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膠片映照赤誠初心――河北省邯鄲市紅色電影小鎮聚焦國防教育助力紅色文化傳播

“這裡是紅色電影的海洋!我們一邊暢遊一邊汲取精神養分……”“七一”前夕,記者來到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南呂固鄉四留固村。這個有着“中國紅色電影第一村美譽的小鄉村名不虛傳,大街小巷處處可見紅色電影文化符號。街道兩邊樓房牆體上繪製的《閃閃的紅星》《渡江偵察記》等電影海報,吸引很多遊人駐足。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到這裡參觀見學單位和個人絡繹不絕,已達上萬人次。特別是作爲‘地標’的紅色電影文化博物館,今年陸續有500多個團體前來參觀,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7個。”邯鄲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幹事劉韶旭告訴記者。

“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在紅色電影文化博物館裡,記者看到,46名來自叢臺區的民兵骨幹正在觀看紀錄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伴隨着膠片電影放映機均勻的嗒嗒聲,一幅幅帶着“雪花點”的黑白畫面呈現在幕布上,爲民兵上了一堂別具特色的黨史教育課

觀影完畢,民兵黨員陳翔深有感觸:“紀錄片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形象光輝挺拔,他們的赤誠初心讓我心潮澎湃。傳承是最好的紀念,作爲一名民兵黨員,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苦練應急本領,守護好我們的家園。”

“這個館在邯鄲市開展國防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市國防教育辦公室主任崔海山向記者介紹,2004年,館長魏少先爲專心紅色收藏、傳播紅色文化、開展國防教育,註銷了自己創辦的公司,將資金投入燕趙紅色文化收藏館”的籌建。2017年,收藏館升級爲紅色電影文化博物館。

“2018年,在魏館長的支持下,我們在場館二樓設立了國防教育展覽室,形成集紅色教育、國防教育和國防知識普及於一體的多功能文化館。”叢臺區人武部部長劉青告訴記者,這個館分爲電影文化展廳、電影放映廳強軍主題文化館、叢臺國防文化館4個區域,館內收藏紅色電影膠片、放映機、電影海報等近2萬件,是河北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一樓電影文化展廳,存有珍貴的電影拷貝3000餘部,電影放映機150餘臺、各種珍貴電影資料圖書1500餘冊、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電影海報3000餘張。記者注意到,在陳列櫃裡有一張被妥善保存的捐贈證書。魏少先向記者介紹,他們曾向中國電影資料館捐贈了3部珍貴的電影拷貝作爲國家電影檔案永久保存,其中一部名爲《甕中捉鱉》的軍事題材影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

“經典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拷貝越來越少,收集起來很不容易,費時費力。但把它們放映出來,讓觀衆更直觀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我覺得值!”魏少先告訴記者,現在博物館已成爲邯鄲市40餘個黨政機關、22所大中小學、上百家民營企業開展國防教育的“打卡地”。隨着博物館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外地遊客也慕名前來參觀。

在二樓強軍主題文化館,共設軍兵種介紹、淬火成鋼、大國重器3個部分,充分展示我軍光輝的發展歷程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成果。“在弘揚紅色文化的同時,我們也注重普及國防和軍隊知識。”劉韶旭說,來此參觀的人員可以在一樓看電影,二樓學知識,接受紅色教育、強化國防觀念。此外,在叢臺國防文化館裡,有許多不被人熟知的珍貴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是當地羣衆瞭解叢臺紅色革命歷史的好去處。

爲促進紅色文化向更大範圍傳播,魏少先還牽頭成立了紅色電影放映隊,經常外出義務放映電影。十幾年來,放映隊深入全國各地駐軍單位、黨政機關、學校、社區等放映電影,行程已達10萬餘公里,免費爲羣衆放映電影3000餘場次,受衆達10萬餘人。

“現在我年紀大了,組織授課、放映電影有些力不從心。”魏少先告訴記者,令他欣慰的是,兒子魏行受他的影響,如今已接過接力棒,將傳播紅色文化作爲人生追求。

在紅色電影文化博物館的輻射帶動下,2018年,邯鄲市啓動國防小鎮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在四留固村打造紅色電影小鎮,用反映崢嶸歲月的影片點燃紅色文化傳播的火炬,促進了當地紅色旅遊蓬勃發展。

紅色電影文化博物館周邊有千米電影文化步行街,有利用廢棄坑塘建成的“電影人家”主題餐廳,有以影片《閃閃的紅星》場景爲原型打造的“紅星粉皮坊”……記者探訪餐廳,一進門,紅色革命歌曲激揚的旋律就傳入耳中,每個包間都有不同的電影目錄,可以選擇播放《東方紅》《飛奪瀘定橋》等經典電影

據瞭解,除了四留固村,在南呂固鄉還有20多個村莊與電影“結緣”。下一步,他們將傾力打造紅色電影小鎮產業聯盟,讓紅色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趙東華、李樹嶺、王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