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美國大選變局與三個「中美相處之道」(庚欣)

賀錦麗「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乾脆輕裝上陣,川普反而轉到了要保住自己優勢的守勢上。這種「換位」態勢,大家都要與時俱進,不要「刻舟求劍」。(美聯社)

美國大選,一波三折。前幾日似乎川普勝選已成定局,因爲自從有民調以來,川普就一直領先拜登,而川普又是一個民調支援率低於實際投票率的政治領袖。所以大致可以預測,川拜之爭川普略有領先。再加上雙方「627」電視辯論的表現、川普遭槍擊引發的效應,以及拜登患病等,都使得川普選情如快馬加鞭,而拜登則如雪上加霜。

但7月21日,拜登退選,賀錦麗成了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由於拜登退選前,民主黨的基點過低,所以給了賀錦麗一個比較大的反彈空間。這幾十個小時她的民調急速攀升,甚至有超過川普的勢頭,這是選戰開打以來很少見的。其實,民主、共和兩黨的支持率本來就是「五五趴」,賀錦麗出馬前的「川強拜弱」有很多偶然及個人因素,估計在今後一百天中,選情還會有各類起伏翻轉。

賀錦麗的年齡、性別、出身族裔、政策主張以及工作經歷、所在州、現在任職等,形成了她與拜登或川普相比所擁有的優勢與弱點,當然,今後3個多月她作爲總統候選人的競選表現和作爲現任副總統的工作表現,都會更直接地影響着她的政治命運。美國的多數選民,是否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用自己的選票去選出一位印度裔的、也有不少爭議的女性作爲自己的總統,而且是面對着川普這麼一位各種社會經驗豐富、有4年總統任職經驗、讓很多人望而生畏的政治對手?確實需要今後一百天的實踐來予以檢驗。

不過,我只想提醒大家,現在很多人,包括美國政界的一些選戰當事人,應該儘快從「川拜競選」模式中走出來,馬上轉入「川賀博弈」的新格局。選戰的主角已經換了,博弈的矛盾重點也變了,過去拜登是守勢,川普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有魄力,敢說敢幹,而且相對「年輕」。而現在,是賀錦麗「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乾脆輕裝上陣,川普反而轉到了要保住自己優勢的守勢上。今後一段時間,選戰可能會不斷出現這種「換位」態勢,大家都要與時俱進,不要「刻舟求劍」。

華人看美國大選,無論川普或拜登和賀錦麗,更關注的是大選前後的中美關係,好在這些人包括他們的團隊都是比較熟悉的「老朋友」,這8年(其實更長些)美國兩黨的「十八般武藝」也基本都見識過了,而中美關係還在這裡。最近北京開「三中全會」,發佈的檔中一句話沒有提到「美國」,可見有些定力,有「此處無聲勝有聲」之效。不過美國那邊選裡選外可是「言必稱中國」。有人已經開始回顧、研討「川普式(或拜登式)美中相處之道」,我覺得需要這樣,因爲「中美相處之道是今後50年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也想說點兒看法。

我一直認爲,從以前的「G2」、「利益攸關方」等到今天,其實有三個中美相處之道。

首先是美方希望構建的「美中相處之道」。這方面美方有各種表述,從近年來看,例如川普政府在2020年5月發佈了《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明確提出所謂「全政府」的競爭性對華戰略,布林肯則在2022年5月發表了拜登政府的首個對華戰略,概述爲三個詞——「投資、協同和競爭」,兩者都是以「競爭」作爲美中相處之道的基本點。

第二是中方希望構建的「中美相處之道」。這方面中方也有各種表述,例如最近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個原則,「中美扣好第一粒鈕釦——端正戰略認知」以及「和爲貴、穩爲重、信爲本」的三大方針等,這些都是中方構建中美相處之道的基本內容。

應該注意,無論是中美哪一方提出的「相處之道」,可能都需要「聽其言,觀其行」,都要把口頭的政策宣示和實踐中的舉措行動結合起來進行評判。特別是美國,在這方面還有努力的空間。

第三種「中美相處之道」,就是指去除了上述「言行不一」的水分之後,中美雙方現實版的「相處之道」的政策與行動,在各種雙邊或多邊的現實中進行磨合、碰撞、博弈,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實踐版的中美(美中)相處之道。

這個實踐版的中美(美中)相處之道,不僅與政策或理論一樣,也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具有「現實性」的品格。所謂「現實性」,就是指它是通過瞬息萬變、包羅萬象的、最新的實踐進程,不斷自我磨合、豐富、完善的、與時俱進的中美相處之道。

這個實踐版的中美(美中)相處之道,不僅包括了中美兩國各種主客觀的變化,而且也應該涵蓋中美各自對俄、對歐、對日等,以及涉及聯合國、世貿等各種雙邊、多邊的重要相處之道,形成一個廣義的「中美相處之道+」的大體系。

鑑於「中美相處之道」是今後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常想,中美應支援建立一個國際性的「中美相處之道研究機構」。中美攜手進行合作研究,本身就是對「中美相處之道」的詮釋和構建。最近,「全球南方研究中心」的建立引人關注,而建立「全球中美相處之道研究中心」也應該是勢在必行。

(作者爲深圳廣電集團時事評論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