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生,都在爲父母的認知買單
父母的認知,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人生上限。
最有遠見的教育,是父母認識到自身侷限,全力託舉孩子站到更高更遠的地方。
作者 | 楓子
最近,看了個真實的故事。
博主@Vv在努力有個發小,是個小鎮做題家,從小學習刻苦又努力。
高考時,發小因爲發揮失常,只能接受專業調劑,去了上海一所211大學。
但大一時,發小就憑藉全系第一的成績,成功學回了自己喜歡的金融專業。
之後,更是憑着一股不服輸的韌勁,考上了985研究生。
去年秋招,發小雖然還沒有畢業,卻早早就收到了上海某商業銀行總行offer,月薪一萬多,升職空間大。
就在博主以爲發小會在上海大展身手,有一番成就時,卻突然聽說發小考公上岸了,是老家的公務員,月薪3000多。
博主很不理解,發小拼命內卷十幾年,爲的不就是走出小城市,立足大城市嗎?
但發小卻說,她父母認爲離家近,有份安穩的工作,比什麼都好。
所以哪怕博主再三勸說,發小還是選擇了回去工作。
博主無奈感慨:普通家庭孩子要想改命,要少聽父母話。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每一代人都有那一代的認知限制:偏差性,侷限性,失時性。
而用自己有限的已知,去限制下一代無限的未知,是很多父母常犯的錯誤。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個故事。
他就是“西瓜創客”的創始人肖恩,7歲做電子設計,12歲學編程,14歲發佈共享軟件,17歲組建團隊拿國際大獎……
但你或許想不到,這麼一個優秀能幹的孩子,竟來自於貴州的一個小村鎮——息烽。
那裡消息閉塞,信息來源單一,甚至連一個圖書館都沒有,孩子很難接觸到外面的大世界。
儘管家境貧困,父母卻從來沒有在教育上節約過,因爲在他們看來,孩子只有多學習,纔有可能走出大山,改寫自己的人生。
爲了讓肖恩多長見識,父母甚至花掉一大筆積蓄,爲肖恩買來了村裡的第一臺電腦,並將每月大部分的工資都花在了網費上。
父親還語重心長地告訴肖恩:
“你的教育就只能靠網絡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我不能再教給你什麼東西,全看你自己了。”
藉由這根網線,肖恩擴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更加努力學習。
最終肖恩考取了西南交大的計算機專業,並在這個高手如雲的頂級學府裡,不斷深耕知識,提升技能。
大三時,他還組隊去參加 Intel 英特爾杯嵌入式世界大賽,一舉成爲大賽的黑馬,成爲了亞太地區的第一名。
回望自己的成長經歷,肖恩無比感慨:“是互聯網成就了我,更是父母的遠見成就了我。”
教育路上,沒有橫空出世的奇蹟,都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優秀孩子的背後,往往是父母的奮力託舉。
看完上面兩個故事,不難發現:
真正決定孩子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家境,不是智商,而是父母的認知。
正如家庭教育家李茜說的:
“每個孩子的腳踝處都拴着一個橡皮筋,它連接着的,是父母所站的階層。
假設父母認知足夠高,孩子滑落時,它會把孩子拽上去。
但如果父母認知很低,孩子往上爬的時候,它會把孩子拽下來。”
父母的認知,直接決定了他對孩子是託舉還是拖拽。
想起俞敏洪在演講中分享的親身經歷。
當年,他兩次高考,兩次落榜。
和他一起落榜的,還有同鄉的一個男孩,比他還高一分。
他便找到那個男孩,商量着一起再戰高考。
但男孩媽媽死活不同意,還罵了男孩一頓:
“還考什麼?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你就老老實實回來給我幹農活、蓋房子、找媳婦、生孩子。”
而俞敏洪媽媽態度則完全相反。
她不僅特別支持俞敏洪讀書學習,還免去了他的農活,讓他全力衝刺。
後來,他媽媽在聽說縣裡有個高考培訓班後,更是一聲不吭去了縣城。
一個普通農婦,一無人脈,二無資金,硬是飢一頓飽一頓,生生扛了三天三夜。
最終蹲點找到培訓班老師,並說服老師收下了俞敏洪。
回去的那天晚上,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坎坷不平的鄉下土路上,他媽媽幾次跌進路旁的水溝裡,又硬撐着爬了上來。
當俞敏洪打開家門的那一刻,便看見母親儼然一個泥人。
而這一幕,也成了俞敏洪最直接的動力源。
一年後,俞敏洪成功考上了北大,走出了大山。
如今,幾十年過去,兩人再次相見時,俞敏洪功成名就,而那個男孩,卻仍延續着父輩們貧農的生活。
當年的一分之差,最終成了現在的天差地別。
而這之間的鴻溝,就是父母的認知差拉開的差距。
就像《家庭生活》一書指出的: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家,人就會長成什麼樣的形狀。
一個孩子,從小接受着什麼樣的教育,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受教於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父母的認知水平,深刻影響着孩子成長的起點,更決定着孩子向上行走的天花板。
每個孩子,窮極一生,不過是在爲父母的認知買單。
《父母的覺醒》一書說,每個孩子都有成爲優秀人的潛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孩子的成長,考驗的是父母的認知和修行。
父母站得高、望得遠,才能託舉孩子見證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高考戰神”王金戰,曾帶過一個55人的班級,其中37人考進清北,還有10人被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錄取。
在他看來,孩子與孩子間差的其實不是分數,而是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規劃和認知。
所以,當他面對智力普通,能力普通的女兒時,他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爲女兒量身制定一份計劃。
他費盡心思,研究了清北當時的招生政策,便決定讓女兒走特長生的道路,併爲女兒選擇了一項冷門樂器:中阮。
最終成功讓女兒獲得加分權,爲上名校加了份保險。
之後,他又從心態、自信、習慣、方法、目標,這五個方面激發女兒內驅力,讓女兒在學習上不斷進步。
在他的努力下,女兒最終同時接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三張錄取通知書。
老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就教育而言,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
父母學會站在未來,教育當下,孩子才能少走彎路。
知乎有個熱門話題: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
清華大一生張小林回答:
並不是努力就能上清華北大的。
短期來看有運氣的影響因素,長期來看有家庭環境的影響。
這個答案並不是隨口說說,而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一位老師多年來調查研究得出的結果:
是啊,爲人父母,我們常以爲,教育是孩子自己的比拼。
但事實是,比拼在父母身上就已經開始。
在這場接力跑中,孩子只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接着跑而已。
所以,與其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如讓自己先跑起來。
父母不遺餘力地突破自己,才能給到孩子更好的引領。
現實中,不少父母可能因爲文化水平,家庭經濟的原因,無法給到孩子學業,就業方面的託舉。
但一樣可以通過帶孩子多看看,多體驗,從而提升孩子的視野和認知。
就像寒門女孩王心怡的媽媽,雖然只是個農村婦女,卻篤信學習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在王心怡一歲多時,媽媽就開始教她識數,唸書。大一點,更是經常陪着她廣泛閱讀,讓王心怡通過書籍,穿越時空和不同時代、地域,不同層次的人交流。
平日裡,媽媽還教她下田幹活,採摘棉花,餵雞放羊。
空閒時,就讓她去田間地頭,山野林間爬樹、玩水、摘野果……
在媽媽的教育下,王心怡以知識和生活爲鑰匙,成功叩開了北大的校門。
眼界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當孩子見識了自然的寬廣,他便不會把對生活的嚮往,拘泥於眼前的方圓。
當孩子品味了人生的百態,他便不再輕易把眼前的逆境,視作恆久的困局。
吳軍博士曾說過:
“中產階層焦慮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思維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發展。我不相信教育有什麼起跑線,如果真有的話,那就是父母的見識。”
一個孩子的未來能飛多高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認知、見識和格局。
點個贊吧,與家長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