難得的成績。
從大陸的奪金項目中可以看出,小球的桌球、羽球和舉重、射擊、跳水、體操是重點奪牌運動,大球的籃、排、足和女壘逐漸走下坡,尤其女排是衛冕軍,在選手大多維持上一屆里約奧運會金牌的人馬,卻連8強都無法進入,的確相當難堪。而需要對戰的運動比賽如柔道、角力、拳擊和跆拳道,總共有60多面金牌,大陸卻一金未得,以至於到最後被美國後來居上未能排名第一。
兩岸體育制度不同,但是在發展競技運動項目上,有很多是相同的方向,像是舉重、羽球、桌球、體操和射箭、射擊、高爾夫等偏向技巧性的運動,對戰型運動的跆拳道、柔道、拳擊等較輕量級仍都具有競爭性,只是本屆奧運會中兩岸的成績都不理想,但並不代表巴黎奧運會中就沒有奪金機會。
臺灣放眼3年後的巴黎奧運會,除了繼續加強「黃金計劃」之外,如何強固金字塔基礎底層工作非常重要,這些都不是坐商務艙或是拉高金牌獎金至1億元就可以達成的。以下是可以早日規畫的工作:
第一,學校階段培養學童養成運動習慣,可以說是一切選手來源的基礎。以目前每週2節體育課,是無法讓學童愛運動、養成運動習慣的,更何況大學在第3年之後體育課可以不修,更是一個錯誤的政策。教育部可以做的,是強化課後運動社團,強制每位學童選擇一種或多種運動,在每天最後一堂課後參加運動社團,讓每個學童每天都有運動時間,也可透過社團讓許許多多的專業運動教練可以發揮專長,並且從中發掘並訓練出傑出運動人才。當然,以目前臺灣的教育環境和家長、官員的升學至上觀念,這種課後運動社團的方式很難做到,但不做就永遠不可能,敢改變纔有改進的一天。
第二,擴大舉辦各級學校運動聯賽。目前已經有的籃球、排球、棒球聯賽,都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本屆東京奧運會中,臺灣選手奪牌的運動,如果尚未有學校聯賽,建議教育部體育署儘快規畫舉辦這些運動的學校聯賽,藉此擴大學生及學校參與的動機,並且與媒體和企業合作把餅做大,一方面培養人才,另一方面發展運動實力,在國際比賽中爭取更好的成績。
第三,鼓勵擴大舉辦企業運動聯賽或職業聯賽。現在至少已有籃球、排球、棒壘球、射箭等企業聯賽辦得有聲有色,籃球和棒球並且都已職業化。其他球類企業聯賽也應該儘快鼓勵並輔導補助舉辦,讓選手層擴大,專業選手退役之後轉教練有更多就業機會發揮長才,選手有了固定且較以往穩定的收入,選手來源就會源源不絕,而不是隻能靠着幾年甚至更久才能出現的天才選手。至於對戰型的運動則鼓勵多舉辦獎金型的比賽。企業也可以藉此機會培養人才,比起郭董說的奧運金牌獎金一億元更實際。而政府對企業投入舉辦或贊助比賽,或是培養人才等措施,應有更多在稅務上的優惠或鼓勵的做法,纔會讓企業願意且有動力去支持、去贊助運動比賽和培養選手。
第四,增加科研預算和人才培養。從這次東京奧運中華代表團的成績比起歷屆都要傑出的結果,可以看出國家訓練中心在科研的努力,無論是生理的運動醫學或心理協助等,都發揮極大的效果。政府應該在運動科研方面增加投入,無論是資金或人才各方面,甚至以大數據分析選手的生理、心理,並建立從小學開始的運動人才庫,長期追蹤有潛力人才,每年檢查身心發展列入記錄,早日協助選手排除學校或家庭困擾因素,讓具有潛力選手儘早獲得最好的訓練環境和成長條件,成爲國際級選手。這些都需要政府在預算和行政作業上的規畫協助。
當然,要做的事還很多,無論政府或是企業、學校、家庭等,都仍需要很多努力,過去在獎金或是後勤支援已經有很多改進,未來要做的是基礎工程,比起談論正名的不實際,獎金調高到1億元的天馬行空,這纔是根本之道。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