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醫術與醫德(洛杉基)
(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醫生也是人,一般人的七情六慾他們一樣不少。但是醫生又不是普通人,因爲他們在完成醫學院的學術專業之後,取得正式醫師執照前,必須宣誓遵守醫德。
人的一生,免不了生老病死,少不了要與負責看病治病的醫生與照顧牙齒的牙醫打交道。有人說,牙醫也是醫生,但兩者存在本質上的差別:牙醫在大學裡只讀4年,醫科則要讀6~7年外加實習;牙醫無需學習人體解剖,醫科學生則不然。雖然兩者都稱爲Doctor,但是術業有專攻,培養成材的成本也大不同。
如果從投資回報率來衡量牙醫與醫生,前者可能比醫生高一些。也難怪功利主義高漲的今天,據說大學報考就讀牙醫的人數,已經超越醫科。
談到功利主義,牙醫與醫生也需要養家活口,也想過着不愁吃穿的幸福日子。他們都想多賺一些錢,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身爲醫生,受到醫德的制約,取財必須取之有道。如果爲了賺錢不顧人命,是要受到法律的處分與制裁的。
然而,筆者這些年與牙醫與醫師打交道,在醫術與醫德之間的灰色地帶,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經驗,不吐不快。
譬如說,位在羅斯福路的某家知名牙醫診所,那位牙醫就坦白的可以。他宣稱我們的牙齒需要加裝牙套時,直接劈頭就問:你家裡經濟條件如何? 存款多嗎? 我想他如此問的理由,可能是牙套價格因質料不同而存極大差異;幾顆牙齒的牙套,動輒數十萬到百萬,家庭經濟條件差的人,恐怕是得要用檔次較低的次級品。但是如此直接問你口袋有多深,到底還是會讓人大吃一驚。
幾年後,看到這牙醫診所又買下隔壁棟大樓,擴大營業,證明他醫術高明之餘,生財能力還真不是一般。
我家人看病,習慣去敦化北路的一家著名診所。主治醫生多數較爲資深,醫術精湛,態度也很好,對病人很有耐性。但也免不了遇到幾位醫生,問診完以後,便直接遞上一張他私人診所的名片,要你過兩天去他私人診所購買較爲昂貴的保健藥品,動輒近萬元。更離譜的是,去了以後,才發現私人診所只收現金,且不給開發票。看完取藥時,不得不把全身的現金掏光,湊足了近萬元,才得以把藥帶回家。
還有一位皮膚科醫生,在看完我的皮蛇疹後,突然端詳我的臉,問我說:你到美國都住哪一州? 我回答是南加州。他迅速回應說:加州陽光很強,你臉上有顆黑痣,說不定是皮膚癌初期,需要切片檢查一下;如果要去除黑痣,可以到醫美部門去進行小手術,除一顆痣一千元。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位醫生的確生財有道。
時代在變,人心也在變。早年「懸壺濟世、仁心仁術」那一套,早已過時;無論是醫生還是牙醫,只要在法律准許的範圍內,誰不想多賺一些錢? 近來許多醫生因醫療糾紛被告、已婚醫師爆婚姻出軌、外遇生子,都已經是家常便飯,見怪不怪。醫生只要醫術好,有能力恢復病人健康;牙醫能將牙齒毛病治好,醫德部分,實在也不能計較太多。(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