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似水的年代系列之三——圓型組織的實踐(何日生)
當代組織的核心任務,就是能建立一個成員都能認同與努力的信念。圓型的中心是信念,非權力。圖爲示意,臺中園區公共藝術《黃金山脈》的瞬間(中科管理局)
傳統工業文明之人類組織是支配與控制的時代,正逢勃發展的知識經濟之人類組織是信念、賦能與共責的圓型組織的時代。
著名的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 提出人類治理的三大類型,「家長制Patriarchy」、「聖格制Charisma」、「法制型Legal Rational」。從家長制的裙帶關係,以親族爲核心的治理,被聖格的卓越人格以及其提出的理念所打破,從而建立一個新的理想體制。在聖格制的後期韋伯會演變成法制型。從以聖人治理爲絕對中心,逐漸的走向法治與科層分工。
韋伯認爲這三種關係是取代關係。然而我從圓型組織的設計責是將三者結合:家長制的愛,聖格致的信念,以及法治的原則;「愛、信念與原則」的三者結合,是圓型組織的核心要素。
組織的組成必須基於信念才能長久運作。一個國家的形成,一個企業建立,一個非營利宗教組織的締造,都是基於信念而成。因利益與權力的形成的組織容易被鬆動與瓦解。劉邦以一平民能建立漢朝的關鍵是反對秦暴政。孫中山革命是反對清朝腐敗,挽救中國存亡之危機。慈濟(Tzu Chi Foundation)作爲華人最大的慈善組織其建立核心是「無私大愛」。蘋果公司(APPLE)的持續茁壯是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理念:「憑着我們的熱情,我們能改變世界,而且讓世界變得更好。With our passion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and make it better」。這是信念對組織的力量。
聖格制的力量正是信念,因爲領導人的強大的信念,吸引一羣不相識的追隨者,實踐這個信念,而締造強大的組織。
而依着信念所創造成立的組織,一開始從小範圍的跟隨者,逐漸擴大羣體人數成爲大組織,這時候的治理模式很容易走向科層制。如何避免科層制的層層疊疊之管制抵銷彼此的能量,而能始終維持聖格初期的創造力,那就是以信念爲核心,以原則爲治理。當團體越大,不要走向控制,而是賦能。讓團體成員能被賦能,被授權能自行發揮。在信念與原則的基礎上賦能。
賦能與失控的矛盾,如哈佛大學商學院的個案研究最好的方法是列出「何者不當爲」。把不當爲的列出,其餘讓成員自行創造。這是賦能而不失控的方法之一。保持信念的一致與原則的堅守,從而創立圓型組織,其構思就是「聖格制的信念」加上「法制型的原則」。
再來是愛;成員之間如何締造愛的互動,讓組織是一個家,這是避免生冷科層治理的關鍵。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創辦人伊馮・喬伊納德(Yvon Chouinard) 讓員工可以帶小孩來上班,讓公司是一個家。慈濟慈善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 (Venerable Cheng Yen) 說慈濟不只是一的道場,更是一個家;要人人以家人互相對待,甚至視天下人爲一家人。韋伯眼中家長制的問題是私相授受,羣帶關係主導組織。用人唯親,而不是用人唯才。家長制的原初是愛,才組成家庭。因而圓型組織強調愛,這種愛的關係是基於信念非血緣,是堅守原則下的愛,不是私相授受的愛。
組織中有信念、有原則、有愛,就是一個強健的圓型組織的雛形。每一個都爲別人着想,樂於跟別人一起共事。圓型組織強調信念、原則、愛之後,就是協同、共責與共善。
「信念、原則與愛」是圓型組織的基本元素,其實踐方式「協同、共責與共善」。微軟(Microsoft)的執行長薩提亞(Satya Nadella)2014年上任對搖搖欲墜的公司後進行了一連串的變革,他讓原本各自爲陣的微軟成爲互相合作的團隊,因而在2021年締造了近兩兆美元的市值。薩提亞對微軟員工的考覈是:「你自己作做了什麼」、「你爲他人做了什麼」、以及「你與他人一起做了什麼」。自己做什麼是本份,爲他人做什麼是利他,一起與他人做什麼是和合。盡責、利他、和合締造善企業。盡本分,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這是協同成功的關鍵。分享資源、分享價值、分享方法、分享成果,這是當今協同理論的四個關鍵元素。
再來是共責;我們當代組織都講歸責,責任歸誰?圓型組織講共責,每個人都有責任。這不是連坐法,而是人人有責。一個事情發生,大家都覺得有責任,就會時時協助,主動協助,主動補位。不用等別人來請,自己主動付出。有錯誤,不是不咎責,而是大家都能主動提出自我改進之道,互相補位,哪裡還做得不夠就主動承擔,如水一樣,哪裡有需要流向哪裡;這種共責是基於愛,不是基於利益與權力之爭。證嚴上人要慈濟人當「不請之師」就是這個信念。人人有責,主動互相補位,但是又能合理適當地尊重主事者。這是共責。
共責纔有共善。共善是爲着人人都能成就自我,人人能主動承擔,人人被賦能或自我賦能。所以每一個人都是中心點。如同圓球上的每一個點都是中心點。環繞着共同信念,以原則行事,以愛互相對待,以協同成就共善,這是圓型組織的理想。圓球是整合在一起的,有一個缺口,圓球就不完美。因此人人自我成就,成就人人,組織才能成就。
當代組織必需面對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來臨的三大挑戰:資訊的透明化,技術的複雜化,以及個人的自主化,這三大趨勢無人能擋。因此組織領導者應該擺脫過傳統工業生產線標準化的運作模式——強調支配與控制的唯一中心制;而是以多中心、多元,以水性的組織來運作,讓人人都能賦能,人人都能自主創造、協同,互愛,又共責。這是現在與未來的組織必定面臨的趨勢。
組織應該朝着「強化信念,建立原則,創造互愛」的三大要素重新省思組織的存在與使命。從而在這圓型的概念下,建立協同、共責,以達到人人盡責,互相協同,建構組織與個人的共善。(系列完)
(作者爲哈佛大學文理學院CAMLab特聘學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