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鑄魂魄,智庫合作展新篇
以科技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加快高質量發展,已成爲江蘇高校佈局未來產業的關鍵動能。日前,青島科學學/科學智庫總召集人、首席專家隋映輝教授應邀訪問了具有“山東戰郵”紅色基因,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先進裝備產業創新的南京郵電大學,參觀了新老校區,在南郵大校史館聽取了學校的創業史、奮鬥史與創新史介紹。
齊魯烽火,戰郵發祥。校史館圖文並茂,以照片、文字、文獻爲基礎,加入實物和場景,有效利用音像、雕塑等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了這所在山東臨沂莒南縣東甘霖村革命根據地誕生的我黨我軍培養通信人才的院校,以及老一輩戰郵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新中國郵電通信建設,艱苦奮鬥、前赴後繼、一往無前的光輝篇章。
參觀校史後,隋映輝教授參加了圖書捐贈儀式。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魏建香、闞德濤,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張志武研究館員,圖書館資源建設部主任張建芬副研究館員,檔案館展館科科長吉兵等人員出席了會議。捐贈儀式由闞德濤研究館員主持,魏建香教授簡要介紹了學校圖書館的發展歷程、資源建設及館藏分佈情況。
隋映輝教授將自己的著作簽名本《科技產業經濟學(上、下冊)》《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贈與圖書館。
魏建香代表圖書館向隋映輝教授頒發了捐贈證書,並表示,一定會保護好、利用好這批圖書,發揮好圖書的知識傳播和教育引導作用。
捐贈儀式後雙方進行了座談交流。隋映輝教授介紹了青島科學學/科學智庫“學科交叉、行業跨界、個性混搭、多元協調”的創新理念、“三個服務”特色及其學術活動與研究成果。他表示,到訪培養“千里眼”、“順風耳”高端人才的南京郵電大學,可謂耳目一新,眼晴一亮。南郵是一所具有山東戰郵光榮傳統的院校,學校自1942年創建起,就爲我黨我軍以及新中國郵電院校建沒與發展,培養了大批“又紅又專”“高而優” “精且尖”的郵電通信人才,爲中國革命的勝利、新中國通信事業發展與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參觀了新老校區,瞭解了學科建設及科技創新發展成果,學校含而不露,斂而不揚,低調務實有內涵,始終聚焦未來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站在應對全球科技經濟競爭前端,服務國家高端戰略,培養了大批創新型人才。青島科學學/科學智庫作爲七位一體的系統創新平臺與思想庫研究基地,願意與學校圖書館進行知識多元、系統集成的功能性合作,聚力匯流,共享發展,爲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建設建功立業。
雙方還就決策諮詢、學術交流、學科建設、知識傳播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曉峰 報道)
相關鏈接: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前身是1942年誕生於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幹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爲一所以工學爲主體,以電子信息爲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校。
學校現有博士後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類別)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類別)12個,本科專業61個。現有各類在籍生3萬餘人,教職工3000餘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21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例爲55.23%,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比例爲97.89%。引進江蘇省屬高校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現有中國兩院院士(含雙聘)8人,國外院士9人、IEEE Fellow12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17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0人。
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支撐條件。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1個。圖書館擁有紙質文獻藏書量283萬餘冊,結構合理、文獻齊全、富有特色。