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在野黨應聯合改善政黨政治的條件(朱駿)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18日邀請衛福部長薛瑞元、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就「社會安全網推動情形及策進作爲」進行專題報告,會議一開始,藍、綠立委爲了開會問題發生爭執,雙方僵持不下。(劉宗龍攝)
綜觀人類歷史發展,經濟是創造物質價值的體系,政治是決定如何分配這些價值的體系,分配領導創造,人類社會自古皆然。此外,政治是國家社會發展最大的發動機,也是社會價值最有力量的選擇者,政治搞不好,經濟要搞好的機率很小,若有政治不佳而經濟能令人滿意,肯定只是短期榮景,同時,如果改善搞好政治,經濟必然更加飛黃騰達。證諸人類歷史,顛撲不破,臺灣不能例外。
臺灣是民主社會,政黨政治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必要成份與基礎,民主內涵與各項機制的運作必須透過政黨呈現與開展。搞好政黨,讓政黨有好的發展基礎,是建設良善民主政治絕對重要的基本條件。政黨能夠經濟上無後顧之憂應該是搞好國家政治非常關鍵的必要條件,有了這種條件,政黨可以不需要仰賴募款,就有不受資本家或有錢人的需索威脅的條件,也就有了挺直腰板照顧弱勢人民的條件,民主政治纔有發展出和諧社會的門檻條件,而不是變成資本家、企業財團與有錢人幕後操弄的玩物。
臺灣幾十年來陷入了黑金政治的軌轍難以自拔,似乎只有執政黨沒有財務壓力。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有黨營事業,違反民主政治政黨不該涉入商業操作的基本原則;自從民進黨完全執政以來,利用各種人頭戶成立企業,操作商業,沒有黨營的法律形式,但有實質,,一樣是黨營事業,國庫通黨庫,甚至直通私庫,比國民黨還高杆厲害。只有執政黨無經濟後顧之憂就是畸形病態的政治,這是變態且實質的反民主或壞民主現象,不是真的或好的民主政治, 不徹底改革,必生大弊。
若要讓政黨無經濟後顧之憂,各黨特別是目前在野的國民黨與民衆黨應該修改政黨法,明訂政府必須每年編列政黨發展預算,能進到國會的黨每年獲基本保底預算3億元,每有一席多1000萬;沒能進到國會的黨若全國性選舉獲得1.5%選票者,每年撥與政黨發展金3600萬,獲得3%選票者,每年撥與政黨發展金7200萬。政治發展不能只重中央,同時應該考慮地方政治發展,應依人口比例給予每個縣市政黨發展基金,依據每次地方選舉各政黨的得票比例直接撥與各黨地方黨部,地方政府與各黨中央黨部不能攔路打劫。再者,地方與中央首長選舉都是政黨提名爲主,選舉的補助款應該直接注入黨庫,不應給予候選人。
若是每年以30億左右的國家預算一勞永逸地解除了政黨財務後顧之憂,必能產生極大的長期總體效益,非常值得。政黨的所有財產,包括自己的募款,皆必須等同公帑,接受政府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若有貪瀆,相關人員應依貪污罪偵辦懲罰。若目前法規未盡周全之處,立法院應儘快補全。
此外,應修法規定,政黨提名候選人除臨時出缺補選的情況之外,皆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如選前8個月)經過公開的黨內初選程序,不得以少數人的贊否壟斷徵召,嚴禁主席一言堂的情況,嚴格維護各黨黨內的民主素質,才能真正提升臺灣民主政治的建設與發展。
國民黨與民衆黨應該趁現在兩黨於立法院握有絕對多數的情勢下,抓緊時間依前述意旨立法,可以解決自己黨內很多經濟問題與結構性積弊,既有利於自身的良性發展,也有助於臺灣民主政治品質的提升,必有利於臺灣整體的進步發展,利己利人的大功德一件,何樂不爲?
(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