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動力信披違規坐實 業績預虧2億背後:股民索賠窗口開啓
記者 李山
2024年3月25日晚間,航天動力(600343)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告揭開長達五年的財務造假黑幕。中國證監會查明,該公司2016年至2020年通過虛構專網通信貿易業務虛增收入利潤,致使定期報告及2020年臨時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這一重大信披違規事件持續發酵之際,公司最新披露的2024年業績預虧1.7-2.02億元,更將投資者權益保護議題推至臺前。
財務造假疊加經營困局 雙重重壓致鉅虧
據航天動力2025年1月16日發佈的業績預告,公司主營業務受市場價格下行衝擊,毛利率同比縮減直接侵蝕利潤1.39億元。存貨跌價計提1800萬元及聯營企業投資虧損等非經常性損益,進一步加劇虧損達3000萬元。值得關注的是,公告特別提及"因投資者訴訟計提預計負債",這或與正在推進的證券虛假陳述索賠案件直接相關。
258名投資者先行索賠 訴訟時效進入關鍵期
證監會調查顯示,航天動力參與的專網通信貿易被證實爲無商業實質的虛假交易,該業務模式與此前爆雷的十餘家上市公司操作手法高度雷同。維權律師指出,凡在2017年3月30日至2022年8月12日期間買入,並在2022年8月13日後賣出或持有產生虧損的投資者,均可依據證券法第八十五條及司法解釋主張投資差額、佣金、印花稅等損失索賠。
投資快報記者留意到,與航天動力類似的關聯案例索賠進展十分值得參考——航天通信(現爲*ST航通)披露的投資者訴訟顯示,西安中院受理的258起案件涉訴金額達2747萬元,歷時一年多的審理已進入調解關鍵期。法律界人士分析,航天動力案件或將參照同類案件審理邏輯,現階段是受損投資者維權的黃金窗口期。
維權通道即時開啓 投資者需把握訴訟時效
目前投資快報維權平臺已開通航天動力專項申報通道,受損股民關注微信公衆號"投資快報",點擊右側"股民維權"欄目即可獲取申報指引。專業律師團隊提醒,此類案件訴訟時效通常爲三年,建議符合條件者儘早登記,以保留法律追償權利。
隨着監管層對資本市場"零容忍"執法持續深化,航天動力案件將成爲檢驗投資者權益救濟機制的重要樣本。在註冊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該案例亦爲市場參與者敲響合規警鐘。
(免責聲明:本文基於公司公告及公開資料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