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撞上“李鬼”,上市後扣非虧了50億
不明人員假冒上市公司專家參加活動,這樣的事情在A股市場並不鮮見,這次中招的“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
9月5日晚間,寒武紀在“寒武紀科技”微信號發佈聲明稱,市場上各類面向投資者的機構訪談會、交流會上出現的“寒武紀專家”均系假冒人員,相關虛假信息隨後被廣泛傳播並已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在公司發聲的當天,寒武紀股價下跌13.48%,單日市值蒸發134.6億元。
2020年7月20日,寒武紀僅歷時4個月審批就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爲A股“AI芯片第一股”。只是4年來,公司仍未走出虧損的泥潭,今年上半年,公司延續了去年營收下滑、淨利潤虧損的勢頭。2020年至今,寒武紀扣非淨利潤已累計虧損50億元。
對於何時盈利的問題,寒武紀尚未給出時間表。財報中公司稱,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爲確保智能芯片產品及基礎系統軟件平臺的高質量迭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持續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
寒武紀創始人,是曾任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和博導的陳天石,寒武紀成功上市爲其帶來數百億的財富。但現在擺在陳天石面前的挑戰不小,這家公司自2022年底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由此造成的供應鏈困擾持續至今。
寒武紀公開打假“李鬼”
行情數據顯示,9月5日午後,寒武紀股價逐漸走低,僅僅半個小時跳水超10%,盤中最大跌幅超14%,全天成交量32億元。
據媒體報道,同日在投資人交流平臺上,有投資人稱某運營商智算招標推遲引發了機構砸盤。
分析人士指出,運營商智算招標推遲傳聞,可能引發了機構砸盤。因爲寒武紀的產品廣泛應用於雲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等領域,運營商的相關業務對其有重要影響。如果運營商智算招標推遲,可能會影響寒武紀未來的業務訂單和收入預期,從而導致投資者對其信心下降。
對此,盤中就有媒體求證公司股價異動的原因,寒武紀的投資者關係部門相關人員迴應稱,公司在正常經營當中,若涉及重大事項,肯定會以公告的形式披露。對於市場上的傳聞信息,寒武紀稱不確定信息來源,具體情況以公司公告、公開披露的信息爲準。
9月5日晚間,寒武紀在“寒武紀科技”微信號發佈聲明稱,公司注意到,今日在某券商策略會上,有人以“寒武紀專家”名義與機構投資者就寒武紀及行業情況進行交流,相關虛假信息隨後被廣泛傳播並已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寒武紀稱,經查,該“專家”系假冒公司相關人士參與交流,動機不明,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同時,在此之前,公司也注意到,市場上有多名以“寒武紀專家”自稱的人員頻繁參與機構訪談、交流,並大量傳播涉及公司的不實信息、虛假信息。
聲明中寒武紀表示,公司內部制定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明令禁止員工接受外部訪談、參與投資者交流等;市場上各類面向投資者的機構訪談會、交流會上出現的“寒武紀專家”均系假冒人員。
天眼查App顯示,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位於北京市,於2020年7月20日在科創板上市。
上市之後,寒武紀的股價在高位並沒有待太久,2022年其股價一度徘徊在50元的位置,甚至被調侃爲“上市即巔峰”。
2023年,大模型橫空出世,人工智能行業迎來轉折,作爲算力芯片概念人氣股的寒武紀觸底反彈,股價重返200元的高位。
在股價上漲之際,寒武紀的股東們也開啓了減持之旅。去年6月8日晚間,寒武紀公告稱,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已於今年2月至今分別減持311.46萬股、153.95萬股股份,減持總金額分別爲3.88億元和1.91億元。減持完成後,兩家股東已不再持有寒武紀股份。
同年8月25日寒武紀再度公告稱,古生代創業於3月23日-8月24日清倉減持寒武紀597.54萬股,套現10.7億元。減持完成後,該股東已不再持有寒武紀股份。
梳理公司過往公告,寒武紀最後一次披露股東減持情況是在去年9月22日。根據當時披露,公司股東國投(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減持實施完畢,本次累計減持739.87萬股,套現14.81億元,減持後,國投創業基金持有寒武紀股份數量僅剩1176股,基本完成清倉。
隨着股東密集減持,寒武紀股價至2023年11月初已較年內高點“腰斬”。進入2024年,在高端芯片出口管制升級的背景下,市場期待國產算力需求能給寒武紀帶來的機會,公司股價再次迎來大爆發,截至9月6日收盤年內漲幅近60%,總市值898億元。
背後老闆身家160億
公開信息顯示,寒武紀由同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的陳天石和陳雲霽兩兄弟創辦,最初公司選擇從位於芯片設計上游的IP授權切入市場,其中與華爲的合作讓公司名聲大噪。
出生於1985年的陳天石,被媒體稱爲“天才少年”,其2001年在16歲的時候成功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2010年,陳天石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之後,曾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還成爲當時所裡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2016年,31歲時陳天石“下海”創業,成立了寒武紀。創業初期,寒武紀很難拉到投資,直至遇到了中科大91年的校友劉慶峰,他所創辦的科大訊飛投資1000萬。
關於當初是否選擇繼續做科研,陳天石後來表示,過去的一個傳統觀點是,來到中國科大就要被培養成爲科學家,包括他自己當年就是抱着做一輩子科研的目標。如果不是抱着這樣的價值觀,在中國科大“好像都屬於另類”。現在他的觀點變了,“中國科大人不要有單一的價值觀,不要覺得不做科學家就不成功了”。
事實證明,作爲學術創業者的陳天石,跨入商業領域也很成功,公司在成立次年就抱上了華爲的大腿。2017年9月,華爲發佈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處理器麒麟970,其中的AI芯片搭載寒武紀的嵌入式IP。
背靠華爲,IP授權收入成爲了寒武紀的主要收入。然而,這次合作沒有持續太久,華爲在2019年開始自研芯片。
隨後,在與中科院的聯手下,政府的IDC項目成了寒武紀的新靠山。招股書顯示,寒武紀2019年收入4.4億元,80%來自兩個政府IDC項目。而在2018年爲其貢獻了99.7%收入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業務,因爲失去主要客戶華爲,2019年收入佔比回落至15%。
儘管有質疑聲音,但寒武紀還是“閃電”過會成功登陸科創板。上市至今,公司股價起起伏伏,其創始人陳天石的身家也一度大幅縮水,但在今年股價回暖的情況下,其財富也大幅增加。
《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陳天石身家爲160億元,較前一年增加85億元。
自2017年以來持續虧損
業績方面,從有披露的數據看,寒武紀一直在持續鉅額虧損。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上市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寒武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84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3.81億元、4100萬元和11.79億元。
上市後,寒武紀累計直接融資42.54億元(含IPO融資25.82億元+定增融資16.72億元),但並未顯著改善公司的盈利狀況,目前還出現營收縮水的情況。
其中,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爲4.59億元、7.21億元、7.29億元和7.09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爲虧損4.35億元、8.25億元、12.57億元和8.48億元。
最新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寒武紀營收6476.53萬元,同比減少43.42%;歸母淨利潤-5.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45億元;扣非淨利潤-6.09億元,去年同期虧損6.41億元。
算上今年上半年,寒武紀2020年至今扣非淨利潤已累計虧損50.01億元。
對於半年時間裡營收僅6477萬,虧損卻達到了5個億的原因,公司在財報中稱,系受“實體清單”等供應鏈不利因素影響。
據媒體報道,2022年12月,寒武紀等36個實體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在2022年的年報中,寒武紀稱,該事項對公司研發造成的影響程度尚在有限範圍內,公司的核心技術來自寒武紀的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不會對公司產品研發及核心競爭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而在今年半年報中,寒武紀稱,公司採用 Fabless 模式經營,供應商包括 IP 授權廠商、服務器廠商、晶圓製造廠和封裝測試廠等。由於集成電路整個行業鏈是專業化分工且技術門檻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實體清單”,將對公司供應鏈的穩定造成一定風險。
除此之外,寒武紀還在財報中坦言,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爲確保智能芯片產品及基礎系統軟件平臺的高質量迭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持續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4.47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爲690.92%。
寒武紀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技術投入換取明天?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
本文源自:雷達財經
作者:李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